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

文|小兴成长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01、这一篇文章写给我的一个朋友

在开始这篇文章前,我想告诉手机前的你:这是一篇相对较长的文章,你需要花5分钟时间静下来阅读。另外,我并不想让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所不安,这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希望父母可以重视起孩子的性教育。

“防性侵”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门课题。孩子的性教育包括非常广的含义,会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的性别认同、性别角色、青春期、恋母情结、重男轻女,等等。

当我们提到儿童性侵时,父母们会感觉特别焦虑。因为儿童性侵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了。

“女童保护”发布的《2016年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中提到: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其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男童遭遇性侵人数为59人,占7.58%。

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一个严峻的事实。这些只是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有多少儿童性侵事件没有被报道,甚至没有被发现?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1)

02、什么是儿童性侵害

父母在新闻里看到儿童被性侵的报道,里面可能会提到过孩子被摸胸、被摸生殖器、遭受性暴力的行为。其实,我们考量所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的性侵行为,还包括更多。

我们从形式上把性侵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身体的形式;另一类是不接触身体的形式。

接触身体的形式:爱抚孩子的身体;用劲地抱住孩子;贴紧孩子的身体摩擦;涉及生殖器官的接触,这就是性暴力和猥亵的行为;以及其他的性行为方式。

不接触身体形式:这些行为会更加隐晦,容易让人忽视。比如:偷窥孩子洗澡、上厕所;给孩子拍裸照;在孩子面前裸露生殖器;以及强迫孩子们之间接吻或爱抚,等等。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2)

作为父母,你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性侵害中,哪种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最严重或者说伤害最小?

也许你可能会认为:“性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重于猥亵,猥亵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重于偷窥。”

答案也许不一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孩子接受性教育的程度;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身边人的态度;父母的处理方式;以及是否对孩子进行了及时的治愈(包括身体治疗和心理建设)。

03、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儿童性侵后,父母对儿童的性侵害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其中,有3个典型的误区,我们加以分析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3)

1)误区一:陌生人才是坏人

在父母教育孩子免遭性侵害时,重点会放在陌生人的身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拿陌生叔叔阿姨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去玩。但是,事实的真相却是,百分之70左右的作案人,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

“女童保护”在2016年调查报告显示:在433起儿童性侵事件中,熟人作案300起。在这些熟人的关系里,比例最高的是老师(27%);其次是邻居(24%);亲戚和朋友(12%);家庭成员(10%)。

另外,父母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虽然主观上不是在伤害孩子,但效果上也是性骚扰。这些人可能是自己家里人,孩子身边的同伴。

比如:一个13岁的男孩正在洗澡,妈妈不敲门便进入房间,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这也是一种性骚扰的行为。首先,孩子并非自愿;其次,这种行为对孩子可能造成心理影响。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4)

2)误区二:面对性侵害,男孩比女孩要安全

有女孩的妈妈要比有男孩的妈妈会更担心孩子遭受性侵害,这也有道理。但是,如果你看过儿童文化的报道,你会发现那些非法的网站,小男孩的裸露照片同样很多。

拳王泰森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在7岁时有过性侵的经历。我国某中学特级教师,多年性侵自己的得意门生。这群孩子在30岁成家后,终于集体站出来揭发这个事实。曾经还有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男生被驾校教练性侵,而这个教练仅仅被拘留15天。

而这些报道只是冰山一角,男孩被性侵害,更不容易被发现。女孩相对男孩,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和痛苦经历。而男孩经常会维护自己的形象,把痛苦咽在肚子里。

3)误区三:假如孩子不幸遭遇性侵,家长很容易会发现

刚才我们提到,孩子被性侵害有很多形式。有的是亲亲抱抱,有的没有身体上的接触。在孩子缺乏性教育的知识时,并不会认为坏人对他进行了性侵害,也没有告诉父母。

另外,孩子有一些反常的举动被父母发现。比如:孩子突然不想去学校;孩子突然变得暴躁容易发脾气;孩子突然变得畏畏缩缩,不愿意跟人说话。

而且,我们中国的家庭实在太缺少对孩子的性教育。有的父母从来没有给孩子做过性教育。甚至当孩子有性的问题时,父母选择回避或是拒绝回答。当孩子遭遇了性侵害,不敢对父母说。他们认为:不能跟父母谈“性”,更不用说性伤害。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5)

