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

经典名著并不都是大部头,很多薄薄的经典,三四个小时读完,同样启发人思考,收获很多。

春节临近,我们为大家分享10本薄薄的名著(第3期)。回家的路途上不妨带一本,书里有光,前往是家。

祝福读者朋友们读有所获,新年快乐!

1.《论语言的起源》

[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

本书是卢梭非常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

集中体现了卢梭的哲学人类学思想

此书的全题是:《论语言的起源——并旁及旋律与音乐的模仿》

从文字的布局看,此书的写作另有深意。他以“会不会说话,这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这句话开篇,而以杜克洛在《语法大全》中所说的一个民族的特性、风俗和兴趣将对他们的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个论断结尾,可见他在书中不仅只是论述语言的起源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要探讨语言所反映的社会道德风尚的走向和政治制度的良窳。

卢梭是一位政治哲学家,每作一书,必有一鹄的在,他要从这些探讨中揭示社会和政治制度积弊的产生与救治的良方。

在卢梭看来,语言不产生于人们孤独的生活中;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和社会这两者的产生,是互相依存和互为条件的,很难分辨“是先有社会的建立然后有语言的发明,还是先有语言的发明然后有社会的建立”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难题。他说他“把这一难题留给那些愿意研究的人去讨论”。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1)

2.《偶像的黄昏》

[德] 尼采 著;李超杰 译

警句、格言是“永恒”的形式,作为使用这种文体的第一个德国人,我是这方面的大师;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其他人用一本书也说不出的东西……

——尼采

1. 我的幸福公式:一个“是”,一个“否”,一条直线,一个目标。

2. 来自生活的军校。——没能杀死我的东西,使我更加强健。

3. 要想单独生活,人就必须是动物或者神——亚里士多德如是说。没有提到第三种情况:人必须既是动物又是神——哲学家……

4. 幸福所需要的是多么少啊!一支风笛的声音——没有音乐,生活将会是一个错误。德国人想像:甚至上帝也是唱歌的。

5. 你自助:就会人人助你。博爱的原则。

这本小书是一个伟大的宣战;这里所说的探听偶像的底细,指的不是时代的偶像,而是永恒的偶像。在此,就像用音叉触动这些偶像一样,我们要用锤子触动它们。决没有比这些偶像更古老、更令人信服、更膨胀的偶像了……也没有比它们更空洞的偶像了……这不妨碍它们是被人们信奉的东西;也有人说,特别是在重要的场合。根本就没有什么偶像……而事实上也恰恰如此。该书讨论了苏格拉底的问题、哲学中的理性、违反自然的道德等问题。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2)

3.《人有人的用处》

[美] N.维纳 著;陈步 译

维纳系统阐述控制论的著述之一

一本跨学科研究的杰作

在科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均有较大影响

《人有人的用处》一书目的“在于阐明我们只能通过消息的研究和社会通信设备的研究来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信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本书从偶然性的宇宙观念和历史上的控制论谈起,在语言、有机体、法律、通讯、社会政策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工业革命的历史、通讯机器等方面,对控制论进行了通俗的阐述。

在这本书中,维纳不仅为研究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及方法,而且还描绘出未来社会的图景,警示将来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应对的方法。现在的读者也许会对60年前的这些观点不屑一顾,然而,维纳的警告在许多方面仍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3)

4.《宗教的本质》

[德] 费尔巴哈 著;王太庆 译

系统扼要地阐述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基本思想

西方哲学史和无神论史上的代表著作之一

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唯有自然的变化才使人变得不安定,变得谦卑,变得虔敬。明天的天气对我的营生是否有利,是说不定的,我是否收获得到我所种下的东西,是说不定的;所以对于自然的恩赐,我是不能像对于一宗贡赋或一件少不了的后果一样地信赖的。什么地方数学上的确定性宣告终结,什么地方神学便宣告开始——即使在今天,对于愚昧的人还是如此。

《宗教的本质》承接《基督教的本质》所讲的“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本书进而提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自然是人生存的基础和依赖的最初对象。人为了摆脱依赖而把对象想象为具有人性的东西而崇拜。自然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书中集中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指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物,批判了思辨神学对神的本质的掩盖和歪曲,论证神的观念起于人的依赖感,并从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进一步否定思辨神学。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4)

