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为什么打折(白象被野性消费)
“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在“土坑酸菜”事件让各大涉事企业焦头烂额之际,原本有些沉寂的白象却凭借这句霸气回应火了。
据企查查显示,近期白象关联食品被抽检60多次,结果均为合格。而除了“同行衬托”下的质量自觉,白象聘用三分之一残疾人员工,在汶川地震、河南水灾等突发灾情中捐赠大量物资的善举,也让消费者好感度不断攀升。
“爱它,就去买它。”一时间,消费者涌入各大电商平台,展开了野性消费的“宠象”行动,白象粉丝、销量暴增。对此,白象不得不发布公告,表示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发货,同时呼吁大家理性消费,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
野性消费的驱动力,早已超越了基本的“吃面”需求,而更多是一种态度的传达。在不少网友看来,此次“土坑酸菜”事件就像是一块试金石。“事后”被发现坚守社会责任,在产品质量上“不含糊”的白象,自然会显得更加可亲、可爱、可信,下单便成为最朴素、直接的支持方式。
这其中,首先寄寓着一种消费期待,红星新闻评论就指出:“笔者并不认为消费者对白象的热捧是‘野性消费’,而更愿意看作是基于质量至上理念的消费理性回归——在食品安全这件天大的事情上,还有什么比质量可靠更重要的呢?”
与此同时,“野性消费白象”这一行为本身,也是消费者在主动表达自我态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管是这次网友对白象展开的“清仓”行动,还是此前鸿星尔克赶工赶到“缝纫机都冒烟了”的抢购先例,都会有网友在下单后截图,而后在社交媒体发布。
微信公众号“寻空”引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兹的态度功能理论分析道:品牌消费是一种态度,“态度之一是表达价值观功能,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态度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功能,还在于这种商品代表了消费者是哪一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支持负责任、有爱心的企业具有符号和象征意义,是自我追求的展示和投射。
总体而言,野性消费的初衷还是正面的。不过对品牌来说,这种“爱你没商量”的做法究竟效用如何,则要打个问号。其一,忽然而至的热情很可能扰乱品牌正常的生产和销售节奏。毕竟,泡面是要一块一块制作的,鞋子也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当热情退潮了,赶工出来的产品很可能会面临滞销风险。
其二,野性消费就像一场龙卷风,无法形成持续性驱动力。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就直言:“从本质上说,‘野性消费’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应会递减,‘野性’终会被理性取代。过了这段时间,人们买不买方便面、买哪个牌子的,仍会回归到我是否需要、我更喜欢哪种口味两大核心需求上来,品牌被赋予的其他符号和情怀因素至多只能是参考。”
正如不少评论文章所提醒的:野性消费固然能在表面上营造“烈火烹油”般的盛景,但品牌在发展中遇到的真问题,却不该被忽视和遮蔽。以白象为例,就行业大环境来说,方便面的整体市场正在收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方便面产量连续3年递减。就像“取代马车的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这一先例所警示的,当爱嗦粉、注重低卡健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方便面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创造新的增长点,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商业逻辑中,仅凭“爱心”“社会责任”不能保证白象赢得市场竞争。不管是长远布局,线上线下渠道的打通,还是对产品的打磨和迭代,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数据显示,2020年,白象的行业市场份额仅为7%,排名第四。“连线Insight”采访了多位食用过白象的消费者,他们大多发出“都快忘了白象”的感叹。这一尴尬,恐怕不是一句简单的“广告太少”“营销太过佛系”所能解释的。
对此,红网的一篇评论指出:“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大潮下,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产品优化升级,将短期流量变成企业长期增长点,让白象真正成为一头名副其实的重量级‘大象’。”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为你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周再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