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一生只落地一次(钟情鸟的传说)

钟情鸟的传说

荆棘鸟一生只落地一次(钟情鸟的传说)(1)


在西双版纳的丛林中,生活着一种美丽的鸟叫做“犀鸟”,它们離雄成对,终生不离,育雌雄鸟如人类产妇般足不出“屋”,饮食起居全由雄鸟操劳。成双成对的鸟,若其中一只遇害,另一只便不思饮食,到处寻找,边飞边鸣,其声如泣如诉,令人心寒。寻侣之鸟哀不思归,直至气绝身亡。因此,傣家人都称犀鸟为钟情鸟。

据说,很早以前,世间并没有钟情的鸟。如今的鸟是由一对钟情的夫妇所变。这对夫妇,男的叫岩哥,女的叫玉罕。岩是个勇敢的猎人,带着妻子玉罕在大森林边建了一栋竹楼,以狩猎为生。玉罕身材苗条,眼睛黑亮,皮肤白嫩,有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岩哥对玉罕钟爱无比,柴不让她找,水不让她挑,农、食、住诸事都不让她操劳。玉军也深深地爱着岩,但凡岩哥在家,总是让他吃好的、穿好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治净、漂漂亮亮。

荆棘鸟一生只落地一次(钟情鸟的传说)(2)


岩哥由于对妻子过于仲爱,每次外出狩猜都要把玉罕关在楼上,他不回来,决不许妻子下楼外出,唯恐妻子受到意外伤害。玉罕怀有身孕的那一年,岩哥对玉罕更是关怀备至。一天,他要外出狩猎时,为玉罕准备下三天吃的饭菜和饮水,然后钉死门窗,拆掉楼梯,嘱咐玉罕说,不论发生什么事也不能下楼。这天,岩哥走进森林以后,平时鸟雀嘲嗽的森林,却不闻鸟歌猿啼,他在山上转了半天,也没有碰上一只可以猜捕的禽兽。直到太阳落山以后,岩哥才在返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头浑身金光闪耀的金鹿。他立即拈弓搭箭“嗖”地放了一箭,那金鹿“吭”地叫了一声,拖着被箭矢射伤的后腿,奔进了密林。

荆棘鸟一生只落地一次(钟情鸟的传说)(3)


此刻,夜幕已经降临,黑暗已经笼罩了密林,但金鹿身上放射着金光,岩哥仍能看到它奔跑的方向。于是,岩哥又握箭在手,朝着金光闪耀的地方追赶。那一夜,岩哥不知翻过了几座山,穿过了多少林,他只知朝着金光闪耀的地方奔跑,早已忘记了辨认方向。天亮以后那金光更加耀眼,岩哥觉得他已经快要追上那只负伤的金鹿了,便加快步伐拼命赶。直到他跑得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时,金光和金鹿才顿然消失。

荆棘鸟一生只落地一次(钟情鸟的传说)(4)


岩哥躺在地上息了半天,站起身来一看,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密林,竟不知自己从何方而来,该从何路而归,他已在老林中速失了方向。他在密林里跑呀跑,渴了就捧起山泉解渴,饿了就用野果充机。见鹿不射、见熊不打,一心只想寻路回家。他一直在密林中奔跑了七天七夜,才走出那座茫茫老林,找到了回家的路。当他第八天赶回家来的时候,竹楼上火塘已灭,竹筒中滴水没有,备下的食物已颗粒不剩,怀有身的玉已得饿得断了气息。心爱的妻子死了,岩哥也不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他拥抱着妻子的尸体,放火点燃了竹楼。岩哥和玉罕的魂灵,变成了一对长着角质大端的鸟儿,从烈焰腾空而起,飞向山林。由于这对鸟儿是由岩哥和玉罕变化而成,傣家人便叫它为“诺哥罕”(意为岩哥玉罕变成的鸟)。这种“诺哥罕”就是犀鸟的总称。岩哥和玉罕变成了犀鸟以后,比翼双飞,形影不离,仍然像生前那样你恩我爱。但岩哥变成的雄犀鸟,仍然不改过去的旧习。雌犀鸟生蛋育雏之时,它便来泥石,封住雄鸟育雏的树洞,仅让维鸟的角质大嘴露在洞外。雄鸟不辞辛劳到处寻找可口的浆果和小动物饲喂雌鸟和幼鸟。夜里还在洞边守候,预防不测。直到幼鸟可以飞翔寻食时,雄鸟才啄开洞口,让妻子带着儿女离家试飞。因为犀鸟的这种钟情,人们把它们叫做钟情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