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平台(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产业名片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我国智慧建造活动的开展;2022年11月,住建部选取北京市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应用场景,形成建筑生产全链条数字化管控,实现高效益、高质量、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建造方式。

目标很宏伟,现实呢?

设计环节乏善可陈,只要看看设计之后的所有环节,都另起炉灶按照自己需求重新建模就知道数字化设计有多么失败,智慧建造的关键数字化BIM模型呼唤一模到底。最为关键的是,在设计软件的开发方面,我们面临芯片产业同样的问题,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太少,很容易被卡脖子。

生产阶段亮点颇多。虽然仍然处于追赶者的角色,但是与先进的欧美国家差距不大。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370亿美元,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比超过1 5%。在政策与市场的支持下,目前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智能建造装备企业。

施工过程一言难尽。很多所谓示范项目零零星星用了一点BIM技术,几只机械臂,几款机器人,几个监控镜头(很多示范工地是入口处的工人扫脸打卡),尚未形成真正的智慧施工及监管体系。

运维阶段暂未涉及,只有少数空调生产商自主的监控其设备的运行情况,间接监控建筑能耗。

理想中的智慧工地:

按照数字化设计,后续造价部门一键出工程量;

采购部门按数字设计采购下单“精准到每一块砖”(某头部房企老板的要求);

自动化生产厂家识别产品数字信息高效率以最低耗材最高精度方式生产出可溯源部品部件;

智慧运输将各类成品半成品部品部件及建筑材料按建造次序运至工地施工安装;

智能施工最大限度利用机器(人)的精度优势实现毫米级误差,大大节约装饰抹灰建造耗材;

现场监管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手段实现施工现场的人脸识别、移动考勤、塔式起重机管理、粉尘管理、设备管理、危险源报警、进度管理、人员管理等多项功能;

运维阶段利用前期上传云平台数据实现对后期的能耗、安保、维修、服务等功能。

我们距离理想中的智慧建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去解决。

一是当前标准化设计的全局协同性有待增强,设计的效率与可重复性有待提高,最主要的,是必须出台权威性较强、适用性强的国家数字标准供建筑链条各环节使用,避免目前各自为战,重复数字化的现象。

二是自动化生产元件缺乏核心技术,设计生产一体化协同程度低。这个其实和芯片业类似,核心技术的研发是重中之重。

三是新型施工技术的协作能力、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分析技术有待加强。

四是智慧运维新模式缺乏数据基础及关键技术,智能、低碳运维 水平有待提升。

2022年,中科院向全国征集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中国土木建筑学会送审的课题“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系统性解决建筑工业化和高能耗问题?”成功入选,这个问题的提出,指明了智慧建造的一条清晰思路。

智慧建造平台(距离我们还有多远)(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