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玩手游充值万元(福州15岁少年沉迷手游充值万元)

家人称,孩子未成年,应属无效消费,可跟腾讯公司交涉一年多,退款毫无结果

N见习记者 陈江燕/文 毛朝青/图

昨日,福州李女士拨打海都热线95060求助称,去年11月,她侄子小李用她的手机充值Q币玩手机游戏,仅三天就花了1万多元。李女士认为,侄子当时只有15岁,属未成年人,该消费应该属于无效消费。因此,就此事她和腾讯公司交涉了多次,希望可以讨回这笔钱,但一年过去了,协商毫无结果。

12岁孩子玩手游充值万元(福州15岁少年沉迷手游充值万元)(1)

李女士说,侄子沉迷手游的情况,跟本报之前报道的一个闽侯少年类似

猜中手机支付密码,充值Q币买游戏装备

李女士说,小李是她弟弟的孩子,今年16岁。小李6岁时,父母就离异了,而她弟弟在闽侯当长途货车司机,没空带孩子,她就将小李带到福州一起生活。

去年11月1日,刚上初一的小李因手机被老师没收,就以设置闹铃为由,向她借用手机。结果第二天一早,小李就偷偷将她的手机带到学校去了,自此三天,小李都没回家。三天后,李女士从小李手中拿回手机,却发现短信显示,其信用卡已消费1万多元。

“他和我说,他拿去充游戏了。可我一个月工资不到三千,这1万多块,对我们家实在是一笔巨款。”李女士说,她也不知道小李是怎么知道支付密码的,当时小李才15岁,未经大人允许,如此大额的消费应该是无效的,自己多次线上咨询腾讯客服,但一直没有结果。

记者在李女士打印出的流水明细上看到,小李分多次充值,单笔最小金额13.12元,最大的达1424.1元。

12岁孩子玩手游充值万元(福州15岁少年沉迷手游充值万元)(2)

李女士的钱被侄子刷走买了Q币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小李,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正在玩腾讯旗下的“穿越火线”和“王者荣耀”,拿到姑姑手机后猜中了支付密码,没多想就往游戏里充了不少钱。“那1万多块,大部分用来买‘穿越火线’的武器,也买了‘王者荣耀’的皮肤,QQ会员也充了。”

律师:若要平台退款,需证明是孩子消费

小李父亲李先生说,和妻子离婚后,孩子几乎完全托付给了姑姑照顾,缺乏父母的管教。“我姐实在太宠我儿子了,他想要什么,都会买给他。”李先生说。

对此事,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丁海东教授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是相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的监管。游戏公司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会研发许多能吸引人的游戏,而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差,这时就需要相关部门介入。其次是家庭教育,父母要陪伴孩子成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和心理需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量不出现空缺,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是学校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有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拒绝游戏的诱惑。

那么,小李充的钱能否要回来?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的蒋双灌律师说,小李在游戏平台消费时,仅15岁,未成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不具备大额消费的能力。但因为进行消费操作的手机属于李女士,原则上,平台认定完成消费行为的是李女士,这就需要李女士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消费行为是小李在未经家长同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的。

昨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腾讯公司福建区域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编辑:郭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