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

“哎呀,太烦了,昨天又失眠了”,李大爷一脸疲惫地说道,“昨天睡觉又在凌晨3、4点醒了,醒了之后再睡就半梦半醒,睡得一点也不踏实。”

李大爷最近有些烦躁,晚上总是睡不好,第二天起来就头晕头痛心慌乏力,干活还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拿东西丢三落四的。李大爷只能跟家人发发牢骚,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岁数大了,睡不好总是会发生的。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1)

但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老年人因苦于失眠而求医,有人说自己一夜要醒六七次,有人说在凌晨三四点钟醒了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也有人表示自己躺下以后似睡非睡直到天明,这些情况一直困扰着他们,导致老年人忧心忡忡,精神压抑。

一般来说,这并不是病态,而是由于人到老年以后,一些方面产生变化而引起的。那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在凌晨3、4点醒呢?又有哪些方式能够帮助他们睡得更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4点醒?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作是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用来修复、调整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也是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2)

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中每100个人就有27个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在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老年人失眠率会更高。那是什么原因引起老年人总在凌晨睡醒呢?我为大家总结了以下主要的三点。

❶心理因素

据调查显示,心理因素约占失眠原因的35%-44%,占比很大。许多失眠老人都有“失眠期待性焦虑”,即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一过性的失眠,接下来一整晚就担心自己睡不着,或者努力让自己尽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3)

心理因素包括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态度,睡眠不良行为以及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都会导致一过性失眠演变为慢性失眠。进而导致对睡眠怀有恐惧的心理,比如怕自己睡不着、怕做噩梦、怕醒来以后难以再次入睡,这些恐惧心理可引起或加重失眠,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不合理暗示是失眠长久不愈的重要心理因素

❷ 生理因素

过于饥饿、吃得太饱、过度疲劳和性兴奋也都可以引起失眠。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失眠的老年人中,很多人因为大脑中掌握睡眠“生物钟”的松果体老化、分泌减少,从而使睡眠能力减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睡醒次数增多、早醒、白天有疲乏感伴有短暂小睡等。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4)

❸疾病因素

一些老年人患有某些躯体疾病可能会加重失眠的状况,如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哮喘等,特别是疼痛、便秘、多尿等症状会明显干扰正常睡眠。 另外,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也可引起失眠等。

面对这些情况引起的失眠,我们一定要找准自己失眠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改变失眠问题。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5)

引起失眠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生活节律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有时候我们总是说自己失眠了,也有老人因为失眠去医院看病。那么,失眠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失眠也是一种疾病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老年人失眠不容小觑

老年人因为上了年纪,觉得睡不着很正常,忍忍就过去了,大不了次日白天再补觉。但往往白天仍然睡不着,并且常常会影响自己的生活状况,感觉疲乏无力,一直打瞌睡。其实,老年人出现失眠就要引起注意了,失眠可以说也是一种疾病

因睡眠障碍引起的疾病,失眠症状如果持续一个月以上,每周至少出现3次难以入睡或夜间多醒、多梦或早醒于醒后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整夜通宵无法入睡,即所谓的失眠症,是睡眠疾病的一种。[2]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6)

失眠症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之一,它可能是除了疼痛以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据统计,我国的失眠症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大多数人认为失眠不是什么严重的疾患,因而忽略了对其规范的诊治,导致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不齐等疾病的老人,在夜间失眠后,易导致猝死。研究表明,中老年人多年失眠容易导致高血压、老年痴呆、高血脂、心脏病、神经衰弱、寿命缩短等。失眠已经成为了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杀手。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7)

美国医学专家对100万以上成年人的睡眠情况调查表明,大于60岁的男性老年人,若每天睡眠7-8小时,年死亡率约为40%,若睡眠时间小于4小时,死亡率则会平均上升到60%以上。[3]

睡眠不足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完全剥夺小动物一周的睡眠,能使小动物的免疫功能发生障碍,并且最终死于感染。所以失眠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致使癌细胞更容易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而发生进一步的癌变。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8)

因此,失眠的危害不言而喻,从短期来看,失眠直接影响次日的学习和工作,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从长期来看,危害则更加巨大而深远。那么,老年人究竟应该睡多长时间就能够保持健康呢?

