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

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中来,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愿望是带着一支笔周游世界。

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1)

在离村子三、五里的山沟里都会有成片的榛柴,榛子树属于落叶灌木,长得比较矮小瘦弱,一人多高,俗称榛柴棵子,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光、水、气温的要求很低。我们把它当成春、夏、秋三季的柴火,用来做饭、烧水、烧炕。一般的榛柴都有一米多高,遇到生长了十几年的老榛柴,能长到近两米多高。然而,山里多年生的榛柴常受到害虫或病毒的侵害。遭虫害的榛柴叶子发黄,榛子果实被蛀空,沾满虫卵的网子挂满了榛柴。遭病毒侵害的榛子,壳内充满了黑粉。

立秋前后,榛材都被果实压弯了枝头。鹌鹑蛋大小的榛子托张开笑脸露出了浅棕色的木质榛子。一阵风吹来,几个沉甸甸的榛子托不停地点头,招呼人们快去采摘。它长得就像扁扁的元宝,扒去那外边硬硬的外皮,才是里面圆圆的榛子,榛子的外壳是黑褐色的,已经成熟。

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2)

这个季节对我们就是一种诱惑,采榛子的时候,人们结伴入山,欢笑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很有山情野趣。

发现一片榛树林子,大家围在一起,我们选择几个地点摘下几个榛子,用牙咬开。如果榛子仁饱满,榛子壳无虫眼,榛子个大,就在这里采。如不理想,就换地方。榛子托又酸又涩,一口咬下满嘴是酸水,嘴里有虫牙的地方又酸又疼。把准备好的布袋子跨在脖子上,双手拽过榛柴树的枝条,一把把往袋子里掠摘成熟的榛子,一嘟噜、一串串很丰硕,一会儿就采满一袋,倒进麻袋里继续采摘。

成熟的榛子包裹在一层厚厚的皮叶里,皮很硬。有的榛子皮叶上长满针毛,很扎手,往往越是扎手的,越是最好的,因为这类榛子个头大、硬壳薄、瓤圆粒饱,我们叫它毛榛子,这个品种相对较少,产量也低,采不到多少。采累了,坐下来休息,嗑开榛子的硬壳,吃到新鲜的果瓤,水灵灵、甜丝丝。

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3)

当这一片没有什麽好榛子可摘时,又换一块地方。用前面的方法,选择有好榛子的地方接着来。每个人所拿的口袋,已经无法再装。再多了,恐怕也背不动了。打点好摘下的榛子,吃点干粮,赶忙背着回家。像这样的事,每年秋天总要摘它几次,东西南北的山山洼洼总要跑遍。

不过,摘榛子也有讲究,摘早了,还没成熟。果仁水啦吧叽的,不好吃,也没香味。摘迟了,恐怕果仁就成了山里小动物的美餐。

一等的榛子个头有拇指指甲大小,壳内榛仁饱满,用石头砸开或用牙嗑开,剥除榛子仁,放在嘴里一咬,那个香啊,简直没法形容,生生把你的馋虫勾出来,一个连一个地吃进去,直到撑得不能再吃进去。就是末等的榛子个头也有无名指指甲大小。令人讨厌的是,有时仍然会发现一公分长,细粉条粗、背后有一道红颜色的肉虫子,它那木头颜色的脑袋上长着尖利的牙齿,能把榛子壳咬透一个圆洞。有时一不注意,咬开的榛子壳里爬出一条肉虫子,真叫人恶心。

采摘回来,到家后要“捂”一段时间,榛子与青皮自然脱离,爸爸再用木棒反复敲打,使榛子外皮脱掉,挑出榛子放到水里,成熟的沉底,不成熟或者被虫子咬过的就会飘浮在水面上,把水面这些捞出来,打发给我们吃。成熟的晒干后留着过年时炒了吃。

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4)

榛子晒干后无论生吃,还是炒熟吃都是美味,营养丰富。

每次采摘榛子,还可以采摘一些核桃、园枣子及山梨什么的。每次背着一个约有20斤袋子往家走的时候,兴奋之情几乎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也忘记了潜在的危险,很多次我们都碰见过山里的小动物和蛇。

用牙磕榛子太费力,大人会教我们拿小锤子或钳子在炕沿上砸。于是,时间长了,炕沿儿上就砸出了一个个小坑。那坑的位置正好是一人的坐位,有深有浅,有大有小。用手摸摸,坑里还有榛壳的残渣。砸榛子其实也有技巧,你不能用力过猛使劲砸。否则就连榛仁都砸碎了,砸的时候要掌握火候。要适度,一锤子下去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一锤子能把榛壳砸裂几道缝,掰开榛壳里面的榛仁仍完好无损,那就是好的了,熟能生巧,时间长了就有准头了。那真是值得记录的榛子坑。那时生活在山区的每个人家,炕沿儿上几乎都有榛子坑。

采榛子传说(童年记事采榛子)(5)

悠悠榛子情,都和炕沿儿结了缘。

榛子坑记录了那个年代,记录了童年,记录了人间的温馨,记录了幼稚的萌动,记录了心跳和亲情,记录了指纹和抚摸,记录了漫长的冬季和妈妈的故事。

还是老习惯,吃了大半辈子的榛子。依旧喜欢吃生榛子,原滋原味。现在市场上卖的炒熟的榛子,没有了野生榛子的纯香味,不好吃。大姐每年都会给我邮一些山里采来的榛子,小妹还给邮来一把榛钳子,夹碎榛壳后,慢慢咀嚼,品味着儿时的滋味。

有时真想找有炕沿儿的房子,砸砸榛子,不为吃榛子。就想听听那砸榛子的声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