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

1862年4月爆发的夏洛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最重要的五大战役之一。

这是美国内战中一场血腥的战役,短短2天的激战,造成3000名战士死亡,2万多人受伤。双方交战人数达到11万,死伤人数超过了南北战争中前几次战役的伤亡人数总和。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1)

夏洛战役的交战双方,根本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来面对这场大屠杀。战火熄灭之后,成千上万被子弹和刺刀割伤的士兵无助地躺在田纳西州泥泞的沼泽里,等待遥遥无期的救援。

当黑夜降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些士兵的开放性伤口里,发出了微弱的蓝绿色光芒。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2)

多日以后,伤员终于被送到战地医院接受治疗,这时医务人员发现了一件更加奇怪的事。在所有伤员中,伤口会发光的士兵存活率比不会发光的士兵要高得多。发光的伤口比不发光的伤口愈合得更快,皮肤上留下的疤痕也更轻更浅。

没有人知道伤口为什么会发光。

士兵管它叫做天使之光,认为是天使同情受伤的士兵,在黑夜里降临人间,悄悄触摸伤口,为他们撒下治愈之光。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3)

关于天使之光,还有另一件奇怪的事。在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大大小小的战役发生了很多次,受伤士兵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人。但只有在夏洛战役中出现过天使之光,其他战役里都没有这种神奇的现象。

天使之光的故事像传说一样流传下来,但谜题一直没有解开。直到150年后,17岁的中学生比尔•马丁交出一份最合理的推测答案。

马丁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来到夏洛战役的战场,听说了天使之光的故事。他联想到妈妈的工作,马丁妈妈是农业部的微生物学家,正在研究土壤里会发光的细菌。会不会是土壤里会发光的细菌沾染到士兵的伤口上,而这种细菌正好拥有一份治病的魔力?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4)

马丁开始挖掘发光细菌的细节。世界上会发光的细菌并不多,大多数住在海洋里。陆地上有一种在土壤里发现的发光细菌叫发光杆菌。实际上发光杆菌并不能自由生活在土壤里,它生活在一种微小线虫的肠道中。线虫的食物是土壤里的昆虫幼虫,对庄稼来说这些线虫是益虫,可以当作对抗害虫的生物杀虫剂。

发光杆菌是线虫的共生细菌,和线虫一起联手消灭害虫。找到害虫的幼虫后,线虫钻入害虫的肚皮,释放出共生的细菌。发光细菌会分泌一种酶用来分解害虫,把幼虫转化成线虫和细菌都可以吸收的营养元素。另外发光细菌还会释放出一种毒素,毒素能杀死害虫身体里的其他细菌,减缓害虫尸体的腐烂过程。

线虫和发光杆菌通力合作,吃完一只害虫后,细菌回到线虫的肚皮里,两人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猎物。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5)

吃饱了的细菌数量越来越多,发出更加明亮的光线,吸引到更多的猎物。发光细菌释放的毒素类似抗生素的作用,能够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回到100多年前的夏洛战场,现在可以解释天使之光的来源了。

躺在沼泽中的士兵血腥的伤口吸引到土壤里的昆虫,线虫被伤口里的昆虫吸引,爬进伤口释放出发光细菌。细菌释放出毒素,杀死其他会让伤口感染的微生物,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原来细菌就是天使,它制造的天使之光,的确有治愈创伤的魔力。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6)

但是天使为什么只出现在夏洛战场,不去治疗其他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藏在发光杆菌的身上。

在实验研究中,生物学家发现发光杆菌喜欢低温。在18℃时生活得最好,散发出明亮的光线。温度越高细菌越弱,到了37℃后细菌就无法生存。也就是说发光杆菌不能在正常的人体体温下生活。

夏洛战场上的士兵在寒冷潮湿的泥地里躺了好几天,伤口上的温度远远低于正常体温,冰冷的皮肤得到了发光细菌的青睐。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7)

土壤里既要有携带发光杆菌的线虫,又要有长时间的暴露伤口,再加上寒冷的温度。同时具备这3个条件,才会看见伤口里闪烁出治愈之光。这也正是其他战役里没有出现天使之光的原因。

好了,天使之光的秘密解开了。

万物有光,一丝微弱的光线照亮深夜里受伤的士兵。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世界内战简史(伤口发光就能活下去)(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