5.《历史的地理枢纽》

[英] 哈·麦金德 著;林尔蔚,陈江 译

地理学界的经典著作

开拓了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政治地理学

本书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其中《历史的地理枢纽》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十五种书并列,被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该书奠定了英国近代地理学的学术基础。作者从地理学角度对历史进行回顾,试图阐明地理和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介绍了欧洲与亚洲在俄国及东欧的接壤地区的自然特征,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枢纽地区的形成和范围,首次从全球角度提出“心脏地带”理论。他将世界划分为枢纽地区、内部或边缘新月形地区和外部或岛状的新月形地带,论述了世界各国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5)

6.《阿古利可拉传 日尔曼尼亚志》

[古罗马] 塔西佗 著;马雍 傅正元 译

研究古代不列颠和日耳曼的极其重要的史料

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其多部作品均是研究古罗马历史及其周边世界不可或缺的著述。

《阿古利可拉传》约在公元98年左右问世。阿古利可拉是完成并巩固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的人物,《阿古利可拉传》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不列颠的情况的,因此,它不仅是一部传记,也是研究古代不列颠的一部历史文献。

《日耳曼尼亚志》大约也是在公元98年写成的,是《阿古利可拉传》的姐妹篇。它详细叙述了罗马时代日耳曼尼亚以及居住在日耳曼尼亚的各个部落的情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6)

7.《经济论 雅典的收入》

[古希腊] 色诺芬 著 ;张伯健 陆大年 译

《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的续篇

色诺芬是早期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所谓的经济是指家庭经济而言。《经济论》就是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的著作。色诺芬在结束从军生活以后,便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奴隶占有制的田庄。管理田庄的经验,加上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听到的一些经济思想,便是他编写这部书的基础。

《经济论》中有一大段文字描述了农业的各种好处,色诺芬还由此作出结论说,“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的时候,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但是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

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魁奈非常重视色诺芬关于农业的观点,曾引用上面这段话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经济表》的题词。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7)

8.《论世界帝国》

[意] 但丁 著;朱虹 译

但丁的政治理论代表作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凡具有灵性因而热爱真理的人,显然都会十分热心于造福后代。为了报答祖先不辞劳苦给他们遗留的财产,他们也要为后代留财富。一个人身受社会的教益而对社会的福利漠不关心,根本不能算他尽到本分,因为那样他就不是“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而是一个吞没一切的大漩涡,只见吸进,不见吐出。

我往往以这些事理提醒自己,免得别人指责自己甘愿埋没才具;因此,我不仅力求对社会多作贡献,而且要揭示他人没有探索过的真理,从而获得成果。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8)

9.《权威与个人》

[英] 伯特兰•罗素 著;储智勇 译

1948年,罗素以里斯讲座首讲人的身份,再次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洞见——《权威与个人》。其中每一篇都是罗素在演讲前写成文字的讲稿。该书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条理清晰、富于才智、严谨而不阴沉。

在伟大的希腊时代,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政府状态,就现代观念来说,这种状态似乎是不可容忍的。但是希腊城邦的公民们,即使是那些反叛现行政府的人,都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忠诚心理;他们由衷地热爱自己的城邦,尽管往往缺乏审慎,却几乎总是充满热情。

我认为,希腊人在个人成就上的伟大是和他们在政治上的无能(political incompetence)紧密相连的,因为个人激情的力量既是个人成就的根源,也是希腊无法保证团结的根源。希腊因此先是陷于马其顿,然后又陷于罗马的统治之下。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9)

10.《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美] 罗斯科·庞德 著;沈宗灵 译

美国社会学法学的重要著作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是美国法学家罗斯特·宠德创作的法学著作,1942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庞德认为,由于人具有扩张性自我主张的倾向,因而,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利益的冲突。

法律的社会控制职能,就是要调整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正义。《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用社会学法的方法研究法律,强调法律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重视研究法律的实际效果,是庞德的代表作之一。

希腊哲学家们并不议论权利问题,这是事实。他们议论的是,什么是正当的或什么是正义的。但是罗马人却以法律,即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的系统适用,来支持凡是正当的或正义的事情,而这就引到权利的观念上来了。

所以,希腊人在当时所考虑的是事情的症结,即在人们互相冲突和重叠的要求之间,什么是正当的或正义的。我们可以感到一个主张应当由法律加以承认和保障,于是称它为一个自然权利。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10)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11)

10本薄薄的名著(第1期)

10本薄薄的名著(第2期)

end

每日一书

《善恶的彼岸》

20本名著(10本薄薄的名著)(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