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一则紧急事件递进中南海的西花厅内,周总理仔细阅读后震怒,将文件狠狠甩在办公桌上,喊来秘书,立即成立专案组。

原来,号称我国“百年老厂”的沈阳造币厂,其储存的八百两黄金神秘失踪,下落不明。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

周总理

这是建国后发生的鲜少巨额黄金盗窃,其情况严重到一向温和待人的总理都忍不住发脾气。因此,中央及沈阳各个部门迅速响应,组成专案组。

周总理还喊来副总理李先念,下达指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尽快破案,切勿造成重大影响。”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

图源网络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桩奇案不仅调查过程百转千回,令人捉摸不透,其结果竟然还是背后主凶耍的“监守自盗”的把戏。

八百两黄金如何被盗?周总理又是如何层层追凶,挽回损失呢?

事关国本,备受关注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3)

图源网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陷入“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好多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叫苦连天。经过中央协商后决定,以国际通用货币“真金白银”,购买其他国家的粮食,填补空缺。

要知道,我国与苏联是合作关系,但是由于苏联的无理要求,导致这段关系出现裂纹。因此,苏联也提出收回原先“国债”的要求。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4)

图源网络

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很快,由民间收集的黄金和白银被送往各大制币厂。它们要经过高纯度的冶炼,制成“金砖”,运往苏联与其他国家。

由于价值不菲,这类任务始终是秘密进行。然而,百密却有一疏,某些见钱眼开的小人,背地里盯上国家和人民的“救命钱”。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5)

图源网络

1960年,沈阳造币厂,原名叫做“沈阳六一五厂”接受一项重要任务,要将收集上来的真金白银进行冶炼。为了避免引起注意,黄金代称为“100号”,而白银则称“20号”

当时,每个参加任务的工人及领导都签下保密协议,一旦泄露,将承担责任。好在他们清楚这是国家级别的任务,未曾有人动手脚。

不过,任务结束后,有800两黄金因为暂时不需要,被存放在厂子内,交给沈阳六一五厂经营产品包装组组长郭家惠看顾。然而正是这个阶段,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6)

图源网络

郭家惠年仅29岁,但依旧是厂里的老员工。而这次接受黄金任务,一是因为组织信任,二是因为他立下军令状:黄金丢失,提头来见。

之所以郭家惠会赌上性命,守护黄金,还有一个私心。因为当时的他已经是预备党员,只要这件事情圆满结束,他很有可能因功成为党员.

但是,郭家惠想不到,自己却因此给人背了黑锅。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7)

图源网络

1961年3月18日,车间收到组织任务,滞留的八百两黄金要装箱运出。他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自感终于要完成这“烫手山芋”的任务。

当天下班后,郭家惠见车间工人都离开后,来到位于办公室西边的包装组场所,清点当日产品。当看到位于包装箱最上层的八百两黄金时,更加谨慎留意,几番确认无误后,关上了箱子。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8)

图源网络

他走出车间后,不自觉地哼起小曲,喃喃道:“这项任务完成后,我可得好好休息,养养精神儿。”然而,他丝毫注意不到,身后出现的一团黑影。

在车间的木板门前,黑影停下脚步,带上手套,又拿出腰间准备好的羊角锤,一下两下地重重地砸向那把锁,在寂静无人的厂子内,只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锁开后,黑影环顾被夜色笼罩的四周,闪身进入车间。在一番轻车熟路的摸索下,他来到包装组场所,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木箱。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9)

图源网络

又经过一阵敲敲打打后,木箱支离破碎,露出上方安置的两块亮闪闪的金锭,这便是那八百两黄金。

黑影嘴角露出微笑,掏出绳子,一阵麻利的操作后,那黄金已经挂在脖子上。他颠了颠,小声嘀咕道:“挺重的,应该能值不少钱。”

八百两黄金已经到手,黑影“功成身退”,走出车间后,隐匿在黑暗中离去。然而,郭家惠与其他人一样,对这场悄无声息的盗窃行为一无所知。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0)

