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

分娩的痛苦,可以说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最难以忍受的疼痛。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1)

到底有多痛呢,如果说用一把刀将中指从中间切开的疼痛指数是 9.2,自然分娩的指数则为9.7〜9.8。有孕妈说,生孩子是 20 根肋骨一起断掉的那种疼,是疼到发抖痛到想死。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2)

有很多产妇因为害怕顺产的疼痛,而选择或者要求剖宫产。但是剖宫产是一种病理性损伤的过程。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3)

2017 年,著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 2014 年的剖宫产率为 34.9%,远高于 WHO 提出的 15% 剖宫产率上限。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4)

可以说,用来缓解产妇生孩子痛苦的无痛分娩技术简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了。


什么是无痛分娩?

我们平常说的「无痛分娩」,是指在椎管内麻醉镇痛的情况下顺产。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5)

是将麻醉药打入椎管内(硬膜外麻醉),药物通过硬膜外腔进入神经,阻止疼痛信号到达大脑,从而起到镇痛作用。但镇痛的同时不影响生孩子。

实际上是跟剖宫产的麻醉是一样的操作,只是用的药和剂量不同而已。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6)

打完麻药起作用后,产妇可以美美地睡一觉,甚至还可以玩手机、看剧、聊天直到宫口开全。跟没打无痛之前哭天喊地相比,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虽然如此,我国无痛分娩率整体却不高。

我国无痛分娩率

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可达 85-98%,我国省会及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可达 70%以上,部分医院甚至可以达到90%,但二三线城市妇幼保健院,以及大部分的综合医院分娩镇痛尚不够普及,多数都在 10% 上下,也有的甚至尚未开展分娩镇痛。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7)

导致这个局面,除了麻醉医生缺乏的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对无痛分娩的不了解。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8)

无痛分娩对宝宝有危害?还会导致腰痛?用了无痛分娩会没力气生孩子等等产妇以及产妇家人的疑问,我们来一一解答。

关于无痛分娩的6个常识

1、无痛分娩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无痛分娩所用的麻醉药剂量是剖宫产的 1/5-1/10,剂量较小,对宝宝基本没影响。

2、无痛分娩会不会导致腰疼?

NO!!!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选择硬膜外镇痛分娩和未选择该镇痛分娩的女性相比,腰痛的风险并未增加。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9)

无痛分娩穿刺引起的伤口疼痛,一般很快就会恢复。

而产后慢性腰疼并不是打无痛引起的。一般是怀孕对脊椎骨和盆骨造成了影响。另外,产后劳累、抱孩子姿势不对等更容易造成腰痛。

3、用了无痛分娩会没力气生孩子?

无痛分娩麻醉只是消除或减轻疼痛的感觉,并不阻断运动神经。

而且无痛分娩可以让产妇在第一产程(开宫口过程)中得到休息,积攒体力,更有利于在第二产程把宝宝生出来。

4、什么时候可以上无痛?

国内传统观念认为宫口开至 3cm,即两指时可以开始分娩镇痛,对宫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而最新的美国产科麻醉指南提出只要规律宫缩开始并且产妇要求镇痛的前提下即可给予分娩镇痛。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10)

5、上了无痛就一点也不痛了吗?

并不是。

假如用 0-10 的评分来评价疼痛感的话,打无痛之前是 10 分的疼痛,打完后可以降到 3—4 分的疼痛。一少部分人,可以感受到无痛(0分)。

6、所有产妇都适合无痛分娩吗?

无痛还真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

经专业医生产前评估为不可阴道分娩、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等孕妇不适合无痛分娩。

麻醉师是否到位。就怕即将生产的时候,却被医生告知没有空的麻醉医生来做无痛。


无痛分娩除了能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了产妇的恐惧和疲倦。可以说,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可以少受点的苦无需多受。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爱不爱孩子,完全不由在生产中有没有忍受痛苦、忍受痛苦的程度决定。

希望所有想要生儿育女的女性,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使用无痛分娩,不用把决定权放在丈夫和婆婆手上。

丈夫拒绝妻子生产时用无痛分娩的,产前可以带丈夫体验一下「生孩子」的痛。说实在的,真正生孩子的痛,会比这个体验仪器带来的同感痛的多的多。

看了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11)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WHO)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61442/WHO_RHR_15.02_chi.pdf;jsessionid=47C8C1DC22C3B4F75506AF45C4000772?sequence=4

[2]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595524?resultClick=1&appId=scweb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http://www.nhc.gov.cn/wjw/hygq/201811/1036b5ef682e46019c7fa05f80947efe.shtml

[4]熊利泽,邓小明.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53

[5]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3561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