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

每天一篇技术文章、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有一个“网红”猪场名扬大江南北,被人们称为养猪界的“奇迹”。之所以说是“奇迹”,是因为该场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的经验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非洲猪瘟的认知,甚至令人难以置信。

该文一经发表,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表示怀疑、疑问。张老师对网络上、群内的的问题进行汇总、解答,文章如下:

疑问1:"网红"猪场纯属商业炒作

答:“网红”猪场的出现是周围猪场有非瘟疫情后,老陈判断他的猪场不会发生非瘟,遂上报到县畜牧局,作为非瘟防控成功的案例,当地畜牧局带领部分养猪企业到他的场内参观“取经”学经验。因为当时非瘟疫情当头,众多参观者无任何生物安全措施,该场猪群始终没有发病,猪场“屹立不倒”,而被行业从业者深感该场太神奇,所以才成为“网红”。文章发布后,更多人知道了“网红”猪场。虽然有部分生产饲料、微生态和中药的厂家认为是使用了他们的产品的结果,但不管是否有“炒作”行为,“网红”猪场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炒作才存在的。

疑问2:"网红"猪场真的不发猪瘟吗?扔个大脾试试

答:该“网红”猪场的猪群健康水平高,感染发病的阈值比较高,而不是绝对不会发生非瘟。该“网红”猪场不采取任何消毒切断措施,三年来至少两万多人进猪舍参观,说明该场比一般猪场感染发病的阈值要高得多。

扔进大脾发病的可能性很大(取决于脾脏肿大的原因、大脾是否携带病原、病原种类和病原量的多少,需要具体分析)。“网红”猪场的猪群感染发病的阈值比较高,而不是无限高。有这种想法的还是不要试了, “中招”概率极大。我们应该研究目前环境下为什么他的猪不发病,总结推广学习他的经验,使更多的人受益,而不应该研究怎么能使他的猪发病。

包括非瘟病毒在内的病原都有一个共性:需要一定的感染剂量,猪才会发病。只要我们有效提高猪群非特异性抵抗力,提高猪群感染发病的阈值,发病的几率就小。“网红”猪场长期坚持的模式能提高猪只黏膜的完整性,病毒很难进入机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比常规猪场有显著改善,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另一方面减少了有害菌对猪的危害。饲料和环境中益生菌丰富,猪的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高(详见《“网红”猪场的防非“密码”》第四节“原理与检测数据分析”),也有助于提高猪的综合抵抗力,所以即使有少量的病毒进入机体,也会很快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发病。但是当环境中病毒含量足够高的时候,还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笔者建议猪场采用物理隔断与生物阻断相结合的方式,减少风险。

疑问3:"网红"猪场只是个例,不能复制

答:“网红”猪场采用目前的模式已经有六七年时间,其关键技术是饲料液态发酵技术,是长时间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对发酵的菌种和发酵工艺进行多次的调整,经过验证才有了持续抗病和稳定生产的效果。有很多场在模仿或复制,他们在猪舍内部采取老陈的方法,猪场门口仍然采取消毒隔离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据笔者了解,采用“陈氏养猪法”的猪场成功率在80%以上,普遍反映猪病少了,猪群比以前好养了。学习“陈氏养猪法”不一定要完全照搬,要看透本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少数模仿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最常见的问题是菌种没有选择好,选择菌种要与使用目的、饲料原料、发酵现场等相结合;二是猪群本身健康状况差,没有长期坚持;三是发酵模式没有掌握好,母猪与育肥猪饲料发酵程度要有区别,发酵程度视周围有没有疫情要有区别;四是方法不对,“陈氏养猪法”是一个体系,不是简简单单地使用某一个或几个产品。同时要知道机体免疫力提高和环境改善需要一个过程。在使用过程中及时纠偏是可以成功的。

疑问4:"网红"猪场不适合于规模化猪场

答:一个存栏30000多头母猪的公司采用“陈氏养猪法”非常成功。他们所有场的饲养、管理、内部环境控制等都在采用这种模式,猪比以前好养了。但外围的生物安全仍然不敢放松。

大场确实推广难度相对大,原有的干料饲喂设备与液态发酵料不匹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观念问题。船大难调头,老板和团队的观念都需要改变才能实施。“陈氏养猪法”彻底颠覆了以往的逻辑,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疑问5:"网红"猪场从科学逻辑上讲不通