图源网络

第二天一早,郭家惠伸着懒腰,走进办公室。屁股还没捂热板凳,就听见员工高兴贵的尖叫。他连忙赶过去查看情况,只见头天晚上完整无损的木箱,四零八落,却不见八百两黄金的踪迹。

要知道,当时的安保措施并没有现在的发达,摄像头、红外线报警器等一无所有,只能靠人力管控贵重物品。因此,郭家惠立刻报案,向上级反映情况。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1)

图源网络

没过多久,在周总理的催促下,辽宁省公安局与中央专案组迅速集结沈阳造币厂,对其进行封锁调查。但是,经过简单的询问排查后,并无任何人见到消失的八百两黄金。

无奈之下,专案组只能采取排除法进行审查。然而,在那个各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此工作尤为难以开展。

嫌疑人聚齐,谁是真凶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2)

图源网络

首先,专案组将目光放在郭家惠的身上,因为这八百两黄金价值不菲,即便他以生命担保,未曾没有可能铤而走险,装作无辜骗取同情,从而安枕无忧。

很快,郭家惠被叫到厂子办公室问话,当得知自己是怀疑对象后,他欲哭无泪,拼命解释。然而,却被专案组的一句话给问住:“你是最后一个见到黄金的人,且没有人发现,实在是难逃其咎。”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3)

图源网络

“我以性命担保,绝对不是我!”

郭家惠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还因为交代问题“不老实”而被撤掉包装组组长的职务,连同第一个抵达车间发现黄金失窃的员工高兴贵一同,被关进厂里的禁闭室。

对于专案组和公安部而言,郭家惠与高兴贵一样,与黄金有关,但是并不能完全证明确实是他们所盗,只能作为“嫌疑人”暂时关押,而后又对其他人展开调查盘问。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4)

图源网络

很快,保卫科护厂员贾清吉也作为怀疑对象接受询问。虽然他是包装组以外的人员,但是,因为一件事情,让他有了作案动机。

贾清吉自小在沈阳造币厂工作,或许是责任心太重,太过于多管闲事,有事无事就拿着自制的一杆枪在厂里溜达。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5)

图源网络

1960年的一天,他发现金银库大门上的锁有些老化,认为这是厂里管理失责,三番五次地找领导,要求换锁。虽然最后如愿,但是他总是因此叫嚣着:“厂里领导不警惕,恐怕是要发生大事情啊!”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6)

图源网络

领导为了维护管理权,不得不将贾清吉调离原来的岗位,由保卫科分到车间,还强硬地收走他的自制枪。自此,他没了原来的耀武扬威,不免对厂子心有愤懑,有产生报复心理的可能性。

专案组列出这些可能性后,对贾清吉进行严密的审问。但是,他却一口咬定:“我确实有不满情绪,但这是我工作多年的厂子,我是有感情的,绝不会做这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7)

图源网络

可是,黄金失窃的那天晚上,贾清吉称自己独自一人在家,无人可以证明。因此嫌疑不能洗清,他被暂时调离造币厂,发配到四川三线工作,且档案上也出现“100号案件重大嫌疑分子的标注”。

即便贾清吉口喊冤枉,也不得不接受处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在他之后,厂长李榆也成为专案组的怀疑对象。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8)

图源网络

首先是厂长权限极高,对所有冶炼黄金的任务一清二楚,且时间充分,活动自由。虽然在案件发生后积极配合专案组工作,但是依旧被厂子的一些人认定是重大嫌疑人。

更关键的是,李榆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四川造币厂厂长期间,曾经夜晚持枪守候在金银库的旁边。虽然精神可嘉,但在特殊时刻,他也因此被怀疑“早有预谋”。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19)

图源网络

对此,李榆作出自己的反驳:“我自19岁参加革命以来,多次携带黄金到敌占区为部队购买必需物资,无一次任务失利,其忠心天地可鉴。”

