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变红码是怎么回事(人在家中坐红码天上来)
6月13日,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储户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
针对储户所疑问的“红码”情况,郑州市12345热线13日晚回应称:目前没有接到“外地来郑州一律赴红码”通知,如果被赋“红码”,建议先联系信息排查专班了解赋码原因。目前低风险地区来郑州只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
6月14日,记者从河南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了解到,“升级版”河南健康码已在全省上线。不管居民在河南省内哪个城市,只需扫码一次,就可在全省统一的界面上,查询到自己的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及关联行程卡等信息,真正实现全省各市县区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
多位储户抵达河南就变“红码”
从外地赶往河南的王云则称,自己从户籍地出发,前往河南之前,专门去做了核酸,48小时核酸结果显示为阴性,也专门查看了健康码,显示为绿码,这才决定出发,等到了郑州,还没出站,一扫场所码,结果却是红码,当地要求她直接返回,否则就按照等地疫情防控政策,将她强制带走隔离14天。
这些健康码突然变红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河南一些村镇银行的储户,据介绍,他们原本准备在6月13日从各地赶到郑州。
此前,由于河南多家村镇银行无法正常取款,一些储户非常焦虑,便通过多种途经反映自己的遭遇。
据凤凰网,前几天,家住湖南娄底的艾女士想去河南取回她存在几家村镇银行的钱。
6月11日,她做好了核酸,又在豫事办和郑好办上提前报备了自己的信息。第二天一早,她搭上了G84次高铁。今年4月,河南几家村镇银行的储户们突然取现困难,随后监管层通报这几家银行的股东涉嫌勾结内外,非法揽储。这个涉及40万储户、400多亿存款的案子里,有艾女士的30多万。
艾女士到郑州入住酒店没多久,警察叔叔和防疫人员就敲开了她的门,在登记了她的信息后,大伙很热情地问艾女士,来郑州干什么?艾女士如实告知自己是来取钱的。没过多久,下楼吃饭的艾女士发现,自己的健康码,红了。
紧接着,防疫人员又来了,主动帮助艾女士收拾了行李。娄底不是中高风险区域,艾女士来郑州之前也报备了,48小时核酸证明没过保质期,最关键的是事儿还没办怎么就有人来打包行李了?对此,防疫人员没有解释。而酒店的员工告诉艾女士,因为接待了她们,将会受到严重处罚。最后,防疫人员把艾女士带到有关部门登记后,送她去了一家山庄酒店隔离。
整个过程里,只有监管机构的人给艾女士略微“解释”了一下:给你转成绿码,你回家等消息。
一位浙江的储户表示,自己在郑州站出站口处扫码登记后,手机随即显示“红码”。一位12日下午从成都乘飞机抵达郑州新郑机场的储户表示,他在机场扫码后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与张生相同,即他为“入境人员”。此后他被转运至安置场所,其“场所码”仍为红色,但豫康码为绿色。
6月13日清晨五六点抵达郑州站的储户小琴回忆,起初她的豫康码一直保持“绿码”状态。不过到了上午10点左右,小琴接到了一通来自郑州派出所的电话确认她抵达当地后,她的豫康码由绿转红,因此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或入住酒店民宿。为解除“红码”状态,小琴一路步行至当地医院要求核酸检测,医院方面则将小琴的上情况上报至当地防疫办。根据当地防疫办反馈,小琴可以选择在医院隔离14天或购买车票点对点返回家乡。
最终,小琴签署了一份承诺书离开。由于无法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或进入公共场所,在街头游荡了几个小时的小琴拨打了派出所电话,请求将自己送至储户安置地。
没到过河南的储户也被“红码”
另有多位没有前往郑州的储户,也表示自己的豫康码或场所码变为“红码”。
据南方都市报,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说,几日前有人将郑州站摆放的到访登记二维码拍照发到了微信群里,他在出发去郑州前扫码登记了防疫信息,随后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也为“入境人员”。他因此取消了行程,但他的北京健康宝一直为“绿码”,行程卡上也仅显示北京。
一位家住北京的储户的行程卡、豫康码及北京健康宝截图。(南方都市报)
6月12日晚间,人在广州的储户老鹏发现自己的粤康码突然变红,原因为“外省健康码红码人员”。随后,老鹏追溯到河南省给自己推送了“高风险”的健康状态,因而自己的粤康码和豫康码都是“红码”。为此,他拨打了两地防疫办电话获悉,若要解除健康码“红码”,需向河南方面申报转码。
根据豫康码的转码要求,老鹏需要提交相关个人身份信息、72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个人承诺书以及社区的转码证明。目前,老鹏已经完成了一次核酸检测,还需等待间隔24小时后的第二次核酸检测,在此之前他在广州“寸步难行”。
据第一财经,同样遭遇的还有邓先生,以及他们同一个群内的不少群友。邓先生说,自己是石家庄人,近14天一直待在石家庄的家中,并未到过河南。
6月11日晚,邓先生在他们自发组建的村镇银行储户沟通群中看到,一些储户因为扫了一个显示地址为“郑州车站西南出口”的场所码,结果健康码突然变红,自己还颇为惊奇,几乎不敢相信,随后,好奇的邓先生也扫了这个场所码,结果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也变红了,但他拿出家人的手机扫描这个场所码后,却发现家人的健康码仍为绿色,并未变红。
“同在一所房子,行程码也一模一样,结果,健康码却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绿色。”邓先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本该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怎么会变得这么随意和“精准”?
