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冗余度分析(管理上人员配置)

一说起人员“冗余”,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认为这是管理上必须要避开的误区。果真如此吗?参考系统冗余的做法,为规避运行风险、应对突发事件、提高重大专项工作质量和效率,某些情况下单位的人员配置也需要适度“冗余”。

一、人员配置 “冗余”设计的必要性

系统冗余设计是保障一个系统可靠运行、减少系统故障影响和损失的有效方式。具体是重复配置系统中的一些部件或另一套系统,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分或另一套系统介入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常见的冗余方式包括冗余系统、CPU冗余、内存冗余、网络冗余、电源冗余等。在大型复杂系统中,冗余设计几乎成了标配。

人员冗余度分析(管理上人员配置)(1)

一个单位、一个大的项目实质是一个系统,有一定复杂性,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平滑度要求往往很高。没有一定的“系统冗余”设计,当单位、项目出现运行障碍、突发问题时,就可能陷入“死机”的困境。参照系统冗余设计理念,主动采取人员配置“冗余”设计,有助于提高单位运行、项目实施的效率、质量、效益,减少风险、损失、成本。

二、人员配置“冗余”设计的三种形式

1.增配人员。在实施重大改革、开展重要立法、制定重要制度、拟制重要文稿、科研攻关、重大谈判、重要监督检查等活动时,核心团队要有人员配置“冗余”设计,不能纯粹依托一两个人,要适当增加若干懂行、敬业、负责的人参与进来。其效有三:一是防止个别核心人员出现严重方向性偏差或严重失误;二是万一个别核心人员因故不能继续从事该项工作时,增配人员可以顶上,不至于断档;三是可以集思广益,增强克难攻坚的合力和效率。

2.建立备用队伍。如举办重大会议或活动时,人员配置“冗余”设计除了在部分关键环节适当增配人员外,还体现在建立备用、候选人员队伍上。比如安全保卫、食品安全、志愿者、组织引导、应急救援等环节,在正式队伍之外,还需要安排备用机动力量,以备不时之需。再如大型项目建设赶工时,施工队伍要有人员配置“冗余”设计,提前预备备用人员,避免突发人力不足导致工程停工或进度滞后。

人员冗余度分析(管理上人员配置)(2)

3.后备人才培养。这是人员配置“冗余”设计的第三种方式,具体运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加强综合人才、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岗位轮换、业务培训、技能练兵,尽量多培养一些“多面手”或专家,让各个岗位不至于“无人能接”。另一种是培养“接班人”,创造条件让若干接班人选有平台、可发挥,担重任、扛大事,多历练、快成长,优中选优,使组织不至于“后继无人”。

人员冗余度分析(管理上人员配置)(3)

三、人员配置“冗余”设计的注意事项

1.增配或后备人员数量要合理。要根据工作量、难易度、时间长短、环节多寡、专业领域、人员素质、涉及面宽窄等实际情况,合理估算所需人员数量,实现人员配置适当“冗余”,避免出现安排过多、无事可干、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2.备用队伍启用时方可付出成本。备用队伍处于待命状态,只有在正式队伍无法正常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才能启用,除支付必要的准备费用外,只有启用了才能计算支付相应经济成本。

人员冗余度分析(管理上人员配置)(4)

3.科学调度人力资源。人员配置“冗余”提高了保障单位或项目正常运转的可靠性,但更基本的是配置人员的科学调度使用。既要适才适岗,又要因岗定人、因事择人。调度到位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客观上可以减少无谓的人员配置,备用队伍也可以尽量不启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