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一位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七言绝句《出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

近日,考古界传来一个重大发现消息,蒙古学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挖掘,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大约47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2000多年前强大剽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政治宗教中心------龙城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汉字“天子单于”的巨型瓦当等实物。终结了史学界对匈奴“龙城”具体地点的多年争论与推测。

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一位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1)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有关“龙城” 的来龙去脉,并且重点分析王昌龄诗中的“飞将”具体指的是哪位将军:

关于“龙城”

有“龙城”之称的地方很多,比如甘肃天水,辽宁朝阳,山西太原......等等。显然,这些地方都不是匈奴的“龙城”。史籍上对匈奴龙城的记载不详。且匈奴逃遁以后,由于年代久远,匈奴的龙城也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们都知道,匈奴是逐水草而栖的游牧民族。在中国的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他们曾经控制着漠北,阴山南麓,河套平原等广大地区,活动范围极大。但他们也有一个固定的政治中心和宗教祭祀中心,这个地方就是“龙城”。《史记》中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就是说,每年正月,匈奴的各部头领与单于小规模地开会议事。因为古代游牧民族都有原始的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的习俗,所以期间也少不了有宗教活动。到了五月份,水草始盛,他们就要在龙城举行大规模的祭祀祈祷活动,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可见龙城对匈奴人的重要意义。

在此次考古发现匈奴的龙城之前,史学界一直推测“龙城”可能在阴山南麓内蒙古境内,或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张北一带,甚至有观点认为匈奴人逐水草而栖,居无定所,因而龙城也不是固定的一个地方。如今的考古发现终于解开了这个多年的历史谜团。

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一位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2)

关于“飞将”究竟是谁?

我们小时候读王昌龄这首《出塞》诗时,课本中的注释是指的西汉著名的将军李广。因为李广勇武善战,箭法精奇,喜欢射杀老虎。据说在一次狩猎时,他见草丛中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箭杆竟然深深地射进了石头里,力道之大可见一斑。史书记载,其勇猛的作风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称李广为“飞将军”。但李广在汉武帝决心大举进击匈奴的几次战役中并没有到过龙城,打到龙城的另有其人,是大将军卫青。《史记》中记载: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所以后来很多人都认为,《出塞》这首诗里的“飞将”指的是突袭龙城的卫青。据说现在教科书里对“飞将”的注释也改成了李广和卫青两个人,但我只是听说,没有找相关教科书进行考证。

我个人的观点是,王昌龄诗里的“龙城飞将”字面上仍指的是李广,但实际意思是泛指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一批英勇驱逐外寇的战神良将。其原因有二:1,文学艺术上,尤其诗歌中常常用比较典型的人或者物来借代更多的人或者事物。例如苏轼著名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也不只是单单歌颂周瑜一个人,是借周郎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的典型形象来缅怀三国时代的众多英雄人物。2,古代人的称谓往往在名字前面加上祖籍地名,例如“燕人张飞”,“常山赵子龙”......等。前面我们讲过,天水也叫“龙城”,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发祥地,伏羲号称“龙师”,有龙城天水之谓。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到汉武帝时期改称天水。所以这首诗字面上用“龙城飞将”称谓李广也是顺理成章的。

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一位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