很快,更多群友都将自己被赋红码的截图发到了上述微信群,有在北京被赋红码的,也有在山东聊城被赋红码的。
突然被赋红码,给邓先生带去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他说,自己想去超市购物,却被告知,不得进入,他想去公园,也被拒绝,他想去理发,同样也被拒绝。邓先生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希望尽快消除红码,却被告知,红码由河南省赋予,他们无权消除,他又赶紧跟河南联系,对方表示,会把他这种情况上报。
不过,邓先生表示,自己的健康码虽然已经是红色,但石家庄却并未将他强制隔离或其他隔离措施。
郑州12320卫生健康热线:
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
据南方都市报,郑州方面或已了解到多人被意外赋“红码”的情况。南都记者获取的一份录音显示,一位储户反复询问工作人员自己为“红码”次日能否离开郑州,工作人员称,“应该没啥问题,你们不用管。”储户接着询问,上车以后能否变为绿码?“应该是没啥问题,我接到的通知应该是没啥问题。”工作人员说,“你看今天走了这么多都没啥问题。”
此外,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在6月14日上午回应一位储户的转码请求时称,“像您这个村镇银行的问题,我们这边已经接到了很多市民的电话,我们这边是没办法解决的,我们不太清楚是哪个部门进行的赋码,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到国务院平台投诉。”
据了解,目前,前往郑州沟通的储户被分别安置在多处居住。有人尚为“红码”,也有人在未做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已变为“绿码”。被安置在某处的小叶告诉南都记者,他所在之处有工作人员表示,只要离开返乡,豫康码就能恢复正常。截至发稿时,有离开郑州的储户已变为“绿码”,但也有人返乡后仍为“红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形成的个人二维码,其中健康码分别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绿码、黄码和红码,其中红码是指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
本该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为何会针对性对于某一特定人群出现红码,令人费解。
村镇银行存款取不出
银保监会:调查核实,稳妥处置
此前,河南市民白女士表示,由于承诺利息高于四大行,她将父母和自己的80余万积蓄,陆续存入了河南的3家村镇银行。
白女士提到的河南三家村镇银行,分别是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河南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河南拓城黄淮村镇银行。
4月19日,白女士想取钱时发现了异常。“银行提示系统维护。”随后白女士在一个微信群中看到,很多储户反映,银行从18号就开始了“系统维护”,储户们不能再在线上进行存取款的操作。
据齐鲁晚报,其实自从多家村镇银行在4月18日开始“系统维护”后,也有储户取出过现金。家在禹州的任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在5月4日这天,从银行柜台取出了十几万元。“他是一类卡,我是在线上办理的二类卡,我的钱取不出来。”任先生在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有2万元左右的存款。2019年他在银行办理了一张一类卡,随后开通了二类电子卡,用于收款。
任先生经营一家财务公司,平时客户办理业务,通过任先生提供的收款码付钱。4月19日,任先生登录银行App准备提现时,提示“系统维护,请去柜台办理”。随后任先生就近找了一个银行网点,发现银行里排队的人很多。柜台工作人员告诉任先生,他的卡属于二类卡,无法提现,“后来又去了柜台几次,都是同样的理由”。
“一类卡可以取出,但需要预约排队。”任先生的朋友从4月24日开始预约,最终在5月4日这天,从银行柜台取出了全部存款。
5月6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已发布公告,称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银行于5月6日暂停对外营业。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持续关注河南4家村镇银行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已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稳妥处置。
据了解,4家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目前4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存取款业务正常开展,凡依法合规办理的业务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惩金融犯罪,依法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与人民银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办理金融业务选择正规渠道,不被“高息”“高收益”等虚假宣传误导,不轻易将资金委托给第三方代办,防止上当受骗。
4月30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银保监会高度关注河南等地个别村镇银行有人涉嫌违法及线上服务渠道关闭问题,已责成当地银保监局密切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积极稳妥处置。
防疫工具如何变成了非法管制的利器?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查实真相,查清源头,即刻制止这种行为。正如一位法律专家所言:“脱离了法律和法理的基本标准,都按照自己主张或追求的目标做事,人群一定会陷入恐慌!社会一定会被撕裂!”
(来源:综合自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凤凰网、齐鲁晚报、新华社、公开资料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