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

羽毛球有手法、步法、心法、练法、脚法,应该也有眼法吧?!

哪有这种分类?一听就是菜鸟!非主流派、邪魔妖怪、旁门左道……。哈哈,咱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权当一种“菜鸟说”吧。

中国武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精神气力功”,“心为主帅,眼是先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眸子练得精,制敌占上风”。

眼明,才能手快。从“眼法”这个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不系统,但也可就事论事。另外,就像到医院,我们还可以挂个“专家”号嘛!

李在福同志,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动作与视野的关系,他认为这两者如果有冲突,如正手击球左手臂遮挡视线、反手高远球过度背网等,要修改技术动作,来确保有一个较完整的视野。他还建议用“眼法”来判定羽毛球选手的级位:初学者,在他们击球时,他们的眼睛是盯着球的,没有看到对手场地、对手位置。水平高一点的选手,在击球的时候,他们可以观察到对手、球网和场地;所以,他们就能击球更准确。再高水平的选手,国际水平的选手,他们可以看清球和对手,并能看清对手在想什么。

看来打球时,“眼”还是有“法”的,只不过没人系统地告诉过我们。

菜鸟“眼法”八问:

1.发球时看哪里?

2.接发球时看哪里?

3.击球后看哪里?

4.接球时看哪里?

5.重杀时看哪里?

6.接杀时看哪里?

7.反手高球看哪里?

8.边界球看哪里?

一、发球时看哪里?

㈠肖杰《羽毛球实战技巧》:

在羽毛球比赛中,发球是唯一的一项不受对方击球方式限制的技术。你可以根据对方的站位、反击能力、回击球的路线和当时的思想状态等因素,随心所欲地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你发球的方式,充分实施你发球的权力。

根据当时终止球距离的远近,大约有数十秒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你的发球。其思路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迅速回顾上一回合中战术运用适宜或不恰当的地方,并决定下一回合的战术。

2.观察(瞅)对手当时的心态,并以此来调整发球节奏和变换发球的速度。

3.回顾近几次发球主动和被动的情形,选择对手意想不到的发球方式。

配图1-1林丹突发后场球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1)

4.考虑当时对手可能采取的接发球策略,并预先策划应付对手的第三拍。

配图1-2看林丹发球后的第三拍意识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2)

5.不把直接得分的希望放在发球上,只要考虑准确地将球发到对方场区。

6.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情况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发球。

㈡陈莉琳《羽毛球入门》:

目前,双打接发球的站位法有四种,即:

1.一般站位法:站位离中线和前发球线适当的距离处。

2.抢攻站位法:站位紧贴前发球线。

3.稳妥站位法:站位离前发球线远一些的位置上,身体成站立式(倾斜度较小)。这种站位法是只求把球击过网,进攻意识较差的的一种过渡站位法。

4.特殊站位法:以右手为例,一般站位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但特殊站位法改变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这种站位一般以右脚蹬跳击球,不论是上网或后蹬均以一步蹬跳击球。

我们要瞅着对方站位、站法,来决定如何发球。

二、接发球时看哪里?

肖杰《羽毛球实战技巧》:

接发球时,必须沉住气,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接发球,避免无准备无意识地被对方牵头鼻子走路。

要学会利用短暂的捡球空闲时间,来思考如何高效地接发球,其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明了当时场上的局势。从对手的身体姿势和表情等方面来观察判断对手心态。

2.思考上一回合中双方战术的长处和短处。

3.回顾对手近几次发球战术意图。

4.判断对手可能采取的发球策略。

5.根据以上几方面的情况,做出有意识、有目的地接发球准备。

配图2-2林丹接发球抢攻成功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3)

双打接发球,眼睛盯(凝视)着发球者的拍面。当你判断对方发小球时,右脚发力蹬,拍子直接击向球

三、击球后看哪里?

㈠badder《读书笔记--打球时眼睛看哪里》:

当你击球完毕后,你的眼睛要看(瞧)着对手,不需要看球。

因为当你击球后,球离开拍子那一瞬间,无论你的球打的好不好,你已经无法再控制球了。你需要做的事是立刻忘记这个球。需要注意的是对手。要看对手跑到哪里,对手击球时脚的位置会告诉你,你的球是否到位,对手是否主动还是被动。根据对手的击球准备状态,来调整自己。

㈡长谷川博幸《羽毛球技术百答》:

脚步移动时,视线可否离开羽毛球?

