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1)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2)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聚焦博物馆在社区中作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变化,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有交互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他们成为了文化中枢,是创造力与知识相结合的场所,也是与观众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的平台。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3)

时间:

2019年5月18日(星期六)9:30-11:30

地点:

吉林省博物院

净月开发区永顺路1666号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4)

5·18国际博物馆日 活动流程

9:00

“满目琳琅 触手可及 ”互动魔墙展示全省文物

首次以互动形式展示吉林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增强了观众的交互式体验,观众可以直观感知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拉近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让社会公众在体验和互动中走进博物馆。

9:35

汉服礼仪秀

讲解员身着各式汉服,衣袂翩然、款款走来……将为现场观众带来震撼的汉服礼仪秀。

9:38

基地建设——馆校共建

我院不断加强与高校开展“馆校合作”等活动,将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动健康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并开展相关志愿者工作。

9:40

国宝会说话——舞台剧展演

吉林艺术学院志愿者们以我院代表性文物“辽契丹文八角铜镜”和“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卷”为基础,采用“演绎 讲述”的活动形式,生动解读藏品背后的故事,将故事搬上舞台,赋予国宝“活”的灵魂,让国宝说话。

10:00

让国宝活起来——鉴宝大会

鉴定专家:栾兆鹏、宁波、俞洪马

举办公益文物鉴定,分书画、玉器、瓷器、杂项四类。专家只提供藏品真伪及年代建议,不做市场估价、不出具书面鉴定证书,藏品来源不明或者涉嫌为出土文物的不予鉴定。此次活动以民间可移动文化遗产为桥梁,加深吉林省博物院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扩大吉林省博物院影响力。

参与方式:

1、拨打0431-88917353预约报名。

2、关注吉林电视台公共频道《守望都市》预约报名。

10:00

奇趣博览大课堂之一模一样

地点:一楼“博学堂”

本期活动迎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将全新展览“一模一样——吉林省博物院藏糕饼模具展”作为活动素材,通过介绍传统化相关知识和模具文物知识,了解其形制和特色,普及相关民俗知识,并学习制作美味糕点,传承传统工艺,将传统与未来紧密结合。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5)

展览大观

文白之变

中国新文学的诞生

展览通过“从文言到白话”“文学革命”“新文学的确立”三个部分,从语言、文学、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展现了文学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白话新文学构建的历史,生动反映出白话文带来的表述形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模一样

吉林省博物院藏糕饼模具展

近年来,吉林省博物院征集了千余件糕饼模具,这次展览精选了其中270件/套进行展出。展览从模具的材质与工艺、种类与造型、纹饰与图案、功能与用途四方面对糕饼模具进行展示。

吉林故事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选取吉林省部分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艺术化展示,各类展品共100余件(套)。借以赞颂吉林人民独特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智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感。

足迹 回望 传承

吉林省考古成就展(1997-2016)

本展览以1997年以来吉林省的考古成果为重点,展示大洞、万发拨子、二龙湖、帽儿山、丸都山城、西古城、城四家子古城、塔虎城、长城资源、春捺钵遗址群的调查发掘和研究体系的成果。结合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大遗址保护以及申报第七批国保工作的完成,吉林省的考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水印年华

吉林省美术馆藏版画作品展

此次展出的版画作品在题材、形式、手段、技巧、艺术思维上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拓展,多视角的展示了吉林省版画艺术家们的创作水平和风貌,彰显了吉林省多元化创作形态并存的版画新格局。

五月十八日博物馆日(5.18国际博物馆日)(6)

白山松水的记忆

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

展览分为文明曙光、汉唐古韵、松漠雄风、明清华章(二楼)、近代吉林(三楼D区)等五个部分。此展览是反映吉林地域历史文化的一部大型通史陈列。展览将古老的断壁墙垣、碑碣石刻、墓陵大道和文物瑰宝一帧帧地呈现,描绘出了一幅华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

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