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

自从中美“芯战”拉开帷幕以来,国产芯片的发展就一直备受关注。由于起步较晚和早期“贸工技”观念的影响,国内半导体在光刻机等诸多核心设备技术方面,都与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长期依赖进口。

庆幸的是,在遭遇美芯“卡脖”后,国内市场彻底认清了现实。为了不再受制于人,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仅投入了超过9000亿元,而且还释放了诸多政策红利,决心在2025年把芯片自给率提升至70%。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1)

正因如此,国内市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芯浪潮,国产芯片供应链也是捷报频传。例如国产CPU、90nm光刻机、光刻胶材料、5G芯片等等,已接连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增速最快20家芯片厂商中,有19家都来自中国。还有国内进口芯片的数量,也减少了超过960亿颗。而在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集成电路的进口比例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26.5%!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2)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近日随着一则重磅消息的传出,让不少期待“中国芯”能早日崛起的国人,都感觉被浇了一盆“冷水”,“遮羞布”彻底掉落了?

据纪检委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检察机关正式起诉审查,罪由是公器私用,非法牟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3)

要知道,曾扬言要收购台积电的赵伟国被誉为“芯片狂人”。而在他任职的13年时间里,紫光展锐在芯片设计领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一度突破了6nm工艺,业内把它称为“小华为”,寄予厚望。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伟国显然是辜负了外界的期待,紫光集团这个“芯片王国”似乎也被严重高估,它发展芯片的策略不外乎一个字,那就是“买买买”,仅是对芯片公司的收购,紫光集团就花费了上千亿元。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4)

过去早已多次证明,“买办”是无法长久的,“东拼西凑”的软硬件技术也注定难以保持竞争力,何况,赵伟国“造芯是假,骗补是真”,这就很容易理解紫光集团为何会在2021年7月份突然宣布破产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赵伟国和紫光集团事件绝非个例,弘芯和汉芯事件至今还历历在目,在国内这场自主造芯“洪流”中,打着研发芯片的幌子来骗取补贴的“滥竽充数”之辈不在少数。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5)

据业内人士统计,国内市场2022年累计倒闭的芯片企业有5746家,这一数据相比2021年提升了约68%!很显然,在有些媒体的吹捧之下,很多人此前对国产芯片的发展都过于乐观,太过于求成了。

芯片与其他行业不同,它的技术门槛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研发芯片靠的绝不仅仅是一腔热血。随着监管的收紧,在浪花逐渐褪去后,“裸泳”的人就再也藏不住了。

不可否认,西方森严的技术壁垒是导致国产芯片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但那些假借造芯名义来谋取私利的“蛀虫”显然更加可恨。它不仅对国家资源造成了浪费,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芯”发展的势头。

国产芯片又一好消息(国产芯片遮羞布)(6)

其实早在2021年国内市场出现“炒芯”乱象之时,有关部门就开始注意芯片产业的环境,央媒更是明确表态:对于恶意扰乱国产芯片发展节奏和行业秩序的行为,将绝不手软!

这里所指的不只是借机“囤芯、炒芯”的资本,那些“浑水摸鱼”的厂商自然也在其中。因为只有消除了内在的隐患,“中国芯”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才能更高效、更健康的一路高歌。对此,你们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