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事迹资料(进击的英雄霸王项羽的身世之谜)

文/庄周之舟

图片来自网络

(一)项羽身世之谜

项羽的事迹资料(进击的英雄霸王项羽的身世之谜)(1)

项羽,和刘邦一样,是秦末高悬在黎民头顶的两个太阳,注定不能同时存在。这也是一场零和赌局,胜利者将得到天下,赢得全部;失败者会一败涂地,身首异处。

最终,时代选择了刘邦,人心却跟随着项羽。可谓天大讽刺,难道刘邦不配拥有天下吗?

这个问题,咱们后面再戏说。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有人说,要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个人成功与否,往往和时代大潮、社会环境、个人努力都有关系,如果说刘邦是那个时代运气奇好的天选之子,那么项羽就是一位看似开局抓得一手好牌,后面却打的稀烂,输的精光的倒霉蛋。

以下,通过分析项羽生平,探讨项羽失败的些许缘由,不对之处,就当胡说。

项羽故事传唱千古

往事悠悠越千年,自公元209年秦二世元年项羽、项梁八千江东子弟吴地起兵,到110年后的公元前99年。因李陵降匈奴被牵连,且无钱抵罪遭遇腐刑的史官司马迁,发奋著书立说,纂就千古奇书《史记》,其中以帝王待遇为项羽开“本纪”一篇,详细记录了项羽的传奇生平,引后世无数文人骚客赞叹。

宋代词人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 》中写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苏轼也在《竹枝词》中描写: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古往今来,人们对项羽败于刘邦内心多不认同,如此一位豪气云天的英雄好汉竟败于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街溜子”。真是不甘、不愿、不服,难以接受。

但如果大家得知项羽更加传奇的身世后,可能会发现历史真相的精彩,远超人们想象。

下面,就让我们坐上一叶小舟,慢慢划进历史长河,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时代传奇。

众所纷纭的身世

项羽的事迹资料(进击的英雄霸王项羽的身世之谜)(2)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001年上映的《寻秦记》,就这一疑问,附会说项羽是项少龙穿越到秦代后收的养子。

项羽身世在后世多份项氏族谱记载也不一致。

《缙云项氏宗谱》记载,项羽之父项渠。祖父项燕,项燕有三子,分别为:长渠,次梁,三伯。因项梁是项羽季父,项伯也是项羽季父,倒推项渠是项羽父亲。

《庐陵项氏宗谱》记载,项羽的父亲叫项荣。项燕共七子,分别为:荣、梁、乐、权、柱、楫、柏。项荣是项燕长子,且生项羽、项庄两子。

《桃溪项氏宗谱》记载,项羽的父亲变成项超。项燕生三子,分别是:长子项超,次子项梁和三子项襄,项超生项羽。

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家世真是众说纷纭。

项羽的事迹资料(进击的英雄霸王项羽的身世之谜)(3)

古天乐版《寻秦记》

细考项羽身世

司马迁著《史记》相当严谨,帝王家族传承记载非常详细。如刘邦的父母名字虽没有流传下来,那就叫:刘太公、刘媪。其他著名历史人物,基本上家族世系也很详细。

但是,在项羽这里,却遗漏了一条关键的解读项羽身世,甚至导致他日后悲剧命运的线索。

细读《史记》,会发现里面虽未明讲,但隐约在一片古旧中,隐约能看到隐藏在历史烟尘里的蛛丝马迹。

1.完全没有记载项羽父亲信息。

在项羽本纪中,记录项羽的季父是项梁、项伯,项梁父亲是项燕(被秦将王翦在灭楚战役中所杀),也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中打的“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名义的那位。

这里没有说项羽父亲是谁,甚至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这在严谨的史料记载中非常反常,而且相当可疑。

在后面内容里,项羽很小就和自己的叔叔——项梁在一起生活。不管是读书、学剑还是学兵法,都由项梁负责。而且项梁还因多次犯罪,在逃亡过程中也一路带着项羽。

初读,没觉什么,细想,太不合理。

2.父母一般在身边扶养子女。

从古至今,为了确保血脉顺利延续,父母一般会把孩子带在身边扶养教育。根据我国传统,在古代一般不分家也不分开,通常一个大家族集聚在一个地方,由家中的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长辈负责管理家族事务。除非遭遇变故,父母才舍得把子女托付给最亲近的人照顾。

项家世代作为楚将,地位身份远超常人。且中国人自古重视家族传承。虽然楚国最后被秦国所灭,导致项氏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项羽父母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扶养子女。

3.把项羽交给最不靠谱的项梁扶养不合常理。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家中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第四。

在《史记》中,按名字,项伯是老大,项梁作为季父,排老四。项羽父亲应排行老二或老三。年龄起码比项梁大。即使出现什么变故,把孩子托付给比自己年龄大且担任大官的哥哥项伯肯定是最佳选择,交给年轻时行事冲动经常犯罪、杀人逃亡的不靠谱四弟——项梁扶养,明显不合常理。

真相可能藏在不远处

项羽的事迹资料(进击的英雄霸王项羽的身世之谜)(4)

关于项羽身世的真相,藏在《史记》的历史深处,在这里我们发现:

1.怎么有两个季父?

据《史记》记载:“项羽,其季父项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也就是说项梁和项伯都是项羽季父,都是他的四叔。

怎么可能?一旦逻辑不成立,一定有个为假。

按道理项伯应该是老大,这里又说是老四。岂不把人搞糊涂了?

莫非司马迁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突然犯了糊涂,不认识数了?但以《史记》的严谨程度,是不会出现如此低级错误的。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猜出司马迁在用春秋笔法向我们传递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2.项羽或许不是“项”羽。

据《史记》记载,项羽季父是项梁、项伯,项梁的父亲是项燕。但没有说项羽的祖父是项燕。也就是说项羽的祖父未必是项燕。

此处的季父,可能是司马迁运用的春秋笔法,此“季父”可能是彼“继父”。

周代《礼记·丧服小记》记载:“继父不同居也者,必尝同居,皆无主后,同财而祭其祖祢为同居,有主后者为异居。”

唐•秦府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解释:“继父者,谓母后嫁之夫也。”

3.项梁可能是项羽“继父”。这样,就能解释项羽为何不同亲生父母生活,跟着不靠谱四叔瞎混的原因了,因为项梁作为项羽法律意义上父亲,继子随继父生活学习,就是天经地义。

也完美地符合司马迁严谨的叙事风格。

项羽的真实身世更不一般,后面将另写一篇。喜欢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后面故事更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由《庄周之舟》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内容参考:《史记》《资治通鉴》《史记大事年表》

更多精彩内容隐藏在《史记》原著中,希望大家亲自翻阅鉴赏,如有意见欢迎评论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