04、那么,父母从哪些方面判断孩子可能遭遇了性侵害

1)孩子直接说出来的信息:比如:“我肚子疼,是不是吃了坏东西;我不想去幼儿园,不想上学;我不愿意去阿姨家做客。”所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小,是在闹情绪。当孩子倾诉时,父母应该问问孩子细节。

2)孩子身体的变化:在孩子身体的变化上,英国反儿童性侵害机构中总结了一些可能是孩子遭遇性侵害时,身体上的一些变化。比如:

  • 刚上学的孩子突然频繁的尿床或吸允手指;
  • 原本可以自控排泄的孩子,突然随意大小便;
  • 孩子出现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 孩子平时睡觉脱衣服总是嘻嘻哈哈,突然开始拒绝这样做;
  • 对一些人或者地方表现出新的恐惧和排斥;
  • 孩子的绘画作品表现出恐怖的形象,等等。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6)

05、父母该如何开展对孩子的防性侵教育呢?以下“六部曲”为你解答

第一步:对孩子的防性侵教育要越早越好。坏人不会因为孩子年纪小,就不会伸出自己的魔爪。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孩子有很多的时间不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所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步:父母首先要勇敢地、正确地说出生殖器官的名称。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它和鼻子、耳朵、眼睛一样,不会带有其他情感色彩。父母不要羞于说出隐私部位的名称,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影响。

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用隐晦的词来指代隐私部位:比如胸部就是咪咪、男孩生殖器就是小鸡鸡、女孩的则是小妹妹或者尿尿的地方。我们再比如:当你教孩子认识人体器官时说:这是头发、这是鼻子、这是肚脐眼。当孩子指到两腿中间时,你的语调发生了变化:这是宝贝的小鸡鸡呀!当孩子听到这时,他会不会想:咦,怎么妈妈说到这时,语气不一样了呢

第三步:当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意识到性别不同时,我们在解答孩子困惑的同时,就可以带入防性侵教育的内容。

事实上,父母单纯的讲,也许他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去了。父母结合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7)

第四步:让孩子明白,身体的隐私部位身体界限是两个概念。身体的隐私部位很好理解,就是裤衩背心里的部位。

身体界限就比较难定义。但我们还可以打比方,比如:爸爸妈妈抚摸孩子的腿部可以,陌生人就不行;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给你脱衣服、洗澡,陌生人就不行…

第四步:教会孩子如何拒绝别人,勇敢的对别人说“不”。很多人看过一部影片《素媛》,被害小女孩正是因为同意给被淋湿的醉鬼大叔撑伞,才惨遭性侵。

从影片中能看出来,刚开始小女孩并不愿意帮助大叔。假如孩子知道如何拒绝大叔的要求,尝试跑开,悲剧也就不容易发生。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8)

第五步:当坏人对孩子进行性侵害时,经常会恐吓威胁孩子,不要告诉任何人;或者他们会欺骗孩子,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不要告诉别人。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提前对孩子强调:无论别人怎样威胁,这种威胁有多么严重,甚至他会说:告诉别人就杀害你或者伤害你的家人,都不要相信。让孩子记住,当他们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会帮助你解决。

第六步:情景练习。父母单单把知识传达给孩子还远远不够。这就像熟读了驾车理论书籍后,并不能学会开车一样。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情景练习。比如:

  • 有人需要帮助,怎么办?
  • 有人掀你的裙子,怎么办?
  • 有人在你面前脱衣服,该怎么办?
  • 有亲人让你坐他腿上,摸你屁股怎么办?
  • 有人让你看一些非常奇怪的影片,该怎么办?
  • 有人让你摸他的或你自己的隐私部位,该怎么办?
06、写在最后

近期儿童性侵案例(孩子被性侵多数是熟人关系)(9)

这一点非常关键:父母不要把防性侵教育做成了恐吓教育。对于“性”本身而言是好的,父母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教育孩子。

也许,性侵害在父母眼里太可怕了,太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父母生怕孩子不认真听我们的话,不把他当回事了,所以有意无意地“吓唬”孩子。

如果我们一味地对孩子说:假如有人对你这样、那样,你要保护好自己。就像有人每天告诉你,狗会伤害你、会咬你、被咬之后会很疼、可能会得狂犬病,而忽略了狗的友好和忠诚,你会不会对狗恐惧?同样,会不会对“性”恐惧?

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不单单指两腿中间那点事;

全面开展孩子的性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