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配制溴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管理)

溴化锂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溴化锂极易潮解。一水溴化锂干燥失水可得无水物。状态:白色立方晶系结晶体或粒状粉末。密度:3.64g/cm3;熔点:560℃;沸点:1265℃;比重:3.464(2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醚、乙醇,可溶于甲醇、丙酮、乙二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吡啶。热的溴化锂溶液可溶解纤维。其水溶液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而且,在常温下饱和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达60%,浓度越大,温度越低,吸湿能力越强。

化学性质:溴化锂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变质不易分解。可与氨或胺形成一系列的加成化合物,如一氨合溴化锂、二氨合溴化锂、三氨合溴化锂、四氨合溴化锂。与溴化铜、溴化高汞、碘化高汞、氰化高汞、溴化锶等能形成可溶性盐。溴化锂在空气中对钢铁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但在真空状态下加入缓蚀剂,基本上不腐蚀金属。

怎样配制溴化锂溶液(溴化锂溶液管理)(1)

溴化锂溶液特性:溴化锂溶液在大气中不变质,不分解不挥发,极易溶于水,未添加缓蚀剂(铬酸锂)的溴化锂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无毒,添加缓蚀剂后呈淡黄色,入口有咸苦味,溅在皮肤上微痒,要防止溅到皮肤和眼里,可及时用清水洗净,控制溶液指标浓度50%±0.5,碱度9.5~10.5,铬酸锂含量0.1~0.3%。对碳素钢和铜材均有较强的腐蚀性,尤其在有氧的情况下腐蚀相当快,因此隔氧是防止腐蚀的根本措施。浓度一定时,温度降低溶解度下降有晶体析出。密度比水大,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运行观察与检查:

液位观察:

1)经常观察发生器液位,液位过高、过低都会给机组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损伤机组。若机组经常出现低液位或高液位,应分析原因。

2)应经常检查溶液泵、冷剂泵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吸空声,如果有,应分析原因并处理。

冷水出口温度观察:

应经常观察机组冷水出口温度的变化。如果冷水出口温度升高,且不是外界条件变化所致,而是机组性能下降,应查找原因。有可能是机组气密性不良或机内存有不凝性气体、冷剂水污染、机组结晶、表面活性剂(辛醇)减少、传热管结垢、端盖隔板破裂造成冷水短路等原因造成,应仔细分析。

冷却水观察:

观察冷却水出口温度,调节机组冷却水出口温度稳定在36℃~38℃之间。

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还应观察冷却水的进、出口压差及温度,如有大变化,应分析原因并处理。若其他参数变化不大,可能是传热管结垢或传热管口被堵塞,也可能是冷却水端盖隔板垫片破裂等原因。

熔晶管观察:

机组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熔晶管的温度。一般情况,熔晶管接触吸收器端,手可触及,并可长时间停留。若手可触及但不能长时间停留,则说明有溶液流过熔晶管,应检查原因。若属结晶前兆,应及早处理。若熔晶管温度较高,表明浓溶液侧可能结晶,应采取熔晶措施。

机组真空情况检查:

如机组能经常抽出不凝性气体,应分析、检查原因,如未查出,则尽快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机内压力迅速升高,则有可能为传热管破裂或机组其他部位发生异常泄露,应尽快停机,停机后应尽快切断冷水、冷却水系统,使冷水、冷却水不与机组相遇,并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排除漏点。

检查屏蔽泵运转声音及电流值:

如有异常,应立即与厂商技术人员联系,分析原因并处理。

偏差调整:检查触摸屏上温度显示值是否与温度计所测值一致,若不一致,应进行偏差调整。

其它检查:

1)检查真空泵油是否乳化或有脏污。

2)检查水泵是否振动,电机是否过热。

抽气操作:

真空是机组的生命。机组真空状态好坏(指机组内有无不凝性气体)不仅直接影响到机组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影响到机组的使用寿命。为使机组保持良好的真空状态,设有抽气装置,抽气分为自动抽气和用真空泵抽气两种。抽气过程中取样抽气阀常闭。

新机组及检修、保养后机组抽气:

当新机组及检修、保养后的机组内充有超过大气压力的气体时,应先打开冷剂水取样阀,放出气体至机内压力等于大气压后在抽气。此时若机内没有溴化锂溶液和冷剂水,还可通过加液阀等通大气阀门放气。

