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缘由 说礼

【以诗释典】 说“礼”(下)——怒蛙凭轼,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答司马谏议书缘由 说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答司马谏议书缘由 说礼

答司马谏议书缘由 说礼

【以诗释典】 说“礼”(下)——怒蛙凭轼

礼(下)

诗|耿森林

周公吐哺事犹存,千里鹅毛未泯痕。

避席难能尼父揖,升堂那许仲由论。

怒蛙凭轼夸勾践,高帝订仪重叔孙。

取履圯桥诚可贵,寒宵立雪续程门。

周公吐哺:咏在位者礼贤下士。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千里鹅毛:宋·罗泌《路史》: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作诗曰:“将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咏礼轻情意重。

避席句:指让席,以示执礼及敬意。《庄子·盗跖》:“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升堂句:指学问技艺已入门的孔子弟子子路为门人所不敬事。《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怒蛙句:借指对勇士的尊敬。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二十一年》:“恐军士畏法不使,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

高帝句:指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订宫廷礼仪事。汉·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取履圯桥:咏礼老受教,或谓屈己敬老,求取教益。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字子房,封留侯,谥文成侯。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立雪:咏就学师门,礼敬师长。唐·方干《赠江南僧》:“继后传衣者,还需立雪中。”元·脱脱《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