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洪水影响省份(民国时期云阳气象灾害)

民国14年(1925年),春旱四川全省80余县被灾,云阳属重灾区,小春作物大部无收,饥民遍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三峡洪水影响省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峡洪水影响省份(民国时期云阳气象灾害)

三峡洪水影响省份

民国14年(1925年),春旱。四川全省80余县被灾,云阳属重灾区,小春作物大部无收,饥民遍野。

民国19年(1930年),夏大旱。"两月无雨,不能耕种三万余亩,饥民食木皮草尽,道殣相属",出现人&人现象。

民国24年(1935年),春旱连夏旱。春季始旱,入夏后又两月无雨。"流金砾石,草木枯死,山地平原,悉为焦土"。兼风、雹为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灾民达8万余人,饿死300余人。

次年(1936年),春旱、夏旱连着秋旱。3~10月未下透雨。"有26联保(乡镇别名)重灾,饿死与自杀者数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2.74万余户灾民,外迁逃难1200余户。

民国26年(1937年),又是春旱、夏旱连着秋旱。四川全省旱灾波及140余县,云阳旱情特重,10个月未下透雨。"河干井枯,饮水难得。"收成仅十分之三。灾民已达40余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饥民成群结队采食观音土,路有饿殍,弃孩不少,惨不忍睹。

民国30年(1941年),春旱连夏旱。栖霞、龙洞、普安、回龙、农坝、太平、关市、云安、盘石、竹溪、九龙、双江、水磨、沙沱、院庄、龙角等地旱情尤为严重,"几有饿殍载道,流离失所之惨状。"

民国33年(1944年),夏旱连伏旱。双江、龙洞、红狮、龙潭、桑坪、太平、白岩、盛堡、凤鸣、水磨、盘石等地"入夏以来,历经二月无雨,骄阳肆虐,禾稼枯萎",粮食减产七成。

以上内容来自《云阳县志》。

每每读到此段,心中感慨万千!这是我们祖辈生活过的时代,完全不能想象他们经历过哪些痛苦、哪些灾难、哪些挫折、哪些绝望?这还只是一部分天灾,还有水灾,兵祸呢?既心痛我们祖辈曾经的生活,又佩服那个时代人们的坚强。

各位老铁好好孝敬我们的祖辈,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云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