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奋斗前进资料简短(乐观向上革命向前)
1935年1月1日,主力红军在贵州迎来了长征后的第一个阳历新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铭记历史奋斗前进资料简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铭记历史奋斗前进资料简短
1935年1月1日,主力红军在贵州迎来了长征后的第一个阳历新年。
元旦前一天的猴场镇,气氛既紧张又欢喜。紧张的是:敌军尾随其后,突破乌江战斗在即,战前动员紧锣密鼓。欢喜的是,恰逢天降瑞雪,红军各单位组织了简单而不失隆重的晚会与聚餐,四盆八碗,香气满院,战士与穷苦群众一道分享食物、唱歌跳舞,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记者来到猴场镇的傅氏居所,这里曾是红军干部团休养连的临时住地。新年那天,不少同志白天在这里与群众谈心,晚上围着篝火、举行特殊的晚会。在战斗间隙,在条件艰苦的小镇,究竟是什么支撑这支饱受劫难的队伍激情不减、笑对未来?是乐观精神。
乐观常与欢声笑语相伴随。在“火线剧社”的带领下,红四师在广西行军时边走边唱,步伐和着节拍,“合组成了一个大的军乐队”;湘江战役中参与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的红十三师,连夜奔袭45公里来到湘江,终于渡江成功,战士们用兴国山歌庆祝;娄山关战斗前,青年团员用“湘江走过了,乌江飞过了,一个娄山关,飞不过吗”的短句为战士鼓劲,“飞过去哟!闯过去哟!”的呼号一连接着一连。长征不光有悲情和壮烈,也有乐观与开心。歌声、笑声、加油声,点燃了驱散饥寒、驱散恐惧、驱散黑暗的火炬,为艰苦卓绝的跋涉增添了一抹乐观的色彩。
越是艰苦,越能彰显出乐观的可贵。茫茫雪山,异常艰险,红军指战员深一脚浅一脚爬到山顶,除畅叙“盛夏赏雪”之诗情外,有人把撒了糖精的雪当作“冰淇淋”,大家你一缸、我一碗地吃了起来。“这比上海冠生园的冰淇淋还好!”埃德加·斯诺把红军的“革命乐观情绪”比作烈焰,这团烈焰在敌军面前、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不曾熄灭。靠着乐观精神,红军抱团取暖、共克时艰,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最佳注脚。
长征期间出版的《红星报》曾登载文章《在行军中克服部队的疲劳》,从补给、娱乐等方面出谋划策,但克服疲劳的真正要害在于人心。有人问董必武:为什么长征那么困难,你们总是那么乐观?董老说: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前途!过草地时,十七岁的郑金煜在临终前说:我知道党的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一老一少,道出了乐观精神的真谛:信念。艰苦只在脚下,乐观指向未来。哪怕终点还在远方,哪怕草地无边无垠,哪怕革命频遭重创,必胜的信念始终不渝。
红军乐观,但并不盲目。《长征组歌》里的经典歌词,“野菜充饥志越坚”,靠的是“野菜调查小组”的过硬技能;“官兵一致同甘苦”,靠的是“弟兄们,跟我上”而不是“弟兄们,给我上”;“兄弟民族夹道迎”,靠的是民族平等的正确政策……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领导、过硬的队伍、人民的支持,是乐观的底气所在,是红军得以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秘诀。
1960年,谢觉哉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人们常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苦事,我是参加长征的,现在记忆中感到的倒不是苦而是甜。和苦斗争,本身就是件甜事。”之所以长征不苦,是因为苦难中蕴藏着乐观,更是因为先辈坚信,他们经受的苦难必能化作今日你我的幸福生活。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9日 05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