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到处刷存在感的人(喜欢刷存在感的你往往更孤独)

喜欢刷存在感的你往往更孤独

文/洪平

喜欢到处刷存在感的人(喜欢刷存在感的你往往更孤独)(1)

我有个发小,叫王胖子,其实并不胖,只不过因为小时候长的比较着急,相比同龄人更高更胖一些,所以相熟的人都叫他王胖子,只不过我一直这样叫到现在。我和他目前状况差不多,关系也挺好,但我最烦他,因为他总是试图说服我做一些事情。

前年,股票牛市的时候,他炒股了,那段时间基本上谁买股票都能赚钱,好像跟白捡钱似的,他开始的时候也赚了不少,闲的时候就经常往我这边跑,跟我显摆他的战绩,接着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劝我也跟着炒股。

我这个人最害怕看数字,而且保守没什么赌性,最重要的是我那段时间自己的生意也挺好,没时间去了解股票。但王胖子每次到我这边来,就像例行公事一样总要劝我买股票。

直到后来,股票走了下坡路,他开始亏损,来我这边的次数也比较少了,也不再劝我买股票。相反,是我开始劝他赶紧退出股市,不然会被套牢的。但他总认为股市会好起来的,只要挺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而且坚信自己的判断,结果呢?被套进去了,醒悟的时候已经亏了80万。

为什么他会劝我炒股,而后来我又劝他退出股市呢?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好为人师的习惯,或许你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会一件事情的时候,别人却不会,这时你就有想去指导他的冲动,这是人的一种本性,因为你可以通过指导别人把自己的思想、价值观等强加给别人,以此来寻找存在感,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各种人际社交、各类社交APP就是最好的证明。比如现在最流行的刷朋友圈、刷微博,就是在刷存在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如果脱离了群体,脱离了各种关系,就会变得很孤独,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存在,感知不到自己的价值。于是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意识作用于外物,企图改变外物或获得认同,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实际上,我们都生活在自我的意识中,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试图改变外物和他人。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立的,你想改变他人的同时,他人也想改变你,所以我们想要改变他人,首先是要改变自己,第一步就是要走出自我意识,认同别人的想法,而我们最终所做的也不是改变别人的想法或行为,而是通过认同别人的想法或行为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从一则商业案例出发,看看如何说服一个潜在客户产生购买行为。

某商家研发了一台香薰机,开始的时候商家只是介绍香薰机的功能,诸如外形时尚、科技感强,操作简单方便,采用的是无毒无污染的天然香精,即使对婴儿也无伤害,等等,然后针对这些做了一些海报广告进行推广,结果发现人们对广告并不感兴趣,很难产生购买欲望。

后来,商家雇佣了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来做香薰机的营销。营销团队很快发现,原来的营销中并没有将产品与潜在消费者建立连接,而是自说自话,企图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人们的行为,结果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

于是营销团队确立了自己的营销任务,就是要把产品与潜在消费者建立连接,找到消费者对产品的固有认知。通过市场调研和一些营销手段,发现人们使用香薰的最多场景是在做SPA的时候,这类消费者固有的意识是做SPA的时候使用香薰,能够让自己更放松、更舒适,这是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认知,那么这个时候你对消费者说香薰能让让你更放松、更舒适这句话,就能获得他们的认同,这就完成了第一步,产品与消费者认知上的联系,但还不足以产生购买行为。

专业的团队办专业的事,他们把更放松、更舒适的状态代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发现人们都认同更放松、更舒适的状态有利于睡眠,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睡眠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营销团队最终把香薰机能让人更放松、更舒适的功能与更好的睡眠建立了联系,激活人们对这种联系的认知,这种认知并不是商家强加给消费者的,而是消费者本身已经存在的认知,并把这种认知与消费者想要获得的利益相联系,最终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在后来的营销实践中,也的确证明了这次的营销策划要比当初商家自己的营销方案好的多,原因就在于刚才的分析。

实际上,我们并不能改变任何人,做出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看到的花,你永远看不到,所以我们无法分享真正的花,我们只能假装我们在分享,而这是非常孤独的

佛家所说的“我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作为了自己的对立面,所以我们感到深深孤独的同时,又迫切渴望融入整个世界,试图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破除“我执”才能容纳更多,才能让自己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这样在面对生命的孤独的时候才不至于恐惧,而破除“我执”需要不断的修行。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如何破除我执,进行修行呢?


三少闲谈:

做自己,并不是让你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说自己的选择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