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湿地修复功能和生态功能(保护好湿地资源是民族地区做好碳达峰)
来源: 原创稿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全球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点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增强湿地修复功能和生态功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增强湿地修复功能和生态功能
来源: 原创稿
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全球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点。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湿地是全球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更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为集中和分布最广的区域。民族地区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能增加其强大的固碳功能,对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中有重要地位。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我国民族地区的湿地功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而5个省级民族地区(广西、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和3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省级行政区域(贵州、云南、青海)湿地面积合计2636.61万公顷,占到我国湿地总面积的近50%。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4类自然湿地面积合计2533.23万公顷。根据测算数据,我国民族地区自然湿地每年固碳量为1.15亿吨(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年固碳量分别为1.62吨/公顷、0.71吨/公顷、0.66吨/公顷、1.55吨/公顷)。特别是泥炭沼泽湿地中存储了大量的碳,我国泥炭储量达47亿吨,四川省阿坝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其辖区内若尔盖高原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占到了全国泥炭储量的4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保护好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间接减排功能,对减缓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一些超强度开发,尤其是湿地,这一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本不仅没有得到保值增值,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折损,对人类生存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也明显减弱。特别是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公众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不足、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不力以及湿地补偿资金来源单一,湿地补偿标准严重偏低,市场性湿地补偿机制缺乏,未建立系统的湿地补偿法律体系等原因,部分地区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保护好湿地资源,做好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体现民族地区担当、作出民族地区贡献、谱写民族地区篇章。为此,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解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湿地保护。
第一,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政策。立足湿地资源禀赋、区位比较优势、国家优惠政策,用活用足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定并实施湿地保护的专项规划、规章办法;坚持全面保护,突出功能定位,完善湿地保护分级管理体系,实行湿地名录动态管理;合理划定湿地面积管控目标,将湿地保护绩效纳入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指标,建立湿地破坏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湿地保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多渠道投入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
第二,加快构建科学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湿地生态资源禀赋、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等多个因素,结合湿地周边公众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水平、湿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能力、区域湿地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等,构建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基于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客观赋权法为基础的系数来动态调整、修正完善评估体系,得出较为准确、合理的湿地生态补偿评估结果。
第三,探索推进碳汇市场基础建设。深挖民族地区湿地碳汇经济价值,推广应用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区开展生态系统碳汇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努力寻求国家层面在政策、资金、人才、体制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帮助;扎实做好湿地碳汇市场、碳汇金融等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研究以及碳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核查等工作;注重教育培养一批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的人才队伍,为民族地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胡运禄 张明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