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捡垃圾的人特别多(关于我捡垃圾的一些不一定可以借鉴的经验)

​先明确一下,这篇不是攻略,只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可以参考,但不一定有参考价值,并且不适合图便宜党。

我感觉,捡垃圾的重点在于“捡”,可以简单理解为“捡漏”的意思。捡垃圾享受的主要是捡漏的过程,以及捡漏成功的成就感。

捡垃圾这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全凭个人本事。有的人可以很便宜捡到,甚至白捡到一些有维修价值的坏件,拿回来修好,这就算捡漏成功了。有的人不会修,也可以捡一些便宜的能用的东西,这也算一种成功。

那些能批量复制,能大量买到的东西会少去很多乐趣。当然,如果只是因为它便宜买来用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捡垃圾并没有什么固定渠道,可以是某鱼类市场,也可以是朋友换下来的二手,也可以去回收旧家电的地方淘换。只要是能淘到东西的地方都可以试试。

像我常去的地方有废品站,二手家电回收店,旧货回收店。这类的地方的老板不一定太懂电脑硬件的细节,所以有很大几率捡到合适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只是鸡毛蒜皮的小毛病,他就能当报废品卖。那价格跟能用的可不是差一点半点。

比如我之前捡的这个台电A800 480G就是当报废品捡的。当时买了他两条4G,两条8G的三代内存,这盘就当赠品直接送了。血赚无亏。

为什么现在捡垃圾的人特别多(关于我捡垃圾的一些不一定可以借鉴的经验)(1)

捡垃圾的时候,什么样的能捡,什么样的不能捡,完全看自己本事。如果你懂维修,那只要你估计着有维修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考虑捡,这个也就不用我多说了。

如果你只具备基本的故障排除常识,但不懂维修,那就只能捡还能用的。下面我简单说说怎么选,我一般是不太在意这个,所以肯定说不全面,不过道理是差不多的,只要价格差不多,就优先风险低的,比如说成色好,或者在保之类的。价格差得多,就看自己本事和承受能力选。

像CPU,只要没有明显外伤,上机跑测试没问题,一般就没啥问题。像剪角的,打洞的,断针的之类的需要仔细测试是否有暗病。一般用AIDA64单选FPU,3Dmark之类的。

内存比较好办,用memtest跑一下就行。尽量买没有明显维修痕迹的。只要修过多少都能看出点端倪。

主板也是,洗过问题不大,尽量买无修的或者简单维修过的。芯片组和CPU供电部分修过的最好别碰。打洞的看情况。测试的时候用AIDA64单选FPU烤鸡测试十分钟左右,再跑两圈3Dmark就差不多。

显卡这玩意现在很难说,第一第二次矿潮的矿卡到现在都是渣的不能再渣的矿渣了,潜在风险比较高,但很多成色都还算不错。只能说甭管什么样的,都默认矿卡就行。我个人感觉这类显卡跟主板正好相反,修过的可能相对更不容易坏。最佳的就是不懂挖矿的朋友淘汰的二手。测试的时候用FurMark 1024*768 0XAA跑五分钟,没啥问题就接着去跑3Dmark,跑两圈没问题就差不多。

机箱不用说啥了,接口能用就行,不能用也行,鞋盒也行。

硬盘我感觉仅次于机箱的不用在意,能正常识别,不会经常掉盘就行。机械硬盘拿HDTunePro看一下坏道顺便跑下测试。就算有坏道,只要价格合适,坏道不多,也没啥大事。固态拿CrystalDiskInfo看下写入量,写入量不太过分就行,那种平均一天大几十G甚至上百G的,建议慎重。AS SSD Benchmark之类的跑下分,分数不重要,能跑完不出问题就差不多。如果是某些经常出现清零盘的型号,默认为清零盘,同样慎重。

硬盘的关键是在用途的选择上。只要价格合适,最次的也能当个游戏盘,或者阅后既删的盘。要是存重要资料,还是靠谱的盘 多备份吧。

电源我不太建议小白捡垃圾,如果电源需要捡垃圾,那么就要做好全套随时BOOM的心理准备。电源这玩意除了表面的成色,没有任何数据可参考。暗病也不是肉眼能看出来的。高负载测试也不一定有用,很多时候它是慢性自杀或者杀其他硬件的。就像我去年说过的,电源本身boom并不可怕,当它让你的主板显卡cpu硬盘慢性死亡的时候才可怕。而绝大多数时候它本身并不一定会boom。 ​​​​

为什么现在捡垃圾的人特别多(关于我捡垃圾的一些不一定可以借鉴的经验)(2)

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就是生产时间,越新越好。现在电源保修时间都长了,运气好捡到在保修的找售后换一个也是不错的能让人安心的办法。反正尽量找口碑好,生产时间新的总没错。

如果你只是想捡垃圾玩玩,那么放开手脚随便玩,就算踩雷也不要紧,多踩几次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如果是想买来用的,甚至是工作用的,我劝你慎重,或者只考虑靠谱渠道的靠谱二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