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与知行统一的区别(论知行合一)
一、
当谈到“知行合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把“知行合一”这句话,理解成一种“方法论”。
所谓的“方法论”就是一种他认为可以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做成一件事情,或者提升自我的修养的途径,这是一种“方法论”。
当我们把“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当做方法的时候,或许会存在一种认知局限,如果我们试着把它理解成一种规则和现象,再去理解“知行合一”的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或是更好的一种收获。
为什么说是“现象”或者“结果”呢?
如果说“知行合一”是一种“方法”,就是知和行是两者分离的,首先是通透的“知”,然后是彻底的“行”,这样理解即便是深刻,但也终归是将其分为两者了。
而我认为,“知与行”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说法。
就是当你真正深刻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去“行”这一件事情,而且只有你真正去“行”的时候,你才算彻底的、更通透的认识它,这才叫真正的“知”,在没有“行”之前,所谓的“知”并非是真知,至少只是浅层意思时的“知”。
有这样一句很通俗的话:当你没有经历过的时候,你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知与行的感受就是如此,你没有真正去行的时候,你所谓的知永远不是深层意义上的知,只是停留在浅层意识上的知,也就是停留在浅层意识中,不能深刻指导你去行动的一种意识。而且只有你真正去行的时候,才能更彻底更通透的去认识这个事物,这才叫做真正的知。
王阳明曾说过: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从哲学的角度是这样诠释的,我们的“头脑”是一种理性思维,但是这种理性思维只是浅层的维度,而我们的“心”是生命情感,它处在一个更高的维度。
我们的理性思维往往只能决定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真正能决定我们人生多数行为的,是我们的深层意识,也就是“心”。
就好像在生活中,当我们遇见了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是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以及如何处理,多数情况下都是深层意识去决定的。所以说,当我们不能用深层意识去作用于我们的人生时,我们仍然是未知,我们的知,是停留于浅层表象的知,而不是真正融入于内心深层意识的知。
所谓真知,就是自己的“心”能够感受世间真正的天理所在,并能够由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时的状态。
很多人经常说:“我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未能真知”这个问题直接导致的现象。
二、
伟人在《实践论》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就是对于知行合一最好的诠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如果想要真正的做到知,并且让“知”更好的去指导自己的“行”,就要让自己真正的去认识到世界的真理,一旦认识到生命真理,并且发自内心的认同时,我们的思想行为都会立刻改变,我们的人生结果和命运也都会随之而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知行合一”这句话,从“方法论”引申到“现象论”,或者“规律论”上,把它当做一种规律,而不是当做一种方法,因为只有你认同它是一种规律的时候,你才可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之间,把真正有用的东西逐渐深化到自己的意识之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命状态,由此产生好的作用。
明代有一个学者叫张溥,他有一个很独特的读书方法,就是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目的就是加深理解,熟读精思,所以叫做“七焚法”或者“七录法”。
这种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每读一篇新文章的时候,就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就是抄完之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就是朗读之后,立刻把文章丢进火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就这样反复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遍以上,直到把这篇文章彻底记下来理解为止。
他一直坚持这种读书的方法,还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录斋”,也叫“七焚斋”,后来出了一本文集,将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老方法,并不十分认可,其实这种方法虽然说看似愚笨一些,但是有时看似愚笨的功夫恰恰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在我们不断的读、写、背的过程中,就会加深自己对这件事物的记忆和理解,慢慢的把这个文章融化到自己记忆最深处的时候,这才算真正“读过”这篇文章,那么在以后的人生中,文章中的智慧才能够作用于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是强调所有人做任何事情,都死板硬套地用这种方法,只是告诉大家真正的知行合一,都来自于一个深刻的记忆和发自内心的理解,最后才能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当你有一天能无意识地用你学到的事物去指导于人生时,这个时候才算是真知,人生知行合一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完成。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