三、老年人每天睡多长时间更健康

睡多长时间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有的人需要睡比较长的时间,有的人虽然睡得少,但次日起床后照样精力充沛,因此睡多长时间最好并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但是,不管一个人的精力有多充沛,一定要保证每天5~8个小时的生物钟睡眠,老年人也是如此。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9)

人体必须保证的生物钟睡眠时间是在零点到凌晨5时,已经有实验证明,如果不能保证零时到凌晨5点生物钟睡眠的人,即使白天让他们睡够了8小时,他们患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的概率都要高于能够保证生物钟睡眠的人,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并且美国芝加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凌晨2点后才入睡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对身体新陈代谢带来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患心脏病的风险。[4]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10)

而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每天睡6-8小时都是合适的,若平时生活规律、平静,一般睡7小时左右就够了。因此,平日不要睡得太晚,早上也不要起得太晚,这样才能更好地平衡我们的睡眠周期,保持充沛的精力。

那么,怎么才能使自己睡得更香呢?如何将自己的睡眠节律调至最佳?不妨听听以下几点建议。

四、想要睡得香,试试这三招

失眠以后不要着急,科学理智地对待它才能够更好地战胜它。要想睡得香,试试这三招。

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要养成良好定时起居的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大睡要放在晚间,白天适当休息即可。对于经常失眠的老人,平时饮食应清淡滋补为主,不可嗜烟酒,睡前不要食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任何食物和饮料,比如咖啡、浓茶、巧克力、可乐饮料等,避免引起过度兴奋难以入睡。

牛奶、面包、糕点等,都含有可以促进睡眠的物质色氨酸,可以在体内转变为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助于睡眠,可以适量吃一些。[5]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11)

精神心理调节

失眠不可怕,怕的是害怕失眠。我们在面对失眠引起的症状,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害怕、不对抗,也不控制,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它,与失眠为友。只有采取这种不在乎它,随它怎么样的态度,它对你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小。

对于有思想负担、精神紧张的老年人应该多安慰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不要紧绷着,保持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入睡。对于情绪性失眠的老年人要注意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尽量让他们过得开心、舒适一些,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老年人自己要学会调节情绪,心态摆平、放松自我,这样才有利于入睡。[6]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12)

❸调整环境

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在15-24℃的温度中,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睡眠,过冷或过热,容易使人身体紧张,让人辗转难眠。卧室可以用较厚的窗帘或百叶窗来隔绝室外的光线,也可以戴上黑眼罩,若噪音太大可以戴上耳塞暂时性降低外界音量。

大家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来缓解自己失眠的症状,出现失眠并不可怕,科学认识睡眠才能做睡眠的主人。

五、总结

有句话讲,世界上最难和最容易的事情就是睡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睡眠情况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存在密切联系。失眠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大敌,长期失眠会加快衰老速度,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

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看什么科(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凌晨3)(13)

老年人总在凌晨3、4点醒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但是遇到失眠不要慌张, 我们应明确引起失眠的原因,根据失眠的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失眠引起的症状后还应注意预防下次失眠的发生。只有正确对待处理失眠才能有信心战胜它。

【参考文献】:

[1]张永华,毛洪京,唐光政.睡眠不好,怎么办?[J].健康人生,2017,(6):9-29.

[2]王翘楚.睡眠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创新[J].中医文献杂志,2013,31(1):19-20.

[3]姚明洋.失眠的危害[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5):10-12.

[4]张乾.睡眠是科学随意损健康[J].家庭医学(下),2022,(1):42-43.

[5]容小兴.学会睡觉[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1):46.

[6]杨立新,代淑华,王江.老年人失眠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1):30.

#健康真知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