答:“网红”猪场的发酵工艺和成效让很多人觉得解释不通,“一心养猪、目中无毒”却能成功防非也让人大跌眼镜。科学不能解释清楚所有的现象,现有的科学逻辑暂时解释不了的不一定就是伪科学,只是我们还没有研究透彻。书记多次强调,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打破思维的定势,人才更有创造力。

因为使用这种模式会使猪群健康,会冲击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有部分人竭力反对、攻击也是正常的。也有的人认为只有坚持切断才能防非,其他都是“玄学”;还有部分养猪人被形形色色的“专家”长期洗脑,自然难理解老陈成功的防非逻辑。

疑问6:使用液态发酵料虽然会少生病,但会降低饲料效率和生长速度

答:国内外都有关于液态发酵饲料饲养方面的实验,但公开的数据不多。与饲喂干料相比,液态发酵饲料对于促进猪群抗病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的成效,正面报道的实验结果占绝大多数,负面报道的实验主要是由于菌种选择不对或者饲料发酵工艺问题。为写好这篇文章,笔者咨询了国内两个推广液态发酵饲喂的公司,他们有大量的数据,但因为正在申报专利或与高校之间有约定,暂不便向外公布。据某大学的试验,采用非常规原料的双低(低蛋白、低能量)饲料液态发酵饲喂,日增重900g/d,虽然料肉比有所升高,但造肉成本只有5.7元/斤左右。笔者曾在保育猪上做过常规配方液态饲料饲喂与干料饲喂的对比试验,生长速度提高10%以上,料肉比降低10%以上,扣除饲料成本后的增重效益显著增加,猪群整齐度显著改善。使用液态发酵饲料,猪群采食量增加,排粪量减少,料肉比降低,造肉成本显著降低。特别是可以使用非常规原料,如淀粉汤、食品厂的下脚料等,能显著降低饲料成本。

“网红”猪场采用液态发酵饲料已经有六七年时间,使用的初衷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群健康度,与非瘟防控无关(当时没有非瘟)。采用的全液态发酵饲料一定要微发酵,如果发酵时间过长,理论上饲料营养会降低,但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不一定会降低,加上猪的采食量会提升,即使料肉比会受到影响,成本与干料相比也不会增加。

疑问7:"网红"猪场的猪粪真的不臭吗

不同季节、猪舍不同的通风情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在气候温度较高、通风较好时,猪舍基本上没有氨气味道;在气候温度较低、门窗密闭、通风较差时,经常进猪舍的人与很少进猪舍的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经常进猪舍的人感觉基本上没什么味道;笔者很少进猪舍,感觉是以酸味为主、有轻微的臭味。也有人说猪粪有面包的味道,但笔者没感觉到,可能不同的人嗅觉有差异。去其他猪场时,身上的臭味很大,需要洗澡换衣服才能去掉臭味。但进入“网红”猪场的猪舍,无论夏季还是冬季,身上几乎没什么味道,回家不用洗澡换衣服。

“网红”猪场使用的是液态发酵饲料,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粪便产生的氨气相对较少;再者,经常喷洒微生物发酵液,发酵液中含多种有机酸和有益菌,使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群。

疑问8:"陈氏养猪法"是唯一可行的防非模式吗

答:非也。非瘟被发现已有100年时间,2018年进入我国。国外典型的防控措施是扑杀、切断。国外的观点很正确,原理很清晰,只要把病猪全部杀死,不让病毒接触到猪,就不会发生非瘟。但中国的国情,把病猪全部扑杀、不让猪接触到非瘟病毒很难做到,并且成本很高,特别是对于中小规模猪场而言更难做到。中国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探索了很多能有效防非的各种模式,比如奇昌模式、三德模式、长荣模式、猪世纪模式、阳光猪舍模式等。成功防非的模式大都是以猪为中心,让猪自身强大起来,而不是以病毒为中心。“网红猪场”因为完全开放,可随意参观,过于神奇,关注度高,但“陈氏养猪法”不是唯一的成功防非模式。