新机组及检修、保养后机组均使用真空泵直接抽机组内的不凝性气体:(1)确认冷剂水取样阀、加液阀和浓溶液取样阀等通大气阀门关闭;(2)测试真空泵极限抽气能力;(3)合格后关闭取样抽气阀,全开真空泵上抽气阀;(4)若机内没有溶液,则在抽至机内压力小于100Pa后关真空泵上抽气阀和真空泵下抽气阀并停泵;(5)若在机内有溶液且停机时抽气,在真空泵排气口安装排气转换接头组件与软管,保证转换接头与真空泵及软管连接处密封不漏。连接真空泵与阻油器,关闭取样抽气阀,启动真空泵,关闭真空泵气镇阀,敞口容器中注入清水,软管插入水中深度约为50mm,观察容器中软管出口气泡数量,待气泡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记录每分钟气泡数。打开机组上、下抽气阀,观察气泡数,如果气泡数量很大,则对机组进行抽真空,待气泡数量较少时进行计量,如果与打开抽气阀前的气泡数差值小于每分钟3个,则关闭机组上下抽气阀,结束对机组抽真空(恢复真空泵排气口接头)并停真空泵;(6)停真空泵后再将真空泵从抽气系统上拆下。

非首次开机,机内真空状态很差时,用真空泵抽气也应按上述方法操作。

机组正常使用期间抽气:

机组正常使用期间,一般使用自动抽气,即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抽气装置自动将机组吸收器内的不凝性气体抽到储气筒内。

当出现自抽装置高压报警时,操作人员需通知厂商技术工程师,在其许可下启动真空泵抽出储气筒内的不凝性气体。操作方法为:关闭取样抽气阀后,慢慢打开真空泵下抽气阀抽气,5分钟后关闭真空泵下抽气阀并停真空泵。然后再将真空泵从抽气系统上拆下。

当机组制冷量下降,经判断是由于真空度下降造成时,操作人员也需通知双良服务公司工程师,在其许可下启动真空泵抽出储气筒内的不凝性气体。操作方法为:关闭取样抽气阀后,慢慢打开真空泵下抽气阀和真空泵上抽气阀抽气;在制冷量上升后再关闭真空泵上抽气阀和真空泵下抽气阀并停真空泵;停真空泵后再将真空泵从抽气系统上拆下。

停机保养时,机组抽气操作方法为:关闭取样抽气阀,并慢慢打开真空泵下抽气阀和真空泵上抽气阀,另在真空泵排气口安装排气转换接口组件(卸掉真空泵排气口接头至真空泵本体,装上转换接口组件)与软管,保证转换接口与真空泵及软管连接处密封不漏。连接真空泵与阻油器,关闭取样抽气阀,启动真空泵,关闭真空泵气镇阀。敞口容器中注入清水,软管插入水中深度约为50mm,观察容器中软管出口气泡数量,待气泡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记录每分钟气泡数,打开机组上下抽气阀,观察气泡数,如气泡数量很大,则对机组进行抽真空,待气泡数量较小时进行计量,如果与打开抽气阀前的气泡数差值小于每分钟3个,则关闭机组上下抽气阀,结束对机组抽真空(恢复真空泵排气口接头)并停真空泵:停真空泵后再将真空泵从抽气系统上拆下。

注意:

(1)抽气时,真空泵下抽气阀和真空泵上抽气阀应慢慢打开,其开度严禁增大过快,以免抽气速率太大,使真空泵喷油或发生故障。

(2)抽气时真空泵气镇阀应打开,以防油乳化。注意真空泵油的颜色,如果油呈乳白色,表示油已乳化,应及时换油。

(3)应定期拧开阻油器上的放油螺塞,放尽阻油器中的液体。

(4)若真空泵抽出溶液,须立即拆下电磁阀进行清洗,用清水对电磁阀阀体内腔、阀芯和O型密封圈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将阀芯和密封圈安装好。同时放出真空泵中的真空泵油,用清水清洗真空泵。清洗干净后重新灌注洁净真空泵油。

冷剂水管理:

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器中沸腾的溴化锂溶液细小的液滴难免会被冷剂蒸汽带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冷剂水中。如果冷剂水中含有溴化锂溶液,称为冷剂水污染。冷剂水污染后,机组性能下降,污染严重时,机组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法继续运行。因此,在机组运行中,要定期取样测量冷剂水的密度,冷剂水污染后要进行再生处理。

冷剂水取样、测量:

