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1)

因为工作的关系,聽然君常常接触到一些老艺术家。

说真的,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精神,不是年轻一代可以相比的。

今天的聽然访谈,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在潮汕家喻户晓的人物——蔡植群。

●●●●●●●

蔡植群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2)

国家二级演员,著名潮剧小生;

流苏水袖与蔡植群老师(右)

拜访蔡植群老师,是在一个细雨如霜的夜里。初见名家,一惊一诧。惊讶的是,老师已年近七旬,看起来仿似五十开外,岁月似乎对他颇为眷顾,不曾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诧异的是,一代名角,住的是几十年的老房子,澄海南葛洋的住宅小区,说是当年剧团分的房子。

坐下,细细打量,房子极简净。室内陈设简单素朴,收拾得极齐整,纤尘不染。

蔡老师热情、健谈、风趣,丝毫没有名家的骄矜。品着香浓的工夫茶,听蔡老师谈潮剧、谈生活、指点票友的演唱,获益匪浅。一幅近五十年的艺术长卷,也徐徐打开,氤氲光阴中,自有暗香浮动。

●●●●●●●

痴:半个世纪,粉墨人生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3)

蔡植群老师是广东澄海人,生于1948年,1961年进入澄海花楼戏曲学习班。十三岁,多少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卖萌,当年的那个小小男子汉,已经一丝不苟、一板一眼地学起唱、做、念、打。个中多少辛苦,自不必细说。学艺不像学文化科功课,需要天分,更需要勤奋,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能有所建树,更是要付出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辛劳刻苦,每一个艺术结出的硕果,离不开汗水与泪水的浇灌。

这一学一唱,就是半个世纪之长。从一个小小孩童,唱成澄海剧团的台柱,唱成家喻户晓的“大小生”,唱成澄海剧团团长。主演剧目多达六十多个,文生、武生、老生都演过,扮相俊美,举止洒脱,如玉树临风,倜傥风流。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4)

《逼上梁山》中的林冲,是蔡植群老师饰演的另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一句苍凉的“风雪狂,林涛吼,举目苍茫”唱尽英雄落难的悲凉。蔡老师的音色雄浑苍劲,圆润饱满,如风过松林,俨然有空谷回响。听到“壮士心中烈火烧”时,真有壮怀激烈、拍案而起的冲动,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

我一向喜欢看戏,不太懂戏,也不算痴迷。因为钻得不深,所以有疏离感。如同隔着河流看彼岸的华灯,和影影绰绰的风流人物。但是,蔡老师饰演的林冲真使我着了迷,百听不厌。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5)

还有《丝路花雨》的张远、《琵琶记》的蔡伯喈、《唐太宗册妃》的唐太宗、《文武香球》的龙光华、《杨八姐闯幽州》的杨延昭等等,蔡老师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能给你惊喜。

如此几十年如一日地粉墨登场,烟也不敢抽,有时连块饼干都不敢吃,若没有一份对艺术的痴迷与对舞台的热爱,如何能撑得过这一场又一场,一年又一年!

●●●●●●●

执:不曾收徒,自成“群派”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6)

关于蔡植群老师的收徒,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存有疑问。自来梨园艺高者为师,也希望得一两得意门生以传衣钵,但是,直到现在,蔡老师不曾收徒。

蔡老师很谦虚地说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收徒水准,但我觉得,应该还是缘于对艺术的执着与执迷。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7)

曾问过蔡老师,饰演了这么多角色,有没有自己觉得特别满意的,回答说没有,每一个角色总觉得还能演得更好些。正是这一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才让蔡老师精益求精;也正是这份执迷,才让他不敢轻易授艺。

好的东西始终会让人仰慕与追寻。不曾收徒,却阻挡不了许多的后生晚辈学习他的唱腔。澄海潮剧团的王文华和陈俊苞,继承了“群腔”特点,演绎了一系列的“群派”角色。票友中模仿他的唱腔的更是不胜枚举。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8)

不曾收徒,而能自成一派,可见“群腔”的魅力非凡,于2009年由票友自动发起、录制的珍藏版CD“群腔莎韵”更是彰显了蔡植群老师在戏迷心中的分量。

不曾收徒,但蔡老师也绝不是孤高自许,对票友的讨教,他热心热情、尽心尽力地指点。我有幸目睹了蔡老师说戏,从含咬吞吐,到咬字拖腔、气息把握,蔡老师讲得极细致,还不时示范,让人大饱耳福。

●●●●●●●

悟:闲云野鹤,返璞归真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9)

粤剧名家马师曾自书春联“我作舞台傀儡;谁非天地浮游。”简单而深刻。演了一辈子戏,演的是别人的悲欢离合,唱的却是自己的悲喜,流的都是自己的眼泪。

离开舞台的蔡植群老师,过的是神仙般的退休生活。听听戏曲、玩玩iPad、侍弄花草、公园散步,老友聚会……演的时候,是“拼却一生休”,力求无憾,退的时候,也不觉失落,闲云野鹤,悠然自得。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10)

只有真正悟了人生,才能有此心态。正如京剧名家程砚秋赠陈叔通《菊花图》上的题诗“淡极方知艳,清疏亦自奇。风霜都历尽,留得后开枝。”把生命中每一个阶段都过好,是一种真智慧。

蔡老师极低调,一般不接受采访,退休之后,也极少再登台。用他的原话说,就是“不懂不惊,半懂半惊,全懂全惊。唱了五十年戏,懂了,也到了自我否定期了,再不敢轻易开口唱了。”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11)

其实,不然。有幸聆听了潮州电台《明星面对面》的录音,在采访蔡老师恩师曾义藩老师时,蔡老师现场献唱,风采不减当年,声音当中,更多了些岁月沉淀的深沉委婉,深情婉丽。

人生况味,尽在欲言又止,妙在余韵悠长,蔡老师该是深谙此味。但对于广大“群迷”,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

蔡植群潮剧京城会(乡乡传唱京城会)(12)

转眼,又是年近节到,潮汕地区,各乡各里将又掀起一股“拜老爷”的热潮,请纸影、请戏班,你方唱罢我登场,答谢神恩时,折子戏《京城会》必不可少。我们又将有幸聆听录音播放蔡老师气势磅礴的“金榜……挂名字……”到时,定是会心一笑,如遇故知般亲切温暖。

乡乡传唱《京城会》,谁人不识蔡植群!

撰文:流苏水袖|聽然特约专栏作家

关于「听然生活」

听然生活团队专注于研究当代年青人的生活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听然生活团队会以生活体验馆的方式落地,为更多人提供喜欢的生活配件,同时能够在互动中相互倾听,相互分享,相互陪伴,在迷航的成长道路上及焦虑的城市生活里见证每一个人逐渐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品牌初创阶段,希望邀请到关注生活品质的你一同对话,藉由各种行动入口打造关于你的我的美好生活的模子,为理想人生提案。

撰文:听然

『聼然』二字,源自《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意思为“从容一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