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钻木取火起因经过和结果(钻木取火教民烹饪)

1

在明朝人陈士元的《荒史》一书记载中,盘古开天辟地被编为“元始本纪”。而盘古过世之后,才是“二灵本纪”。二灵即天皇氏和地皇氏。“二灵本纪”之后是“九头本纪”。这时人皇氏出。人皇氏结束之后,接下来是“五龙本纪”“摄提本纪”、“合雒本纪”、“叙命本纪”、“循蜚本纪”、“因提本纪” “禅通本纪”等。

每一本纪中都记有许多氏族人,如“因提本纪”中就有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混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有巢氏(又称大巢氏)、燧人氏、庸成氏。而燧人氏时,才开始有了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原始社会时期,能首先发明取火种的办法,这也是很厉害的能人。所以,燧人氏可称得上中国上古史传说的第二大牛人。

燧人氏钻木取火起因经过和结果(钻木取火教民烹饪)(1)

按照中国各地的民间传说,燧人氏的故事是有多个不同版本的。笔者在此采用的是崇山一带的说话。当三皇时代结束后,在距今一万余年时,有一个叫燧人氏的首领,曾带领着一大群族人,来到了传说中的崇山一带。

2

那崇山十分奇异,爬上山时十分险峻,上到山顶,却一片开阔平坦。起起伏伏的土丘间,覆盖的是一片片齐腰深的野草,许多的野兔、山羊、狼狗等动物,在其间不时出没,还有斑鸠、雉鸡等各种飞禽,时而惊起扑腾。几条深浅不一的溪沟里,有清澈的山泉在哗哗流淌。山顶的周围,还有四大悬圃和几个天然岩洞,浓密茂盛的山林,也就分布在周边的各处山头。

燧人氏部落在崇山顶上安歇下来,开始砍树搭棚,修建简易住屋。而他们住下不久,一件重大的事就发生了。传说,有一天燧人氏来到一片山林中,偶然见到鸟儿啄树闪出火星,即受到一种启示,既然鸟儿的尖硬之嘴啄树能闪出火星,那么,用尖硬石钻木岂不也可取火?这样一想,他遂找来一棵粗大木料,再准备一些干燥枝叶,随即用磨得很尖的硬石就不断摩擦钻木。结果,用这办法,燧人氏果真就引燃出了火种。

燧人氏钻木取火起因经过和结果(钻木取火教民烹饪)(2)

这种取火办法,使得人们当时已不再为保存火种而发愁了。而燧人氏发明取火办法之后,又教民烹饪,这样,火的应用又使人类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也消除了吃生食带来的腥晿疾病。火还能用来照明、抵御寒冷,还可烧畲耕种、烧炭、制陶、冶炼、铸刀具、铸钟鼎、器皿等等。总之,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很大。

后来,其部族的人,就更加拥戴他,燧人氏的权威更高了。接着,燧人氏带领族人在崇山又修筑土墙城堡,并在部族的推崇下,当上了燧明国的国主,后来的史籍中即称其为燧皇。如《尚书大传》曰:“燧人为燧皇,燧人以火纪。火,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礼含文嘉》曰: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谓燧人。”

按照《荒史》一书的说法,燧人氏为帝王时,身边还有明繇、必育、成 、陨丘等4人为大臣供职,帮助其治理国政,使天道十分太平。

3

在古籍《国语·周语上》中,还曾有火神祝融降于崇山的记载。而长期生活在崇山的当地人,也另有这样一个版本的传说:燧人氏是个男性首领,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里,本来女性首领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燧人氏与另一首领大比赤阴同居,俩人生了一个儿子就叫祝融。这个祝融降生于崇山火儿屋场,自幼随母亲跟族人学打猎。小祝融见长者们腰里都带着崇山特有的火草,随时用火炼石取火,聪明的他很快就像大人一样学会了取火,并整天玩火着了迷,大人们为此都亲昵地称他为“火儿”。故此,直到今天,崇山南北及山顶还留有“天火岭”、“火炼垭”、“火场”、“火儿屋场”等地名,并留下了“崇山人屁眼里都是火”的俗语。

燧人氏钻木取火起因经过和结果(钻木取火教民烹饪)(3)

传说中的燧人氏及祝融在崇山活动,在崇山还建立过燧明国,而崇山这地方,就在今天的张家界境内。至于燧人氏这个氏族,后来有一部分迁徙到了河南商丘等地,因此,燧人氏的故里与燧明国,也有一说在河南商丘。古代氏族的迁徙流动本是经常的,故崇山和商丘都是燧人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极有可能的。

总之,照民间的神话传说,祝融就是燧人氏的儿子。燧人氏父子取火有功,自然也都称得上是中国上古时期十分闻名的牛仔了。(《中国牛仔·历史传奇人物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