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

《诗经•商颂•玄鸟》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1)

传颂的是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商是兴起于黄河中游的一个原始部落,商的祖先名叫契,契的母亲简狄是另一个部落有娀氏之女,因吞噬了玄鸟蛋后怀孕,生下了契。因而,商人认定“玄鸟”是自己氏族的始祖,把“玄鸟”奉为神灵图腾崇拜。在商周时期的文物精品中,有大量鸟类的艺术形象,这或许是古人以此来表达对它们的崇敬之情吧。

商周鸟形玉佩,主要功能在于佩带和玩赏,种类相当繁复,题材多样,生趣盎然。有展翅飞翔的鹰,曲颈而思的鹅,短尾矫健的燕等等。玉匠大师们细心观察,描摹形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琢制技术,因物赋形,传达神韵,向人们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2)

玉雁 商代晚期

玉雁 商代晚期,高10.5厘米,厚0.3厘米。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遗址出土,现存于滕州市博物馆。玉质青色,呈俯卧状,长颈前伸,尖喙,颈下有垂囊,颈根处有一圆孔,翅羽收敛,长尾分叉下垂,爪抓地,通体素面无纹。

商代的小型动物佩饰,在形体塑造上,玉匠们大多采用侧面剪影的手法,通常用熟练而准确的外形轮廓,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件大雁,做器者敏锐抓住了大雁静卧栖息的典型姿态,颈部自然弯曲,羽翼收敛,整体比例协调自然,生动逼真,大雁似在一潭碧波之上,悠然自得。另外,图案表现上的平面化也是商代玉器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立体的实物为达到装饰的效果被绘制成平面的图形,以体现美感。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3)

玉燕 商代晚期

玉燕 商代晚期, 高4.6厘米,宽2.3厘米,厚0.22厘米。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存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玉质半透明,呈展翅飞翔状,圆目尖喙,短尾。以阴线勾勒出双目、尾上的羽毛。喙部有一圆孔,可供穿系之用。

这件玉器,模仿燕子飞翔时的状态,用纹饰表现出立体的效果,以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雕琢,眼睛以两个大圆圈表示,尾部羽毛用平行阴线纹装饰,纹饰虽简单,但是造型准确,生动传神。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4)

玉鸟 商代晚期

玉鸟 商代晚期,高2.3厘米,宽1.7厘米,厚0.51厘米。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存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玉质莹润,有光泽,鸟呈站立状,圆眼平喙,颈部自然弯曲,胸前有一圆孔,前爪抓地,素面无纹。

这件玉器选用的是上等的新疆和田料,玉质半透明,呈脂状光泽,纹理细密,色泽饱满。此玉鸟造型典雅庄重,弧度优美自然,如刚刚涉出水面的天鹅般,姿态安详,娴静优雅。光洁无瑕的玉料,加上生动逼真的造型,使这件玉器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虽历经数千年,却仍这般温润细腻,水润通透,这或许就是玉器能保持永恒魅力的原因吧。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5)

玉鹰

玉鹰,西周,1979年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村征集。高5.4厘米,宽7.6厘米,厚0.4厘米。玉质为青色,因轻度浸蚀,呈现鸡骨白色。玉鹰体扁平,长颈前伸,圆目钩喙,曲背垂翅,羽尾下收,作停立状。鹰身、翅、尾翎皆以阴线刻出。曲背及颌处各有一圆孔,可供穿系佩饰。造型古朴奇特,刻划简练生动。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革新,商周玉器在选料、造型、制作技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商周玉器达到了中国玉器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既体现了这个时代独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也饱含了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在玉料的选材上,商代已经开始使用质纯色美的和田玉。这种玉料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硬度高,远胜于其他玉料。和田玉在商代晚期开始大量使用。史料记载,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昆仑山下曾经发生了一场旷烈而持久的战争,当时地处中原的商王,向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派出大军,他们要讨伐的是一个叫鬼方的部落,这个部落掌握着和田玉石的产地,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鬼方部落被彻底打垮了。从此,大批的玉石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原。商人用掠夺来的玉料加工成精美的玉器,向人们展示着商王朝的富有和强大。而商代贵族们,则梦想着世世代代都能享用这无上的权利和财富。商代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是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的坟墓,仅这一座墓,出土玉器多达750余件,大量精美的玉器,让世人叹为观止。

商周虎形玉佩特征 天命玄鸟(6)

殷墟妇好墓

更为重要的是,商周艺术家们匠心独具,能考究玉料的独特色泽,因材施艺,使玉质和造型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形于质的和谐统一。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天然质朴的玉料经过古人精心的雕琢遂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记忆着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内涵,记忆着这个时代人们对美的理解与感悟,记忆着这个时代独特的艺术工艺,同时记忆着一个民族的审美传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