疑问9:对"网红"猪场用疑似非瘟的血样所做的试验的质疑

2021年10月11日,老陈用疑似非瘟死亡猪的血液涂抹在自家猪只的鼻子和身体上,至今(11月23日)已43天,猪仍然很健康。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死亡的猪不一定是非瘟所致,涂抹的血液可能量太少。需要说明的是,死亡的猪来自另一个场,那个场连续死亡几十头猪,死亡的猪身上发紫,鼻子出血,猪场大量卖猪。即使不是非瘟,也是急性传染病,将如此病死猪的血液,涂抹在自己的猪只身上,估计没有哪个养猪人胆敢在自己的猪场如此操作,毕竟风险太大。笔者认为没有必要过于纠结是不是非瘟病毒感染,也没有必要追究病毒含量高低,因为不是专门做科研的,没有那么严谨。这个试验至少说明只要猪健康,黏膜完整,病毒很难进入机体,猪也不会轻易发病。而我们很多猪场,因为饲养员回家参加宴会,或者工作人员接触一下拉猪车,都会给猪场带来灾难。

很多对“网红”猪场有怀疑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疑惑顿开。但如果读者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就给予否定,笔者给予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的。建议有疑惑的从业者认真阅读一下原文,或者亲自到“网红”猪场考察以辨真伪。

原文:

一、“奇迹”的偶然发现

该场是一个存栏8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老板叫陈克章,人们习惯称他为老陈,称他的猪场为老陈猪场。老陈年轻时跟随父亲学过中医,并到高等医科院校接受过半年的进修学习。1998年他开始养猪,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

2018年年底,疫情肆虐,对当地的养猪生产造成了重创。就在周围疫情蔓延之时,老陈的猪场仍安然无恙。当时该场有200多头育肥猪需要销售,因猪场只有老两口,人力有限,老陈就聘用“装猪队”(猪场售猪时把猪从猪场装到拉猪车上的社会专业服务人员)直接进猪场赶猪装车,拉猪车直接停在猪场门口。卖完猪后老陈心有余悸:现在外面疫情这么严重,装猪队经常在周边猪场装猪,担心装猪队和拉猪车把病毒带进猪场。然而等卖猪过去了20天时间,猪群仍然安然无恙,老陈产生了自己的猪不会被感染的猜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老陈认为是因为他自2014年起至现在,一直采用了一套独特的生态养猪方法:使用全液态发酵饲料、不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在母仔猪阶段使用中药保健等措施。在2014年以前使用干料饲喂时,猪群发病多、用药多,猪很难养;但2014年以后养猪由干料转变成全液态发酵料饲喂以后,猪群很少发病、很少用药,养猪变得轻松多了。老陈相信他的饲养方法能促进猪群健康、降低养猪成本。而由卖猪事件引起老陈对自己猪场不会发生疫情的猜想,是基于他坚信自己多年来总结、坚持和执行独特生态养猪方法的结果。

二、“网红”的产生

老陈把生态养猪方法利于防控非洲猪瘟的猜想上报到县畜牧局。县畜牧局领导很重视,多次亲自到猪场参观和总结,并派人到他的猪场驻场学习。起初也有人半信半疑,怀疑这纯粹是偶然事件,没有推广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许多猪场经历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多次疫情,而老陈猪场却未受影响,始终稳定高效生产。由此,对于老陈的生态养猪法有利于防非的观点,很多最初的怀疑者,后来大都转变为相信者,三年来累计有两万多人次来猪场参观。来参观的人中,70%以上是养猪从业者,20%以上是与畜牧有关的政府人员、科研人员、各饲料兽药和微生物生产厂家的研发人员及业务销售人员;而养猪从业者中,90%以上来自经历过或正在发生疫情的场;来参观的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不乏有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博士、科学家,很多人专程坐飞机前来参观学习;有上市公司投入几十万元作为研究课题立项驻场进行研究,还有上市公司从老陈猪场买猪回去做研究。

前来参观老陈猪场的人可直接进场,无需进行任何“消杀、隔离”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这种不被理解的离奇的防疫举措而又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被很多前来参观者发到网上,被人们称为“陈氏养猪法”,老陈也成为“抗非英雄”、养猪“网红”。

