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

推荐:卓文君: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古代才女中经营婚姻的高手

文/云梦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1)

【作者简介】云梦,本名陈奇智,江南浔阳人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2)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是写晴雯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雨后新晴为“霁”,“彩云”为雯,含“晴雯”。“光风霁月”(黄庭坚诗)是一种晴明开朗的境界,比喻晴雯的品性难得;彩云美好却“易散”,寓晴雯早逝。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从小被人卖给贾府的家仆赖大供役使,算是仆人的仆人,连父母的乡籍姓氏都无从知道(又非人物,也无山水),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大母亲当作一件小玩意孝敬了贾母,地位原是最低下的;在贾府许多丫鬟家仆中,晴雯又是最有反抗精神的。她性格泼辣开朗,为人光明磊落。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3)

风流灵巧招人怨——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病中为宝玉病补雀金裘,毫不遮掩的和宝玉说说笑笑,让王夫人误以为她带坏宝玉。

多情公子空牵念——她灵巧又不乏刚强,藐视小恩小惠,嘲讽讨好邀宠的袭人,敢于反抗强权,在抄检大观园时,她是唯一敢于反抗的,并痛骂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也因此而遭到恶意诽谤和残酷报复,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打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就悲惨地死去。

多情公子空牵念——贾宝玉房中的四大贴身丫鬟,虽然以袭人为首,最有个性的却是晴雯。贾宝玉最依赖的是袭人,最喜欢、欣赏和信任的则是晴雯,因为晴雯的个性和思想与贾宝玉的反叛精神更为契合。晴雯有堪比黛玉的容貌,以及对宝玉的真情,更有着黛玉没有的率真、开朗和勇敢。贾宝玉在她抱屈夭亡后,听小丫头说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特意为她写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悼词《芙蓉女儿诔》,以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和怀念;这篇在情感容量和艺术价值上堪称空前绝后的悼词,是对晴雯人品个性的高度赞美。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4)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是写袭人的。

枉自温柔和顺——袭人虽然“温柔和顺”,却最终并未能如愿嫁给宝玉。

空云似桂如兰——说她虽然“似桂如兰”,暗点其名,虽然兰桂最香,但“空云”二字则是对香的否定——贾宝玉从宋代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中取“袭人”二字为她取名。

堪叹优伶有福——说戏子(指蒋玉菡)娶了袭人值得羡慕——“堪羡”二字带有调侃的味道。优伶,旧称戏剧艺人为优伶。

谁知公子无缘——公子指贾宝玉。作者在八十回后原写袭人在宝玉落到饥寒交迫的境地之前,早已嫁给了蒋玉菡,虽然贾宝玉曾和她“初试云雨情”,即使是“姨娘”的人选,却无缘相守终老,只留麝月一人在身边。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5)

袭人出身贫苦,小时因为家里没饭吃,父母都要饿死,为了换得几两银子才卖给贾府当了丫头。她原先是贾母的婢女,后来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喜她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将她与了宝玉;王夫人也将她作为宝玉姨娘的人选。她的思想和性格和睛雯相反,她“温柔和顺”,尽心尽责,处事稳重,在大观园里众人是人前人后的夸奖她,就连下级小红、佳蕙也对其服气,是出了名的贤人;她与宝玉有情,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合乎当时的妇道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如果说薛宝钗是贵族小姐的模范,袭人则是丫鬟仆人的标杆——这样的女子,从那个时代的观念看,称得上“似桂如兰”。但是,判词中的“枉自”、“空云”、“堪羡”、“谁知”,除了暗示她将来的结局与初愿相违外,带有一定的嘲讽意味,尤其是画中的“一床破席(袭)”,表现了作者对袭人一身奴性的否定。

“宝玉看了……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是写香菱的。

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点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虽然根植“淤泥”,却香清不染,长于水,又孓然无依。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6)

平生遭际实堪伤——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名为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她一生遭遇是极不幸的。五岁那年“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的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在人贩子手中先是卖给冯渊,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妾,改名香菱。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魂返故乡”,指死,即“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按照作者本来的构思,她是被夏金桂迫害而死的,但续本写金桂向香菱下药反而毒死了自己,只是要表现“恶人恶报”,并不合判词本义。

《红楼梦》中的香菱的形象,身份上居于“副册”,既不同于黛玉、宝钗这类贵族小姐奶奶,又不同于袭人晴雯这样的丫鬟仆人;在性格上,也是既不同于黛玉、晴雯,也不同于宝钗、袭人。她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香菱虽遭厄运的磨难,却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一切,温和而专一。虽然嫁给了混世魔王薛蟠,却依然付出真情,对薛蟠关心有加。而拜师学诗,更是表现了她的向上、向美、向善的愿望。香菱的形象,在荣宁二府,在大观园,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但那个环境,容不下如此清纯的品性,“香魂还故乡”的结局,不但“实堪伤”,更“真应怜”!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7)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首是写薛宝钗林黛玉的。

可叹停机德——是说薛宝钗,意思是她具有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可叹”是可惜徒劳无功。“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堪怜”既有赞美也有同情。“咏絮才”,《世说新语》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后人以“咏絮才”代有才华的女子。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8)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其名谐音。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既寓意着“飘零、逝去”,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终得冷落处境的写照。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是整部《红楼梦》的故事中心,黛玉宝钗被置于“正册”之首,并列第一。含着玉石出生、终日在脂粉堆中打滚的贾宝玉,忽然有了一个姑表的“林妹妹”和一个姨表的“宝姐姐”,都是美貌非凡,且才情并茂,性格却完全不同。

木石前盟,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宝玉前世神瑛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转世为人,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一个是自觉灌溉,一个是自愿还泪,喻示着在凡间的自由恋爱,因此,木石前盟的宝黛之恋,就有了更加浪漫的色彩。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9)

林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与贾府千金贾敏的独生女,贾府的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姑表妹,因为母亲去世,贾母怜其孤单,接来荣国府抚养。在宝玉眼里,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后父亲也因病去世,成为孤儿,便一直住在贾府,又与宝玉朝夕相处。她性格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在思想上更与宝玉相得,从不规劝宝玉走仕宦之路,与宝玉有着相同的三观,都是传统礼教的反叛者。但是,“前盟”只在前世,今生却是有缘无分,唯有“还泪”,最后泪尽而逝,正像曲子《枉凝眉》所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宝黛之恋,因其神秘、浪漫和悲剧结局,感动了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读者。

金玉良缘,薛宝钗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更喻示着现世的“般配”。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10)

薛宝钗出生在金陵的一个大族名宦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家境富裕。她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与宝玉是姨表兄弟,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薛家在京中本是有房宅,但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便以亲戚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与金陵十二钗其它佳丽生活在一起。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处事圆滑,富有才情,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也深得贾宝玉的喜爱。

薛宝钗美貌堪比黛玉,才情也堪比黛玉,思想性格却与黛玉截然不同,她和黛玉,既有惺惺相惜,又有矛盾冲突,尤其是因为宝玉。她是贤妻良母的模范,她常对宝玉谈讲仕途经济,却与宝玉追求自由的思想不合,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再加上宝玉心系黛玉,尽管她最终与宝玉成婚,却还是如曲子《终身误》所唱: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所谓的“金玉良缘”,也只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结局,可叹,可叹!

2017/2/14

红楼梦十二钗的判词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读)(11)

推荐:

纳兰容若眼中的浮萍: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本草》植物志之黄芩:兰花花手镯的记忆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编辑:洪与、姚小红、邹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