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从教故事(一根粉笔传三代)

一根粉笔传三代

——教师家庭坚守山村50多年接力从教的故事

乡村教师的从教故事(一根粉笔传三代)(1)

漫画/张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俊 见习记者 邹娜妮

9月9日,新学期第一个周末。涟源市古塘乡中心学校吴志东老师一家,开展本学期第一次家庭教研活动。

在教育战线工作一辈子的吴时文、刘丹阳夫妻俩,1996年将一支粉笔传到儿子吴志东及其妻子吴冬梅手中;2016年,这支粉笔又传递到刚大学毕业的孙女吴恬手中。

一家三代,5人坚守山村从教。一支粉笔,50多年薪火相传,诠释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穹顶”响起朗朗书声

1963年,在湘中“屋脊”涟源市古塘乡,建起了该乡第一所中学——古塘乡中心学校,两栋简陋的双层红砖瓦房便是学校的全部资产。次年,24岁的小伙子吴时文,在这里扎下根来,大山深处响起朗朗书声。

学校有了,教师有了,可就读者寥寥。吴时文感叹:“当时,一个家庭能有一个小孩读书就很不错了。大家只讲埋头干活、种地出工,很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

读书改变命运,读书告别贫困。在这所只有几十个人的学校,瘦小的吴时文拿起粉笔,给一些比自己个子还高的学生上课。学校只有3名老师,吴时文成了“全能选手”:语文、数学、政治、历史等学科全包。

吴时文说,“那个年代,读书很苦,许多学生每天还得回家搞生产。”

穹顶之上,山路崎岖。吴时文每月要东奔西跑,自费为住宿学生改善伙食。那时,吴时文每月工资才3元。

改革开放后,读书风气日渐浓厚,村民们逐渐重视教育。古塘中学扩大到16个教室,学生人数达600多人。吴时文等10余名教师更忙了,手中的粉笔也写得更加勤快。

乡村学子走出大山

1996年,吴时文将手中紧握了32年的粉笔,传到儿子吴志东手中。

吴志东选择了父亲第一次上课的教室,开启了教师生涯。他说:“从小受父亲影响,要循着父亲的路继续走下去。”

“再穷不能穷教育。”即使日子再艰难,村民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让吴志东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1999年,该校学生人数爆增至1475人。虽然新建了一栋教学楼,但班额都在70人左右,最多的一个班有83人。吴时文说:“读书成才、鲤鱼跳龙门,成为每个农村家庭的期盼。乡里只有一所学校,只能来者不拒。”

2006年,《义务教育法》施行,更加严峻的超大班额现象如期而至。吴时文摇摇头:“班额长年高位运转,带来许多问题,教室拥挤、教师不足、设施不齐、教育质量下降。”好在教育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扩建和新建乡镇学校,整合基层教育资源,实施学校拆分合并。随后,又提出了“化解大班额”行动计划。臃肿的班级,逐步瘦身。

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城市,看着历届学生通讯录上一个个“洋气”的头衔,吴志东觉得,“让乡村学子走出大山”的心愿,正慢慢实现。

山村来了年轻老师

山里娃纷纷走向大城市,吴志东却没有让自己的女儿吴恬走出大山。

2016年,刚大学毕业的吴恬,正式接过父亲的“衣钵”。

“教室里配备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和无线网络。比起爷爷和父亲,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吴恬手中的粉笔,变成了书写笔、鼠标键盘、多媒体控制器。

如今的古塘中学,整洁明亮的5层教学楼、焕然一新的多媒体教室、营养均衡的学生配餐、配有独立卫生间的宿舍楼……这是吴时文当年想都不敢想的。

乡村学校撕掉“穷苦”“落后”“闭塞”的标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古塘中学47名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13名。

去年9月,吴恬第一次上数学公开课,向吴时文请教。“爷爷竟花了一夜的时间,手写了一份教案给我。”吴恬满是感动,“薄薄的几张纸,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吴恬时常向家里人讲述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成长是大家的心头大事。为帮助吴恬快速成长,吴志东办起了家庭教研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全家三代5名教师全部参加。

吴恬只是众多进山教师中的一员。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大批“吴恬”正在各个山区发光发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