三年时间,众多参观者随意进猪舍参观,老陈猪场却安然无恙,这绝对不是偶然。很多养猪人来参观之前都是“谈非色变”,不敢再养猪;但参观老陈的猪场之后马上树立起了养猪的信心,回去后又重新开始养猪。参观后完全模仿老陈养猪方法的猪场很多,猪群表现为健康度提高,猪的精神状况明显改善,很少发病用药,也都取得了成功。但他们没有像老陈那样胆大,不敢让外人参观。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1)

参观学习的人群和进入猪舍的小鸟

三、“陈氏养猪法”的成功密码

“陈氏养猪法”,概括起来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促进猪群健康、降本增效为目的,通过对投入品和环境的控制,使“动物、益生菌、环境”三者之间平衡、和谐、共生,实现养殖过程生态、产品生态和环境生态,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养殖模式。

(一)使用全液态发酵饲料

全液态发酵饲料是“陈氏养猪法”的精髓,也是提供均衡营养、保持免疫平衡以及维护肠道健康的重要法宝。发酵过程是利用有益菌对饲料进行预消化,产生多种有机酸、消化酶、维生素、活性肽、细菌素等营养和免疫物质,提高了饲料消化利用率、饲料朊度和肠道健康,保障了肠绒毛和黏膜的完整度,提高了机体免疫力,让病毒很难侵入。操作要点为:现场卫生控制、料水比、混合均匀度、温度控制、发酵时间控制及酸度检验等。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2)

发酵池、发酵车与料槽

1.全液态发酵饲料的制作

(1)“陈氏养猪法”采用开放式发酵。对头数较少的猪群可利用容器(如料车、塑料或金属容器等)发酵,人工饲喂;对头数较多的猪群采用地埋式发酵池发酵,经管线输送饲喂。

(2)发酵池(罐)由砖混结构或钢板制成,圆形地埋式,上口开放,高出地面约20 cm;下部为平底。底部一侧有一深度约15 cm的圆槽,内安装污水泵,用于抽取液态饲料;顶部安装搅拌电机,用槽钢固定,搅拌电机下连接搅拌轴,轴上连接搅拌叶。搅拌轴的正下方底部有预埋件,用以固定搅拌轴。

(3)根据猪的头数和喂饲餐数计算当天需要的饲料量。连续式发酵:饲料数量按一天需要量的1.2~1.5倍,按照料与水1:2.5~3.5的比例,先加水,搅拌机启动后放入饲料。如果采用人工饲喂的话,料水比例1:1.5~2即可。

(4)从饲料均匀的角度分析,次粉加入水中后,搅拌时能均匀分布在水中呈悬浮状态,然后再加入其他原料,能使饲料搅拌均匀。但如果没有次粉,直接加入小麦、玉米、豆粕的话,在水中容易下沉,导致饲料不容易搅拌均匀。采用人工饲喂的话,可以不使用次粉。

(5)在发酵罐中直接加入预先加工的添加有生物饲料发酵剂的配合料能保证液态发酵料的均匀度。当原料不适宜加工成为搅拌均匀的配合料时,在发酵罐中添加顺序是先在水中添加易混悬或溶解在水中的原料,后添加比重大、易沉淀的原料。搅拌均匀后停机静置发酵。

(6)当水温低于15℃时,放料时需要先把水温加热到25℃以上。

(7)发酵时间依气温而定。气温高时发酵时间短,气温低时发酵时间长。一般为一、四季度发酵6 h~12 h,二、三季度3 h~6 h。第一次发酵时使用25℃~35℃温水发酵18 h~24 h。

(8)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发酵温度的提升和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的产率和累积量增大,抑制病原菌增殖的效果更好。但发酵时间超过72 h时,易导致发酵过度而使饲料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全液态全价饲料发酵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优质液态发酵饲料的pH应处于4.2~4.5之间,乳酸菌活菌数高于107CFU/mL(曾有厂家检测,饲喂的全液态发酵料乳酸菌含量108CFU/mL)。

(10)连续式发酵每天饲喂结束时保留1/3~1/5发酵好的料留在发酵罐中,作为第二次发酵的酵头。所以第一次发酵时饲料量要多出1/3左右。每次发酵要添加适量的生物饲料发酵剂。

2.液态发酵料的使用

(1)液态发酵料可用于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保育猪用时应用料车或其他容器发酵,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饲料会变得偏酸、偏稀。

