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心携手迎春(豫沪同心共迎新年)

“我的家乡,是黄河边的大象,说,新时代大象要有出彩光芒……”12月31日上午,位于浚县县城西北十余里的石桥小学内,伴随《出彩小象》的悠扬旋律,一堂温暖的公益课拉开帷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两岸同心携手迎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两岸同心携手迎春(豫沪同心共迎新年)

两岸同心携手迎春

“我的家乡,是黄河边的大象,说,新时代大象要有出彩光芒……”12月31日上午,位于浚县县城西北十余里的石桥小学内,伴随《出彩小象》的悠扬旋律,一堂温暖的公益课拉开帷幕。

这是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组织的公益课堂。团省委副书记袁浩、二级巡视员韩冰,省希望办主任申继东,省青联文化艺术体育界别和鹤壁市青联的20余名委员与孩子们共同庆元旦、迎新年。

学音乐、赏豫剧,

这堂课与众不同

2020年最后一天,石桥小学的师生又迎来别样课堂。这所凝聚河南、上海两地共青团力量的新时代希望小学,迎来建成后的第一个新年。

全国青联委员、河南省青联常委张建勋,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员刘雯卉被石桥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他们结合专业所长,给学生们带来精彩的音乐合唱课和豫剧赏析课。

音乐教室内,张建勋一字一句讲解、示范,教学生唱《出彩小象》,“大家要注意这一句歌词,有一点绕口,发音要缓慢一点。”老师时而试唱、时而讲解,学生们跟着旋律认真练习发音;另一间教室内,刘雯卉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为五年级的学生讲述戏曲来源、豫剧特点,她从带来的戏曲服饰和道具着手,带领同学们聆听戏曲经典、感受民族艺术。

操场上,省青基会筹集到的青少年读物、温暖冬天大礼包、口罩等爱心物资,逐一发放给学生,省、市青联委员们与学生一起,手牵手,围成圈,跑着跳着,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样的课堂,让11岁的张迪格外欢喜,“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见到很多优秀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也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做‘出彩小象’。”

169名学生回到家门口读书

石桥小学于2020年9月完成复建并重新投入使用,目前在校生已有169名,均为附近前、后石桥村的学生。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一切,特别是老师,像妈妈一样。”张迪说道,以前的学校是几间大瓦房,每逢下雨教室内总会漏雨,现在他不仅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还能在操场上与酣畅地踢足球,学校还专门建有宿舍、食堂,每天有专职生活老师照顾,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

学校的改观,带来的是学生的改变。石桥小学李丽娜老师说道,班里有个学生刚来的时候有点自闭,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经过多次聊天开导,鼓励引导他参加课外活动,渐渐地有了自信,活泼开朗多了,前一段时间还收到这个学生偷偷塞过来的一封感谢信。

校长秦明刚介绍,学校开学这半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均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尤其是上海共青团、江湾书院捐赠的特色网课,也都一一落地,学生们可以享受到与上海小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还组织学校教师去上海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开设了国学、书法、绘画、音乐等多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全方位培育人才。”

豫沪同心 助力乡村青少年成长

一堂公益课,浓缩多方爱心力量,也见证着河南共青团在新时代背景下助力希望小学发展的探索。

近三年来,从“豫沪少年伙伴计划”到“新时代·沪豫青春同行交流合作计划”,再到“助力乡村振兴——沪豫城乡青少年益起成长计划”,豫沪两地共青团聚焦希望工程“助学育人”的初心使命,以石桥小学为平台对学校建设进行提质升级,将扶贫与‘ 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共青团河南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桥小学是豫沪两地共青团交流协作的一个平台、一道桥梁,今后,此类公益课堂将探索常态化、持续化开展,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少年收获成长,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共青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