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的现实事件(蝴蝶效应在全球的体现)

作者:林坚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给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提及:“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来阐述:“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就是说,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被称为“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Effect),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

就气象学来看,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甚至龙卷风,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力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难免的。

用学术语言来说,“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的拓广

洛伦兹的研究,意味着混沌理论的开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是一种混沌现象。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和欧洲的一大批科学家投入了对混沌的研究。在混沌学家看来,混沌是确定性系统中由于内禀随机性而产生的一种外在复杂的、貌似无规的运动;混沌并不是无序和紊乱,更像是没有周期性的秩序;混沌是架设确定性和随机性的桥梁。

人类研究的对象涉及多种复杂系统(包括“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也会发生“蝴蝶效应”。在社会方面,蝴蝶效应通常用于金融震荡、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就是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可以看作“蝴蝶效应”的体现。新冠病毒的源头还在寻找,不管它起源在哪里,人们发现了它的危害,逐渐摸清它发作的规律,就要全力以赴去对付它,阻断其传播链,控制其危害。

蝴蝶效应的现实事件(蝴蝶效应在全球的体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