(2)通过人工添加或者管线将发酵料输送到料槽中。

(3)根据猪的头数计算一天的饲料需要量,发酵好以后进行饲喂,可一次饲喂,也可分次饲喂。

老陈使用的全液态发酵料,在料槽中存放几个月不会酸败,不用担心饲料霉变;滞留在料线中的液态发酵饲料放置几个月后,有较浓的发酵特有的酸香味。

(二)不使用化学消毒剂

老陈自使用全液态发酵饲料养猪以来,从没有购买过消毒剂,从来没有进行消毒。他认为很多化学消毒剂都会对猪体自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对黏膜造成损伤,只是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

2011年,韩国一家医院因肺纤维化症状住院的病人出现接连死亡的疑案,死亡200多人。因为死者都是孕产妇,给韩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在随后的调查和实验中初步认定,“加湿器杀菌剂”是导致孕产妇等罹患不明肺病致死的元凶。虽然杀菌剂可以杀灭某些细菌或病毒,但是其过度使用会对机体造成严重伤害。杀菌剂经过加湿器雾化处理喷到空气中,机体吸收后,肺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会受到刺激,久而久之,细胞就会遭受损伤继而引发肺炎,肺脏在多次进行修复损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

猪场常用的许多化学消毒剂对机体都有损害。如酸、碱类消毒剂(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对呼吸道黏膜的破坏性非常强,同时对器械也有腐蚀性;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季铵盐类等)会降低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影响其神经系统,还能致使肝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及脂变,长期使用会使皮肤表皮老化,通过皮肤进入机体后产生慢性中毒、积聚,而且难以降解;醛类消毒剂(如戊二醛等)对眼睛、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我们应该吸取人类的惨痛教训。需要带猪消毒时应慎重选择消毒剂及剂量。

(三)在环境中喷洒微生态发酵液

特别是在刚开始使用全液态发酵料、不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前几个月,须用微生态发酵液对环境进行喷洒,改良环境。老陈使用的发酵原液的pH值经现场检测为4.3,再兑水喷洒,能起到改善猪舍环境的作用。

通过喷洒有益菌发酵液,实现有益菌在环境占优势地位;发酵液呈酸性,不利于病原体的生存;酸性液体和代谢产物也会减少猪舍中的有害气体。发酵液喷洒到粪便上,使猪的粪便成为微生物发酵的底物,猪的粪便也成为环境改良剂,进一步改善环境。他的猪舍几乎没有臭味,进猪舍参观的人从猪舍出来后,身上也闻不到臭味。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3)

没有臭味的粪便

(四)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抗生素

饲料中从不添加抗生素,只在个别猪发病时偶尔注射抗生素,但到大猪阶段几乎不用药。有一个数万头母猪的企业,曾派人在老陈猪场学习一个月,其间老陈在育肥猪上没用过药、没打过针。

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动物肠道菌群的失衡;抗生素使肠道变薄,黏膜脱落,通透性增强,给病原菌可乘之机;抗生素造成肠壁溃疡,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受到抑制;产生耐药性。特别是会使肠道通透性增强、肠壁溃疡,会极大地增加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几率。

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治理。我国养猪总量全球第一,抗生素使用量全球第一,预计2030年使用量较2015年增加近1倍!每公斤肉抗生素用量:中国800 mg/kg,美国300 mg/kg,丹麦50 mg/kg。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和超级细菌的产生。有人预测,到2050年,耐药性将导致全球1000万人死亡,超过各种癌症的总和。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必须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五)定期使用中药预防

老陈学过中医,是中医爱好者,对中医有着特殊的情结,提倡中药保健。在母猪和保育阶段,坚持长年定期或不定期添加中草药,以补气健脾为主,发挥强胃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提高母猪机体免疫力、帮助仔猪消化、预防腹泻,添加时间可依周围疫情而加减。有其他疾病时大多是使用中药治疗。中药超微粉碎后随饲料一起发酵后饲喂。

