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孟子详释229尽心上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13.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13.37[原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孟子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孟子详释229尽心上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孟子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孟子详释229尽心上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孟子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孟子详释229尽心上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13.3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13.37[原文]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①。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②。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③。”

13.37[通释]

孟子说:“给他吃的如果不爱他就是以对待猪的方式与他交往,爱他如果不敬重他就是以豢养动物的方式豢养他。恭敬是没拿出财物时就已经有的内心态度。恭敬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实质,君子不要被不存在的恭敬约束。”

13.37[注释]

①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给他吃的如果不爱他就是以待猪的方式与他交往,爱他如果不敬重他就是以豢养动物的方式豢养他。食,音sì,给人东西吃。而,如果。豕,名词作状语,像对待猪那样,以对待猪的方式。交,交往。之,不确指代词。兽,名词作状语,像对待野兽那样,以豢养动物的方式。畜,豢养。

②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是没拿出财物时就已经有的内心态度。币,财物。之,放在“币”与“未将”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将,音qiāng,请出,拿出,送出。

③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恭敬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实质,君子不要被不存在的恭敬约束。而,如果。虚,空,不存在的。拘,约束,受约束。

13.37[解读与点评]

本章强调的是恭敬要有实质,它是发自内心的,然后付之于言行。“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与一个人相交,嘴上说恭敬,也给这个人提供了衣食帮助,但没有发自内心的爱,那就是以对待猪的方式对待这个人;说爱他,也为他提供了衣食等生存的条件,如果不敬,那就是以豢养动物的方式豢养这个人。“食而不爱”与“爱而不敬”实际也是有层次的:前者是一点爱都没有的“食”,后者是有了爱的“畜”,缺的是不恭。“食”是敷衍的态度,表现出了被动;“畜”是养起来,给自己做宠物,虽看不出被动,也体现不出主动,尤其是不敬的态度令正人君子不耻。与人交往,向他人提供帮助要有一片真诚的敬意。这与《告子下5》谈到的“享多仪”的道理是近似的,因为献享物时没注入诚意就说他没有完成享礼。因为他给人提供享物时没注入真情实意,君子不认为他有恭敬之心。

本章说的是谁跟谁?

发出者应该是诸侯之君一类人,接受一方应该是士大夫一类人。“君子不可虚拘”,告诫士大夫不要被假象迷惑,不要被并不存在的恭敬束缚住。感觉孟子正是不断剥离假象的清醒君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