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款式大全(漫话古琴收藏)

古琴款式大全(漫话古琴收藏)(1)

说起中国艺术品拍卖强势板块,人们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名家字画、明清瓷器等拍场大项,这些强势品种成交价长期居高不下,而古琴则属于杂项范畴,而杂项从来没在艺术品市场唱过主角。但最近十年来,以中国古琴、高端珠宝、名家紫砂壶为代表的一些杂项珍品逐渐在艺术品市场脱颖而出,拍卖价逐年提高,尤其是古琴,已成为杂项拍卖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自2009年以来,古琴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备受追捧,成交价格迭创新高。如在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映心有情——宫廷御瓷珍玩”专场上,一件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经过众多买家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15亿元的高价成交。可见其升值潜力丝毫不比名家字画和明清瓷器等传统大项逊色。

民乐珍品 光芒璀璨

我国民族乐器源远流长,古琴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创始之初,它同瑟与玉磬,被列为堂上之乐,可禁心载道宣德,地位较高。它的音韵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琴、棋、书、画”一直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之课。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士无故不彻琴瑟”,连孔子亦向师襄学《文王操》,并自作《龟山操》《将归操》等古琴曲。春秋时期琴已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等。

据史料记载,孔子、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嵇康、欧阳修、苏轼等都以能弹琴而著称。现存于世的七百余首古琴曲谱,大多数也都是出自古代文人之手,尤其是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即“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至今仍在人们的心间,古琴成了文人雅士的珍藏。中国古琴文化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琴的衰弱始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随着当时国势飘摇,文人士大夫优裕的生活逐渐丧失,宫廷专职琴人日趋减少。特别是清室,与明室琴风盛行不同,皇族不习琴,所藏的古琴仅被视为古董,琴的实用性减弱,宫廷琴艺基本停滞,琴的保存和发展大受影响。

古琴由于其特殊的制作过程和材质等等原因,每一张琴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传明代有专门的斫琴师,选良材、用良工精心制作一张琴,琴的声音非常好,堪称绝妙。古琴形制为7弦、13徽,一般长约3尺6寸5(约120—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365天。一般宽约6寸(20厘米左右),厚约2寸(6厘米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拍场“黑马” 备受追捧

中国古琴问世已有数千年,长期以来一直属文人雅士的珍藏,寻常人家根本难见其踪影,尤其是清末民初以后,社会动荡加剧,明代以前的古琴存世量日渐稀少,古琴已渐渐被现代社会所遗忘。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红火,昔日养在深闺的古琴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出现在拍卖领域。古琴从刚参拍时的不为人重视发展到今天的受市场热捧,已发展成为投资理财领域不可或缺的收藏佳品,内地不少一线拍卖公司也开始重点打造古琴拍卖专场。要问这些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很受高端买家追捧的杂项门类是什么?既不是奇石玉器,也不是文房家具,而是更加稀有珍贵的“古琴”,古琴已真正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一匹脱缰的“黑马”。

早在2003年7月,古琴就开始在拍卖市场崭露头角。在中国嘉德2003春季拍卖中,一张唐代“九霄环佩”琴拍出346万元,创造了当时古琴拍卖的最高价格。同年11月,号称“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夫妇收藏的一张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又以891万元的高价成交,对当年的艺术品市场来说,这可说是天价了,中国古琴成交价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引发了人们对古琴收藏的广泛关注。

2009年秋季,中国古琴行情在当年的秋拍市场中强势爆发,一批珍稀古琴惊艳亮相,高价成交,轰动一时。如在2009年嘉德秋拍中,一张明代“月露知音”琴曾以2184万元的成交价再创古琴拍卖纪录新高。在随后的匡时秋拍古琴专场中,吴景略先生收藏的唐代“太古遗音”琴、宋代“龙升雨降”琴和元代“朱致远修百衲”琴又分别以2072万元、1232万元和582.4万元落槌。

自2010年以来,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风光无限,在2010年北京嘉德春拍中,一件晋太康二年“猿啸青萝”琴以1904万元成交。在2010年11月中旬举行的苏州吴门十周年庆艺术品拍卖夜场上,一张明代晚期的孔府“御书堂”乾隆御用无底蕉叶古琴以5800万元拍出。在2010年12月上旬北京保利五周年秋拍中,一张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间石意”琴又创新高,以1.36亿元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2011年5月,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映心有情——宫廷御瓷珍玩”专场上,一张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经过众多买家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15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成交价再度登上亿元榜。2011年5月20日,北京华辰拍卖行上拍的两张宋元名琴皆拍出高价,宋元时期杉木制仲尼式虎啸琴拍至6555万元,另件宋元仲尼式朱致远琴拍至2415万元。

2014年12月初,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张明清乾隆御赏“月露知音琴”以3312万元成交。201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秋拍中,一张“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以5560万港元成交。2018年6月,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一张由陈介祺、田翔千旧藏“宋代石上流泉仲尼式古琴”拍出805万元。

虽说中国古琴行情这些年来持续保持强势,但与明清瓷器和名家字画等高端艺术品相比,古琴现在的拍卖价并不算很高,目前好的名家字画价格进入“亿元榜”的比比皆是,而古琴排位古代“琴棋书画”之首,且它的存世量又远远小于字画。因此,古琴收藏的升值空间还很大,值得广大收藏投资者多加关注。(吴圣元)

古琴款式大全(漫话古琴收藏)(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