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预诊及护理(急腹症救护常规)

张艳茹,解放军306医院,护理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急腹症预诊及护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急腹症预诊及护理(急腹症救护常规)

急腹症预诊及护理

张艳茹,解放军306医院,护理部

急腹症(acute abdomen) 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 腹疼有三类:内脏痛、腹膜刺激痛、牵扯痛(放射痛)。 病程特点:急、快、重、变化多端。

1.起病情况有无先驱症状,如内科急腹症常先有发热、呕吐而后才有腹痛,外科急腹症则往往出现腹痛,继之发热。腹痛发生的急缓,同时或即刻、随后出现的症状等对诊断有帮助。

2.腹痛部位一般情况腹痛起始和最明显的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的部位。应注意询问疼痛有无转移及放射,如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网膜、回肠病变疼痛初在中上腹或脐周,以后局限于病变所在部位。胆道疾病常有右肩背部放射痛,胰腺炎常有左腰部放射痛,肾绞痛则多向会阴部放射。

3.腹痛性质腹膜炎呈持续性锐痛,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为阵发性绞痛,脏器扭转或破裂可引起强烈的绞痛或持续性痛。血管梗阻疼痛剧烈、持续。中毒与代谢障碍性腹痛剧烈而无明确定向。发作的特点可分持续性、阵发性和持续疼痛伴有阵发性加重,持续性疼痛多反映腹内炎症和出血,阵发性腹痛多为空脏器官梗阻或痉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提示炎症与梗阻并存。

4.腹痛程度口腹痛一般可有胀痛、刺痛、烧灼样痛、刀割样痛、钻顶样痛、绞痛等,程度可轻可重。不能仅凭疼痛程度来判断病情的严重度。

5.诱发加剧或缓解因素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体位时加重,铅绞痛时患者常喜按,胆绞痛可因脂肪餐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的诱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

6.腹痛时体位如脏器穿孔、破裂所致的腹膜炎,患者常采取侧卧屈曲位,厌动,即安静型;胆道蛔虫,胆绞痛患者常辗转反侧,抱腹,即吵闹型。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俯卧位或膝胸卧位疼痛可减轻。

【病情观察要点】

1、询问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有无外伤及手术史以及疼痛与进食、排便、排气的关系。

2、检查患者的腹部有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的活动情况,同时注意全身的情况。

3、注意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有无休克。

4、了解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CT等检查结果。

5、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疼痛有无控制,是否有腹腔内病变。

6、疑有腹腔出血的患者,应协助医生及时行腹腔穿刺。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腹腔内病变有关。

2、焦虑:与起病急骤及担心预后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体液丢失、禁食、胃肠减压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腹腔内脏器穿孔、出血或感染。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疼痛:

(1)对已明确诊断,如泌尿系结石所致的肾绞痛的患者,遵医嘱采取解痉镇痛治疗,做相应检查,以便进一步治疗。

(2)对诊断不明确的急腹症患者,留院观察,协助完善相关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在患者急性疼痛发作时分散注意力,如默念数字、有节律地呼吸、听音乐等。

(4)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必要时按摩病变部位,以降低肌肉张力,增加舒适感。

2、焦虑:

(1)主动热情接诊,予以关心,稳定患者情绪。

(2)在患者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前耐心解释,使其了解其意义并积极配合。

3、知识缺乏:

(1)解释疾病的相关病因、预防。

(2)在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4、体液不足的危险: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输液速度。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消化液大量丢失时,应遵医嘱输注平衡液。

(3)在腹腔出血或休克者,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可遵医嘱抽血急查血型、交叉配血、输血。

(4)对于神志不清或尿量较少者,留置尿管、记录尿量,根据尿量调节输液速度及量。

5、潜在并发症——腹腔内出血或感染: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有无休克。

(2)观察腹部体征,患者腹痛加剧表示病情加重,局限性疼痛转变为全腹痛,并出现肌紧张、反跳痛,则炎症扩散,应马上通知医生处理。

(3)若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多为感染征象,应及时通知医生。

【健康指导】

1、指导原有慢性腹内脏器疾病的患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如胃肠道功能不佳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清洁、易消化的均衡饮食。

3、胆道疾病和慢性胰腺炎者需适当控制油腻饮食。

4、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及饱食后剧烈运动。

5、有溃疡病者,应遵医嘱定时服药。

6、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鼓励其大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做些跳跃运动,改变体位,促进排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