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1)

节后上班第一天,

军人勋表新规,官宣了!

《军人勋表管理规定》

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2)

关于“军人的勋表”,从去年就开始传了,很多人也都知道是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此刻,既有告别“07式资历章”的不舍,又有迎接“新式勋表”的兴奋。

当然,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兴奋更多一些!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3)

弹指一挥,解放军军官此前佩戴的资历章,已经有了15年的时间。

大伙熟知的资历章,也被称为“07式资历章”。

作为军官常(礼)服上一个重要的配饰,我军的资历章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职务等级

二是服役年限

小小的资历章,已经算是军队独有的特色,因为在这么小的平面上,它可以将“军衔,职务,服役年限”三者组合起来,以体现军官等级。

众所周知,资历章排数越多,意味着职务等级越高,军衔等级也相应变化。

上面一道一道小小的竖杠,代表着军官顺利、艰难亦或是平淡地走过的一年又一年。

资历章的排数,则反映了军官在所谓的成长进步当中,走了多少步。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4)

不过,“资历章”以前是只属于军官的。

这一点,在“新式勋表”中,得到了改善。

勋表新规明确——

坚持官兵一致,不论军官士兵、不论职位高低

一律以获得荣誉、服役奉献授予略章和确定勋表佩戴排数和数量

充分彰显荣誉面前官兵一致人人平等。

也就是说,军官也好,士兵也罢,都有勋表!

而且,每一名军人自己胸前挂的勋表,有多少排、有多少种类,完全跟你获得的荣誉、服役的经历、贡献的大小,紧密关联。

跟你的职务高低、身份性质,没有太大的关系。

一句话:荣誉面前,官兵一致,人人平等!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5)

说起“资历章”,在国外有一个涵盖更广的称呼:勋表。

目前,很多国家的军人勋表都由级别略章、年度略章、立功略章服役略章四部分构成。

级别略章表示军人现实所处的职位和级别,

年度略章反映军人的服役年限,

立功略章反映军人服役期间所立军功的等级和次数,

服役略章表明军人所服役的军兵种和受训情况。

一名美国陆军士官勋表的右胸部分

部队队徽下方是部队获得的集体荣誉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6)

我军此前使用的“资历章”,只包括级别略章年度略章组成,涵盖了国际通行的四项勋表内容中的两项,因此只能实现勋表的部分功能——

能反映一个军官的级别和军龄,

却无法看出其立功等级及次数,还有其曾经服役的经历等。

这的确是一个遗憾!

当然,相关的遗憾,在新式的勋表中,得到了弥补!

一名美国陆军士官勋表的左胸部分

对个人荣誉记载非常仔细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7)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8)

正连11年资历章图解(再见资历章你好)(9)

重点介绍一下我军的新式勋表。

在今天(28日)的新闻通稿中,主要介绍了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1、坚持为战导向,在略章设计、佩戴顺序、佩戴数量等各个方面,突出战时,彰显战功,注重励战,着重体现作战、执行重大任务、艰苦地区服役等特殊经历和荣誉;

2、坚持体系设计,项目设立兼顾全军共同和军种特色,内容设置覆盖功勋荣誉表彰、岗位贡献和服役奉献,样式呈现注重色彩搭配协调美观,体现全局性、整体性、协调性;

3、坚持官兵一致,不论军官士兵、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获得荣誉、服役奉献授予略章和确定勋表佩戴排数和数量,充分彰显荣誉面前官兵一致人人平等;

4、坚持继承创新,既注重传承我军光荣历史传统,汲取我军勋奖制度有益经验,大量运用我军红色基因元素,又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创新发展,构建更加富有新时代特色、符合新体制特点、体现新使命要求的军人勋表制度。

第3点,前面已经聊了,不再赘述。

其他几点,其实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是整体风格:

肯定是特别亮眼的,因为勋表大量使用了“红色基因”元素。

其次是主要构成:

功勋(战时立功着重突出、平时立功也很重要)

经历(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艰苦偏远地区服役经历)

岗位(不同军兵种、不同系统的岗位履历、不同级别的主官岗位履历、不同级别的机关经历)

奉献(主要是服役的时间)

第三是“官兵一致”:

士兵勋表、军官勋表,都有的!

总之一句话:

解放军的勋表,值得期待!

作者:哨位君

来源:解放军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