可是,在众人指责的话语中,他还是百口莫辩。当时,专案组也围绕着他的周边展开调查,甚至还将其母亲的墓地刨开,只为查清有无黄金藏匿的可能。

不过,墓地中除了李榆母亲的遗体,别无他物。但是,在众人言辞凿凿下,他还是未能洗清嫌疑,遭受到一定的迫害。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0)

图源网络

除了这四名嫌疑重大的厂内人员外,相继有十几名员工接受调查,但都凭借着充足的不在场证明,洗清了嫌疑,其中包括生产管理科副科长关庆昌。

他在被问及那天晚上的时间线时,解释道:“我下班后就去俱乐部跳舞,那时工会主席还跟我打招呼呢,其他跳舞人员也可以证明。”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1)

图源网络

他的托词,转移了专案组的注意力。然而,19年后,他的妻子黄素珍却出现在银行营业部的大厅内。

“妹子,我这有一块黄金,是祖上留下来的传家宝,你给看看值多少钱?”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2)

图源网络

银行工作人员接过那块沉甸甸的黄金锭,顿时吃了一惊,回答:“姐,您这重量不轻,至少能值两万块钱!”

黄素珍笑呵呵地点头,说:“妹子,可得给姐把好关。要是可行,姐还有呢,事成之后,一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3)

图源网络

然而,正是这句话让那位工作人员长了心眼。她仔细端详后,立马觉察出这块黄金锭与单位所交代的黄金失窃案中八百两黄金相似。

工作人员不动声色,按照规定给黄素珍开了银行户头。不过,在办理存入手续时,她满怀歉意地对黄素珍说:“姐,我的权限不够,我找一位老练的客户经理对接您,保证您满意。”

黄素珍点头同意后,工作人员立即拿着黄金锭找到领导,更加确定这就是那消失的八百两黄金,立即向公安报告。而这边的黄素珍正做着美梦,却不想自己已经落入包围圈。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4)

图源网络

一声令下,黄素珍被团团围住。她被如此大的阵仗吓破了胆,脱口而出:“这是我丈夫拿的,跟我无关。”

公安干警赶紧联系到专案组,终于确定这场八百两黄金时失窃案的幕后主凶,就是关庆昌。而他妄图“瞒天过海”的作案手法也渐渐浮出水面。

抓住真凶,万恶终有报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5)

图源网络

关庆昌在解放前曾是伪抚顺市警备队上士文书,因为无人知晓真实身份,所以在任职沈阳造币厂后,一直是“老实忠厚”的形象。甚至还谎称家中困难,将妻子黄素珍安排到车间。

从此,这一对夫妻便开始做奸耍滑的犯罪行为,经常会偷拿厂子的小碎金块。而欲望也越来越大,逐渐萌生了做场“大买卖”的想法。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6)

图源网络

在关庆昌得知八百两黄金即将出厂后,动起了贪念。与妻子协商后,决定盗取。当天晚上,他假装下班,但一直隐藏在厂子里,看到郭家惠离开后,实施了盗窃行为。

为了不被人发现,关庆昌选择将黄金锭带回家中,然后与原先在俱乐部的妻子汇合,专门与每个人打招呼,只为加深他人对自己一整晚都在跳舞的影响,制造不在场证明。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7)

图源网络

当看到一个又一个替自己背黑锅的人遭受冤屈,他们的心中没有丝毫悔意,反而对自己如何出售这批黄金锭而为难。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关庆昌与黄素珍时隔19年才将金锭拿出,但依旧躲不过法律的制裁。而原先被冤的人,也洗清冤屈,恢复正常的生活。

31年黄金失窃案(建国后黄金失窃事故)(28)

图源网络

由于当时的法律条文并不完善,关庆昌因为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而黄素珍因为多次盗窃,被判处死刑。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

不过,关庆昌即便后来表现良好提前出狱,但盗窃犯的罪名跟随他的一生,最后郁郁而终,也算是得到应有的惩罚。

后记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法律捍卫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必将让犯罪之人得到代价,而每个中国公民,应当知法懂法但不犯法,规范个人行为,才能共建祖国的美好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