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

想穿越到魏晋时期当一个名士,除了出身这种硬杠条件外,还必须要掌握两样东西:玄学与嗑药。这都是一位叫何晏的帅哥所创立的。

鲁迅先生曾封何晏是“吃药的祖师爷”。说是何晏有钱,他带头吃起来,大家也都跟着吃。与何晏同时期的大医学家、针灸的发明人皇甫谧也证明,确实是何晏开始吃这种药的。玄谈也是何晏创始的,他倡导“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这是当时除了儒学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

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1)

何晏(?—249年),字平叔_图

那么,何晏到底是何许人?

何晏是曹操的养子,长大后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何晏的爷爷是老曹以前的上司;老妈是个漂亮寡妇,被老曹纳为小妾。

老曹特别喜欢小妾带来的这个“小油瓶”。因为何晏这孩子从小就继承了家族的美貌基因,他的姑奶奶是汉灵帝的何皇后,可想而知小何该多漂亮。有个成语叫“傅粉何郎”就是说小何皮肤特别白皙,跟搽了粉似的。

小何到了四十多岁成了大叔年纪时,皮肤依旧洁白细腻,满满的胶原蛋白。魏明帝怀疑他涂粉,专门在大热天请他吃热汤面。何晏吃得大汗淋漓,跟洗桑拿似的。他不断用袖子擦脸抹汗,越擦皮肤越白。这下魏明帝才相信何叔叔没有涂粉,是天生丽质。

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2)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_图

再者就是何晏从小特别聪明。曹操总是与神童有缘,自家的曹冲是个神童,连养子何晏也是个神童。据说老曹读兵书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小何,小何“无不冰释”。这点可信度不高,老曹好歹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军事家,怎么还会由黄口小儿来答疑解惑。反正不管怎么说,小何就是特别聪明。

老曹想让小何改姓曹,七岁的小何就在地上画了个框框,站到里面怎么都不肯走出去。旁人不解,他说:“这是我们何家。”老曹得知后作罢。不过他对这个养子还真视如己出,待遇和亲儿子们一样。曹丕就很嫉妒,叫何晏“假子”。

长大后小何果然在文化领域极有建树,成为一代文化巨擘。他曾经与人一起编纂《论语集解》,这是当时《论语》最好的注本。他在使用了《周易》的精神来解释《论语》,开一代先河。极深的儒学造诣,加上注重思辨和追求本质的精神,何晏成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

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3)

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_图

到了曹丕继位,何晏因自小受曹丕不待见,所以什么官都没捞到。他赋闲在家有大把的时间和一帮吃饱了撑得没事儿干的高干子弟们搞沙龙聚会。其间大家聊天话题都是从“老庄”之学里挑出的“玄之又玄”形而上的玩意儿,越说的云里雾里,令众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越显得思想有深度。他们讨论的话题如圣人有情无情、人的才能与品德之关系等等,还分正反方进行辩论。何晏口才相当棒,一直都是话题男神,被评价为:“妙哉!平叔(何晏)之论道尽其理矣。”

出于对老庄之学痴迷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何晏又琢磨出一个新玩意儿——嗑药,即服用“五石散”。

“五石散”是以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硫磺五种石头为主要原料调制而成的。现代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啻于毒药。可是在老庄之学里“五石散”被认为是成仙的灵丹妙药。

服用五石散之后,人的身体会发热,故而要披头散发(最早的“披头士”)、着装上要宽袍大袖,以便散热,这形成了魏晋时代贵族男子们最时髦的装束打扮。

五石散还具有神清气爽,体力强盛,吃嘛嘛香,一屁蹦五楼的神奇功效;它还是一种春药,能满足贵族们淫逸的生活。

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4)

五石散 主要成分_图

何晏本来是自己吃着玩儿的,但是架不住名人效应,一时间贵族人士争先仿效。服用的人越来越多,吃出事的也不少,比如名士裴秀、晋哀帝司马丕等,都吃死啦。服用五石散的风气一直到唐代才断绝,害人匪浅。孙思邈就曾呼吁,见了此药的方子赶快烧掉,千万别留给后人。

如果只是谈玄、嗑药,何晏只管放心潇洒活着。可是,作为一个大丈夫,他还想有些政治作为。而且他确实也颇有“经国之才”,就连政敌家族的人都称赞他担任尚书时“选举得人”。既然是金子,想发光是必然。

可是帅哥何晏的仕途运气不怎么样。他先是不被魏文帝、明帝父子待见,只能另寻政治投靠。这时他选择了司马懿的死对头曹爽。

魏晋文化与五石散(魏晋时期引领服用)(5)

曹爽(?-249年)_图

曹爽也看中何晏的才能,提拔到高位。不过何晏对曹爽执政也并非100%满意,他在职位上尽量主持公正。

等到曹爽倒台后,司马懿别有用心地让何晏来审理曹爽一干人的案件。何晏本是曹党一员,他见司马懿给了自己这么个机会,还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彻查曹党来戴罪立功。当司马懿称应当有八族需要被灭门时,何晏扳指头数到第七个,不知第八个所指。他反问司马懿:“难道连我也算吗?”司马懿哈哈一笑,何晏才知道中了计。一代美才子何晏落得个被夷三族的下场。

何晏死得有些冤,但是他所开创的魏晋玄学,以及服用五石散倒是被后人继承并发扬,这种风气一直蔓延了三百多年。

文:刘樱姝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