1)用真空橡胶管将取样器与冷剂水取样阀和抽气装置上的取样抽气阀接好,接口处涂抹少量真空脂。

2)启动真空泵,打开取样抽气阀,将取样器抽真空1—3分钟。

3)打开冷剂水取样阀,冷剂水流入取样器。

4)待取样适量后,先关冷剂水取样阀,再关取样抽气阀,最后停真空泵。

5)将取样器中的冷剂水倒入250ml的量筒中,用相对密度为1.0~1.1刻度的相对密度计,测量冷剂水的相对密度。

注意:冷剂水取样的测量不得和溶液的取样和测量使用同一个取样器和量筒。如果只有一个取样器和量筒,则每次取样及测量前后都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同时,取样器及量筒内不应有残留的液体,取样后应专门存放。

冷剂水再生:

冷剂水再生只有在机组运行时才能进行。

冷剂水相对密度大于1.04g/ml时,视为冷剂水污染。此时应将冷剂水旁通阀打开一定的角度,即边制冷边再生。直至冷剂水密度符合要求(≤1.002g/ml)后恢复正常制冷。

溴化锂溶液管理:

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材料有较强的腐蚀性,须在溴化锂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缓蚀剂并将溶液碱度(或PH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以防止腐蚀。溴化锂溶液中含有腐蚀物等杂质时,往往会引起吸收器淋板孔堵塞以及溶液泵润滑和冷却通路的堵塞,以致直接影响机组的性能和寿命。溴化锂溶液运行浓度过高时,容易引起结晶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机组使用过程中,需定期对溶液进行取样、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检查溶液质量时,一般只对稀溶液取样,只有在需要测浓溶液浓度时才对浓溶液取样。

溴化锂溶液的取样:

溴化锂溶液的取样分稀溶液取样和浓溶液取样,取样方法与冷剂水取样相同,取样位置分别为溶液泵出口侧的加液阀和机组筒体底部分液盒上的浓溶液取样阀,取样时仅需将冷剂水取样阀改为上述两个阀门即可。

稀溶液取样时需将加液阀口的密封塞取下,取完样后,再将密封塞拧在加液阀口,以保证该阀的二次密封。

溴化锂溶液的检查:

浓度检查:取样后将溶液倒入250ml的量筒中,用浓度计测出溶液浓度。如果没有浓度计,可以用温度计和比重计测出其温度和比重,由溴化锂溶液的比重曲线图查出溶液浓度。

目测检查:溶液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目测检查来实现,通过溶液颜色来定性判断缓蚀剂消耗及一些杂质情况。目测检查应在溶液取样并静置数小时后进行。确切结果须送双良服务公司检查得出。

钼酸锂缓蚀剂

颜色:灰色,判断:出现腐蚀,缓蚀剂有消耗;

颜色:黑色,判断:氧化铁多,缓蚀剂消耗大;

浮游物:极少,判断:没有问题;

浮游物:较多,判断:氧化铁等腐蚀产物多;

沉淀物:大量,判断:氧化铁等腐蚀产物多;

碱度:为防止溴化锂溶液对机组的腐蚀,其碱度(或PH值)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超出范围即需调整。溴化锂溶液出厂前,其碱度(或PH值)已调整至标准范围内。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溶液的碱度(或PH值)会产生变化而超出标准范围,需定期取样检测,在进行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碱度(或PH值)的调整。

注意:碱度的调整必须由厂商技术专业人员提供方案并指导操作。

缓蚀剂:为抑制溴化锂溶液对机组的腐蚀,溶液中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缓蚀剂钼酸锂(或洛酸锂)。机组运行过程中,缓蚀剂会有所消耗,特别是运行初期,缓蚀剂含量下降较快。应定期对溶液取样,由厂商技术人员或请专业化化验单位化验。当缓蚀剂的浓度低于规定范围时,应添加至规定浓度。

缓蚀剂的添加量应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必须使用原厂生产的缓蚀剂钼酸锂(或洛酸锂)。缓蚀剂添加需在开机状态下,自机组冷剂水取样口吸入至冷剂水中,然后完全旁通冷剂水将缓蚀剂转移至溶液中。缓蚀剂加入后,需保持机组运行至少3小时以上,确保缓蚀剂在溶液中完全溶解并混合均匀。

注意:缓蚀剂的添加必须由厂商技术专业人员提供方案并指导操作。

辛醇:为提高机组的性能,溴化锂溶液中添加有一定量的辛醇,浓度约为0.3%。当辛醇含量低于此范围时,应补充。辛醇含量不足可由两个方面来判断:一是机组性能下降;二是溶液中没有非常刺激的辛醇气味或抽气时排气中没有辛醇气味。

辛醇通常按需要补充。加入方法与机组加溶液方法相同,可由加液阀或浓溶液取样阀处用负压吸入。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