由于老陈对中医有独到见解,周围有不少猪场发生疫情时,会找老陈开处方防治,以扶正解毒、排毒为主,效果较好。

(六)少用玉米,用小麦和次粉替代

玉米的质量很难保证,特别是中小猪场,本身没有检测霉菌毒素含量的能力,相对来说使用小麦更安全。老陈很少使用玉米,以他的经验,使用玉米的猪群不好养。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有多方面。其中包括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等,任何一个危害都会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今年,雨水较多,玉米霉变率很高。如果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猪免疫系统被破坏,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等传染病可能会出现大暴发。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4)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5)

发霉的玉米

(七)使用当地非常规原料以降低成本

液态饲喂可使用当地的非常规原料,如糕点渣、方便面渣、豆腐渣、杂粕等。2021年6月份之前,老陈大量使用配烤鸭的面皮,面皮中含有6%的油,营养价值较高,其价格是小麦的一半。之后因模仿“陈氏养猪法”的人越来越多,货源有限且价格上涨,老陈就使用当地淀粉厂的淀粉汤,成本更低,造肉成本不超过10元/公斤。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6)

使用非常规原料:淀粉汤和配烤鸭的面皮

(八)阳光与空气

老陈设计的猪舍,阳光非常充足。西墙是实体墙,其他三面墙透光性能非常好。三面墙下面是80 cm的砖墙,上面全是玻璃和透光板。

万物生长靠太阳,适量晒太阳有利健康。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许多霉菌在阳光下无法存活;阳光照射到皮肤上,能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提高抗病力,促进钙、磷代谢和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骨骼和身体更加健壮;日光中的红外线可透过皮肤到达皮下组织,对机体起到热刺激作用,加快血液流通,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并有消炎镇痛的作用。阳光是最好的兴奋剂,能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减轻忧郁症状,提高猪群舒适度,并可改善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

猪场生物安全经验(张保平网红)(7)

光线充足的猪舍

饲养密度低,育肥猪平均密度2 m2/头。通风好,猪舍内氨气味很小。再加上饲料消化吸收好,猪舍的空气质量较好。猪群健康与猪舍的空气质量关系很大,氧气含量越高,猪群越健康。

(九)长期坚持

老陈使用这种方法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正是由于他的长期坚持,才有了今天的“奇迹”。

四、原理与检测数据分析

什么“陈氏养猪法”会有如此好的效果?其实我们可以从原理上给予解释,从检测到的数据上也得到了证实。

(一)黏膜屏障完整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仇华吉研究员今年5月份到陈克章猪场进行了考察。他指出,老陈的液态发酵饲料和生态环境,使他的猪的黏膜很完整,病毒很难突破。老陈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黏膜屏障是病原体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关,90%以上的疾病是病原体突破黏膜屏障进入机体的。为什么“陈氏养猪法”的猪黏膜比较完整呢?总结起来“陈氏养猪法”对黏膜有十重保护:

1、液态饲料无粉尘,减少了呼吸道疾病,保护了呼吸道黏膜;

2、液态发酵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粪便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保护了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

3、不用化学消毒剂,保护了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

4、饲养密度低,通风好,空气质量好,保护了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

5、液态饲料经过软化,减少了对口腔黏膜和胃肠道的刺激,保护了消化道黏膜;

6、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增加肠绒毛长度、为肠黏膜提供营养、修复受损的肠黏膜,保护消化道黏膜;

7、有益菌的代谢产物能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性物质,分解霉菌毒素,保护肝脏、肾脏、皮肤、口腔及肠道黏膜;

8、饲料经过液态发酵,使有益菌大量增殖,猪摄入的乳酸菌高达数千亿/天。益生菌在肠道定植和占位,形成微生物和免疫屏障,减少了有害菌的定植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护了肠黏膜;

9、抗生素会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发生溃疡。不用抗生素,也是保护了胃肠黏膜;

10、猪群健康,很少打针治疗,减少了对皮肤和机体的损伤。

(二)免疫及细胞因子显著改善

经某集团公司研究院检测,与另一常规猪场的健康猪群相比较,老陈猪场猪群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和IgA水平分别比常规猪场对照猪群高25%、30%,差异极显著;老陈猪场的母猪、育肥猪群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猪场健康猪(育肥猪群比对照组高24%);老陈猪场的母猪、育肥猪群血液中抗病毒干扰素IFN-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育肥猪群比对照组高20%);老陈猪场育肥猪血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低于对照组。