如果视线离开羽毛球,可以使移动动作加快就可行。

翻看有关羽毛球的书籍,一般都不厌其烦地写着“视线一起盯住球跟着球走”,可我认为这是关于羽毛球常识的谎话之一。如果视线离开球,可以使动作加快的话,就应优先选择视线瞬间离开球。棒球的外围防守,在击球后飞起瞬间,判断其为后方球时,会挪开视线转向球去的方向,然后跑向预测落下点,比起视线跟踪着球倒着身跑,会更快地到达球落下点。

通过对方击球位置、姿势,以及拍面方向,在击球瞬间,大体可以判断出来球的路线(快球另当别论),如果是滞空时间较长的击球,即使不那么一起凝视来球,也能对应。所以不必视线一直跟着球,应当把对方场地当做一个屏幕,视野放得更广一些。

配图3把对方场地当成一个屏幕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4)

四、接球时看哪里?

㈠ badder《读书笔记--打球时眼睛看哪里》:

当对手击球完毕后,你的眼睛要更多地盯住来球。

盯住来球,保证自己移动到位,有好的击球点。只有移动到位,才有时间保证更多的球路,也才有可能观察到对手的位置。

㈡高高《打球的时候眼睛应该看哪》:

自己击球时,要用余光看球,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观察对手,能做到这一点同时也就看到网和边界了。球一旦出拍,要从对手的脚部开始观察,立即判断出对方是主动还是被动移动。判断时从对手的腰部、肩部、手臂依次判断对手的发力大小和发力方向。最后注意对手的抖腕动作,做出最后的判断。自至始至终不要看拍子,跟业余低手打可以,跟专业高手打你根本看不清拍子,而且网前或者被动时看拍子最容易受骗。

从发球开始,只要球没有落地,你都要分配好目光和注意力。千万不可以全部集中于某个单一的方面,如球、对手的拍子、对手的手臂或者身体的某个部分、边界、网。要时刻把这些诸要素都看到,并且略有侧重。

㈢李在福《追球》:

击球点和视线,要接近同一水平。

如果击球点高,你也要高一点。反过来,也同样,击球点低的话,站姿也要低,降低视线。像这样,击球点和视线接近同一水平,这样精力就会更集中。击球点在下,眼睛在上,就没什么球感。击球点和视线接近,球感就比较好,击球就更干脆和准确。

配图4李宗伟击球点和视线接近同一水平

㈣畅羽《羽毛球心得集锦》:

羽毛球五要:手,要由下而上,一伸一屈;眼,要接球看手,攻球看人;身,要先屈后伸,重心控前;法,要长短变化,快速抽杀。

羽毛球步法练习口诀:看手动腰(观察对方的动作,准备提前移动自己的重心);先起后抬(看对方挥拍动作出来,提起重心并把肩膀抬起来,准备起步);追球赶步(移动中一定要看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步子一定要赶在球下落之前);等等。

㈤《一个菜鸟的学球日记》:

眼睛不盯着对方的手腕,经常被对方假动作欺骗;被晃多了,就死死盯着对方手腕,发现效果很好,能提前个零点几秒时间预判对方来球。以后要时刻盯着对方。

五、重杀时看哪里?

㈠liudan7812《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

今天训练重杀,要点有四:第一,把球保持在身体右前上方,要给挥拍压腕留出充分的空间。第二,要瞄准网的白带去杀,杀球的落点基本落在双打发球前后线之间。第三,杀球动作要最大化,要用大臂去杀。第四,一定要收腹。

瞄着网带杀,会不会下网?

教练说,重杀,虽然是大臂最大化的抡拍,但在触球的最后一刹那,还是如同“鞭梢”击打一般的在击球的,球的下压,也还是需要靠压腕来实现。人在本能上,都会有个“保留余地”的潜意识。我实验了几次杀球,果然是高球多,下网少。

尽量瞄着网带杀的尖一些,那难道就没有“长杀”吗?

教练说,基本没有。在专业里,杀球的球速都比较快,接杀队员一般都是下手接杀,且其身体重心是很低的。如果对手是你所谓长杀,在球飞行到我们身体,如果高度在肩膀左右的时候,那我们基本会躲,这个球大部分都会出界。

配图5-1林丹和李宗伟的杀球都贴着网带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5)

配图5-2林丹和李宗伟的杀球都贴着网带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6)

㈡羽道客:

熊国宝正反手制动时,要求以球网白带的高度为准。说明球网白带,是一个参照物。那么,我搓球、推球、勾对角、平抽时,不是也可以参照球网嘛!当然,看李宗伟的搓球,有时会故意让弧线高一些,这样球比较贴网。

眼睛还要常盯着白带?

