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终极思维的五大前提(演绎思维vs归纳思维)

​在这个系列的一开始系统设计的演绎归纳法:开坑中我已经大概说明缺乏归纳思维能力会有什么弊端。但没有涉及到为什么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普遍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以及对于个人知识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影响。所以这里在稍稍扩展一下。

大家都理解的是,人的一般认识都是从具体到普遍的一个过程。不论一个人是否善于总结和思考,对新事务自发的理解过程都是如此。然后再试图通过一般规律应用到其他具体事物进行延展和迭代,形成知识体系的不断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也会同时不自觉地对各种归纳出的一般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形成联系,得到更一般的规律和体系知识。这种纵向和横向同时不停延展和螺旋上升的模式基本贯穿了我们人类学习和认识自然世界的所有行为中。

一般而言只要符合这种认识规律,任何知识的学习在理论上都没有问题。学习效率的差别无非是取决于一些其他和天赋有关的因素,诸如记忆力、专注力、对特定元素的敏感程度等等。但我们时常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一样东西会觉得非常难,完全学不会。就算是勉强学了个皮毛也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明就里。这是为何?

实际上这完全不是因为学习者愚钝。恰恰相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缺乏知识内容对应具体事例和经验的基础知识,又或者是因为教授者太烂造成的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环节的不完备。具体来说,就如中国学生经常在国内各种大学教材上看到的莫名突然出现的定理和引理,然后突然推导出了下一个定理,最后的例子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忽略过程)计算而并没有具体贴近学生实践的应用。这种情况下能学的会才是见了鬼。相反的,不少国外经典大学教材和在线课程被疯狂追捧就是因为他们在内容上充分照顾到了人类一般的认识规律。由充实生动的例子引出知识,然后再回到更复杂的具体问题上去。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毕竟不少学霸无视这种困难,最后学得也挺好的啊。我想说,这种学霸学得好有两种情况。一是假学真背题,就如同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可以催动其他武功绝学一样。很多人善于找到教学体系和考试的套路。不需要完全学懂就可以考得不错。中国教育体制下不少的高分低能就是这么出现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能善于找到体制的套路是了不起的本领。实际上不少学的通透的真学霸同样这种能力也是顶尖。第二种无视反正常认识规律的特殊情况是,学习者本身因为自身知识的积累或者实际经验,已经完成对归纳成一般规律的具体知识的内化,很容易能够产生知识的联系。所以不受这种反人类直接给结论但跳过过程的教学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反正这只是最后捅破窗户纸的一个动作。很多知识本来已经内化,他们需要的只是在更高层次的一轮归纳泛化前稍加暗示点拨,剩下的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所以说很多时候,一个东西学得会和学不会的重要前提就是自身已经内化知识的多少。真学霸其实反复做的就是在归纳自己已有知识,自发的进行归纳和演绎的不断迭代。这个时候教科书真的就是参考而已。而所谓学渣往往就是缺乏归纳演绎的方法论,同时无法有效从反正常思维的模式中被动获得知识,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两种极端的中间区域。所以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归纳演绎的思维框架上,人为的填补迭代所缺失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

  1. 识别和拆分具体学习目标和阶段
  2. 补充不理解的定义和知识脉络
  3. 结合已有知识体系找到关联,如距离太远盲区太大则需重新评估学习目标
  4. 对于给出的结论重新进行自己的归纳认识
  5. 泛化、应用、练习
  6. 迭代进入下一个相关学习目标

所有的学习框架基本都是这样,无非在具体实施上有所区别罢了。这也就是很多学霸觉得学习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无非力气活的原因。在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空前繁荣的今天并不会出现因为缺乏信息而造成无法进行自我演绎归纳的情况。唯一的思维弊病就是没有形成归纳思维的意识。不得不说不少优秀的人是从小不自觉地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他们并不会理解什么叫归纳演绎思维,对他们来说这个是本能习惯。但不幸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并没有这种方法论,所以就造成了普遍的学习困难。不夸张的说,这种缺失确实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癌症,症状就是愚昧封闭的想法和止步不前的人生。所以做人嘛,基本套路还是要懂的,归纳演绎的基本方法论虽然是个很低级的道理,但还是常用常新。

学会终极思维的五大前提(演绎思维vs归纳思维)(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