(三)血清抗体检测

经某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检测,老陈猪场有近10%的猪产生有非洲猪瘟病毒抗体。综合分析,与黏膜相对完整和具有较高的IgG、IgA等有关。可以解释为尽管黏膜相对完整,但经常有众多高危人群进入猪舍参观,会把非瘟病毒带入猪舍,不可避免会有少量的病毒通过黏膜进入体内;但由于进入的病毒数量有限、猪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高,非瘟病毒很快被杀灭,猪群不会发生感染。由于黏膜完整,病毒进入机体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而黏膜完整和免疫抗体水平高,都会显著提高感染和发病的阈值。

(四)血红蛋白含量高

经现场检测,老陈猪场母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达130 g/L以上,达到优秀的标准。

血红蛋白含量与动物的免疫功能呈正相关。据研究,红细胞可通过提高NK细胞、T细胞活性来对抗非洲猪瘟病毒(《现代红细胞免疫学》2002;美国《猪病学》2019版);血红蛋白含量与猪瘟抗体水平呈正比(《中国饲料》2018,华南农大);血红蛋白抑制猪瘟病毒复制(Dan Li et al, 2013)。血红蛋白含量高能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脂肪等的利用率。血红蛋白含量高,动物携氧多,有氧时能量代谢是无氧时的19倍;脂肪代谢,有氧和无氧是1和0的关系。

健康猪的血红蛋白含量≥110 g/L,≥130 g/L的为优秀;<110 g/L时为贫血,<90 g/L时为严重贫血。而大部分猪场的母猪的血红蛋白含量都在110 g/L以下,处于贫血和严重贫血状态,这也是非洲猪瘟先在母猪群发生的原因之一。

(五)乳酸菌含量高

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老陈的液态发酵料进行了检测,乳酸菌含量达108CFU/mL,益生菌活菌含量相当高。

1、乳酸菌是肠道常在菌,乳酸菌通过黏附素与肠黏膜紧密结合,在肠黏膜表面定植占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

2、益生菌能刺激黏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产生乳酸、乳酸杆菌素等,对一些腐败菌和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4、即使被灭活的益生菌,其代谢产物也具有活性,有改善情绪、减小压力、降低应激、免疫调节和抗炎的作用。

五、建议

老陈猪场成功防非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他的做法可圈可点,学习时不能完全照搬,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规避风险、扬长避短。

1、做好外围的生物安全。老陈猪场完全对外开放的做法有很大风险。虽然猪的抗病力比较强,但其感染和发病的阈值有多高?环境中的病毒存量有多少?我们是无法计算的。所以应该既要提高感染和发病的阈值,又要减少环境中的病毒存量,做到双保险。要严格做好猪场外围的生物安全,采取多重措施,消减病毒存量,降低进入猪场的病毒载量。

2、发酵过程会造成必需营养素的损失,如维生素和氨基酸,特别是可能添加到饲料中的合成氨基酸。所以不建议将维生素、氨基酸等一同发酵,而是将其他饲料发酵完成以后,在饲喂前再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但单独添加维生素等因质量轻、易漂浮在水的上层而导致不易与饲料混合均匀,需避免此类问题。

3、发酵效果首先与菌种选择有关。液态饲料连续发酵、分批发酵与在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液态连续发酵导致以酵母为主的微生物群发展。丰富的酵母生长可以对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取决于菌株的种类和数量、发酵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所有的有益菌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生产现场确定适宜的菌种与数量,并且从发酵温度和时间上给予把控。

六、“陈氏养猪法”的意义

目前有三个问题对我国养猪生产影响最大:一是非洲猪瘟;二是猪价与成本倒挂;三是抗生素的滥用。

“陈氏养猪法”与广西的奇昌模式都是采用生态养殖,原理相同、方法相近,道同术异、殊途同归。都是采用益生菌调控肠道和环境、不使用化学消毒剂、很少使用抗生素、饲养成本降低20%以上。非洲猪瘟、饲养成本和抗生素三大问题被轻松解决。

同时,使用乳酸菌养出的猪肉具有鲜嫩多汁、口感好的特点,可以涮吃、品汤,生产无抗生态的高品质特色猪肉,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价值,符合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趋势。

“陈氏养猪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