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文库(暑假补习初中物理第二讲)

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文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文库(暑假补习初中物理第二讲)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文库

中考总复习:光现象(基础)

【考纲要求】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4、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其应用;

5、知道光的色散的相关内容;

6、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要点诠释:

1、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2)影子的形成;(3)日食月食的形成;(4)小孔成像。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经过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常用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1015m。

考点二、光的反射及其应用

1、“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

                    

2、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4、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发射。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S为光点,S’为像。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3)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用光屏去呈接。

7、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要点诠释:

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黑板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3、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人眼看到虚像时,是物光源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好像是从“像”发出来的一样,而当我们用屏去接时,接不到像。

考点三、光的折射及其现象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如下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色散现象说明:(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要点诠释:

1、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应用:池底变浅、钢笔错位……

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考点四、物体的颜色 看不见的光

1、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三种光现象的识别: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思路点拨】根据定义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光斜射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的例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折射现象: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答案】C

【解析】露珠放大叶脉,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对镜狗成双,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小日食金星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视镜扩大视野,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区分三种光现象要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举一反三:

【变式】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答案】C

类型二、光的反射

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

A.30° B.45° C.15° D.60°

【思路点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直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增大15°后的入射角为45°,所以原来的入射角是30° 。

【答案】A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告诉我们,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直角时,即90°,入射角是45°,此时是入射角增大15°的结果,所以原来的入射角为45°-15°=30°。

【总结升华】题目考察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用到的知识主要有,法线和平面镜垂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举一反三:

【变式】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 45°;如果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 45°(选填“=、>或<”符号)。

【答案】= <

类型三、平面镜成像

3、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作图判定。

【答案】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镜面对称的规律,可以用刻度尺去找几个特殊点的对称点,从而确定答案。

举一反三:

【变式】判断下列图,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答案】C

类型四、光的折射

4、人在清澈的湖水里潜泳时能看到岸边的树,他看到的是(  )

A.变矮了的树的实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C.变矮了的树的虚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思路点拨】人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是由于岸上的树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人沿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去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树上某点A反射出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这些光线射入人的眼里,人看到这些光线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A′发出的,A′就是A的虚像。同理,其它部分的情形也都一样,显然这个像比树高。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光折射时,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解答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好。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通过玻璃缸看到水中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小明的眼睛应在鱼缸的 (填上或左或右方)。

【答案】折射 右方

类型五、作图与实验探究

5、一束光线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思路点拨】(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答案与解析】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中档题。

【变式】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所对应的入射光线AO;②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6、(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思路点拨】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解答。

【答案】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不能

【解析】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主要考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路的可逆性这些知识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