六、接杀时看哪里?

㈠liudan7812《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

重杀,正是因为重,所以击球瞬间羽毛张开很大,速度衰减极快。难怪国际比赛运动员点杀很多。

我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男双里面,有机会的话,还是要用重杀,它不是慢吗?教练说,重杀只是相对较慢,而且关键在于重杀不好接,因为接重杀需要你手腕的力量足够大,否则很难把来球的力量消解掉并主动的弹回去,腕力不够!

我又问了个问题,教练给出了今天最经典的回答。

我说,那我现在如果和像你这样的专业运动员打比赛,接重杀接不好,看来主要的问题是我的腕力不够了。

教练说,你接我的重杀,问题不是腕力不够,而是你能否看到球在哪里!

㈡长谷川博幸《羽毛球技术百答》:

预测就是对于自己有意图的击球,从对方的返球姿势来判断其球种及路线,以便迅速应对。这种预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对方的视线?不行,那太难了。是身体的方向吗?可是身体面向正面照样可以击出对角线球。

一般来说,最有力的判断依据,是对方从肘臂到拍的瞬间动作。比如说扣杀球,击对角线扣球时,在击球瞬间,为了强有力地转动手腕,而一瞬间拍面张开,看清这一点就能预测准确。在平日的练习时,请高水平的人出各种各样的球,及不同的路线,培养自己的预测能力。

另外,有威力的扣球了人的反应时间限度,就像足球的点球。可以赌一下对方来球是左或右,或能猜中而接起球就是幸运。

配图6接高手杀球时也可赌一把左或右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7)

七、反手高球看哪里?

李在福《反手后场高远球》:

随着水平的提高,要对对手的场地位置有感知。

反手击球时,为了能做到这一点,眼睛要看向身侧(瞟)。

很多人完全转身向后,这样击球(背向球网)。结果就是眼睛看向后面,向反方向击球。他们的击球是一种猜测。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不要立刻转体奔向来球。而是先向后移动,使球在身侧。第一,我有个比较好的视野。第二,我有个比较好的击球空间来利用我的手臂球拍。

配图7-1不能完全背转身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8)

配图7-2林丹侧身反手高远球后瞬间将视野收回

八、边界球看哪里?

长谷川博幸《羽毛球技术百答》:

这是一个判断(目测)边角线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的话题。

首先,前提是平常就记住场地的面积、边线位置以及和击球之间的关系。对方在某一位置,以某一强度击来球就是场内;另一种飞行路线,就是场外。用自身的经验,确立起判断的尺度。

这种尺度,随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或体育馆的状况,会有一些差异。双打时守卫范围小,可以相互提醒对方;单打时,判断的偏差是一大问题。那么怎么解决呢?

原则上,在对是否界内或界外的很微妙的来球,即使是界外的球,也要反击回去。左右侧的来球相对比较容易判断,后侧的球是上下的位置很难判断。与其花精力在这方面,不如对于场地周围 10厘米范围的球,都接击。因为犹豫不决而事后后悔,不如干脆选择击球。假设球是界内,若是扣球没有接到还情有可原,若是高远球没有接到,就会非常遗憾,“哎呀,本来很容易可以接到的球却没有去击……”就很还是滋味了。

配图08-1像界外球先击了再说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9)

以我的经验来看,越是进展不顺的时候,越是消极,越是不知不觉地常常判断为界外。不知不觉地常常判断为界外,而实际上却偏偏是界内,或者腿脚感到疲劳时,越觉得场地过大,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杜绝有消极的想法,即使看上去这球似乎像是界外的球,也要击回。在判断尺度的精确度失灵时,只好用自己的脚步来弥补了,积极地击球。

配图08-2林丹第一局15比19落后时,判断为界外,丢一分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10)

配图08-3李宗伟第二局9比17落后时,判断为界外,丢一分

打羽毛球各种球的技巧(羽毛球课堂打羽毛球是的)(11)

手法、步法、心法、练法、脚法、眼法,说那么多的“法”,高手正在看着我们笑: 都是些ABC。

无招胜有招,无“法”胜有“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