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拍过的电影(一个美国男人改变了法国育碧)
文:薄荷
近日,育碧正式公开了《幽灵行动》系列的第八代正作《幽灵行动:断点》。
而要聊起这个系列,有一个人是肯定要被提及的:
汤姆·克兰西(1947-2013),超级畅销书作家,军事小说大师,冷战故事专业户。
不过,相信大多数玩家之所以会了解到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上面那串看着相当唬人的头衔,而是因为这个名字经常伴随着游戏,尤其是育碧的游戏,所出现。
《彩虹六号》,《鹰击长空》,《细胞分裂》,《全境封锁》,《幽灵行动》……在这些育碧所出品的泛军事题材游戏当中,汤姆·克兰西频频出现,并被冠在这些游戏名的前面,形成一种“Tom Clancy’s”的命名方式。
有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向你解释:
“这是因为啊,这些游戏都是由汤姆·克兰西的小说所改编的,因此自然要冠上他的名字了。”
然而,就拿《幽灵行动》来说,虽然这个系列也被冠上了汤姆·克兰西的名号,但它本身却不基于任何汤老爷子的小说。
那,为什么这个系列还要被划入汤姆·克兰西的宇宙当中呢?汤姆·克兰西与育碧,以及电子游戏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回到差不多40年前,从最一开始的地方说起了。
1984年,汤姆·克兰西出版了著名的《猎杀红色十月号》。在这本小说里,一艘苏联的核潜艇选择借演习的机会叛逃到美国。
由于对于军事细节的详尽考证以及对于冷战世界的独特理解,《猎杀》迅速在美国风靡,甚至得到了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推荐,其销量也由此轻松地达到了百万本以上。
(顺带一提,这本书也被国内引进,而其中一个版本的翻译正是我们的“局座”张召忠。)
也因此,《猎杀》很快便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由肖恩康·纳利主演并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该片对于潜艇内部的细致描绘,至今都影响着众多好莱坞的同类型作品。
与此同时,当时刚刚兴起的电子游戏也找上了这部大火的小说寻求联动。在1987年,《猎杀红色十月号》的同名游戏正式推出。
不过,与电影的成功不同,这款被归类为潜艇模拟器的游戏却并没有收获太多的好评,许多玩家都认为它的玩法过于单一,能操作的地方也非常有限。
但不论如何,这确实是汤姆·克兰西的作品第一次与电子游戏建立联系。
在那之后,汤老爷子又写了《赤色风暴》和《爱国者游戏》等小说,逐步奠定了他在军事小说这一块的地位。
而在此期间,挂有汤姆·克兰西之名的游戏也出了不少,但就和之前的《猎杀》一样,它们的评价都很一般,并没有在业界掀起多大的波澜。
就这样,时间推移到了1996年。当时已经算是功成名就的汤老爷子决定搞点除写作之外的事情。于是,他联合了一名退下来的英国皇家海军以及一名艺术总监,建立了自己的游戏开发工作室:红色风暴娱乐(顺带一提,《红色风暴》也是汤姆·克兰西一本小说的名字。)
工作室的第一款游戏名叫《Politika》,同样基于汤姆·克兰西的原著小说改编,是一款棋盘策略类游戏。
根据这款游戏的架空背景设定,1999年,俄罗斯爆发了内战,而玩家将操纵内战后八个派系中的其中一个,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手段来夺取最后的胜利。
并且,可能是受当时颇为流行的真人演出风潮所影响,在《Politika》的片头里,汤老爷子还真人出境,扮演了一回国际观察员,煞有介事地分析了整个“俄罗斯内战”的局势。
不过,即便是自己开工作室做游戏,其最终结果也依旧没什么变化——《Politika》在游戏圈的评价还是不温不火。
之后,红色风暴又将汤老爷子的《ruthless》改编成了一部回合制战略游戏,而该游戏所收获的评价也基本和《Politika》差不多——不功不过,并无亮点。
似乎,汤姆·克兰西的作品虽然很适合改游戏,但改出来的游戏也就那样,可以玩,但绝称不上顶尖。
就在大家普遍这样想的时候,《彩虹六号》横空出世。
要知道,在《彩六》初代诞生的1998年,市面上的第一人称游戏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你操纵的是个被子弹打了N枪才会挂掉的猛男,靠着四次元口袋携带着一个小型军火库,在一群敌人中七进七出,大杀四方,如入无人之境。
而初代《彩六》却呈现出了FPS的另一种可能:
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干员,在执行每个任务前,你都要选择所携带的武器,规划执行任务的方式,你和敌人都是两三枪就死,非常的真实。
因而,在那个FPS相当同质化的时代,就和同年发售的《半条命》一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彩六》同样大获成功——不但是当年全美第12畅销的游戏,还被多家游戏媒体大加夸赞。
至此,汤姆·克兰西的小说终于找到了与之最为契合的游戏类型——战术射击,而与此同时,《彩六》的成绩也引起了法国育碧的注意。
在千禧年前后,育碧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全球布局。
靠着90年代《雷曼》系列的成功,育碧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并在游戏圈站稳了脚跟,然而此时想要走向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这家公司便需要一个优秀的品牌来打开局面。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红色风暴凭借《彩六》获得了成功。
一个方兴未艾且充满可能的游戏类型,一个有号召力且高产的作家名号,一家有能力但缺资金的工作室,对于育碧来说,当时红色风暴的种种特征实在是太契合他们的发展规划了。
于是,在2000年的8月,红色风暴被育碧收购,而收购后仅一年,挂有汤姆·克兰西之名的《幽灵行动》便横空出世。
继承了《彩虹六号》的开发经验与育碧的资金支持,红色风暴用《幽灵行动》将战术射击游戏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游戏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其销量直接将育碧的财报推上了历史新高。同时,多家媒体所给出的“年度最佳游戏”奖项也从口碑上给予了《幽灵行动》充分的肯定。
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授权与摸索后,游戏圈终于迎来了一部极其优秀的汤姆·克兰西系游戏。
然而有趣的是,如果说《彩虹六号》还保留着“一支由各国干员所组成的小队”这样来自书中的设定,那么《幽灵行动》便可以说是完全与汤姆·克兰西的小说脱离了干系——游戏没有基于任何文本改编,故事完全由开发者撰写。
换句话说,从《幽灵行动》开始,汤姆·克兰西便成为了一个单纯的前缀,而有这个前缀的游戏也基本上不再依赖小说文本。不过,在开发的过程中,制作人员还是会虚心地向老爷子征求意见。毕竟写了半辈子战争,老爷子的许多见地还是相当独到并具有参考价值的。
而在《幽灵行动》后的一年,育碧旗下多个工作室又联合带来了潜入类游戏《细胞分裂》。在不逊于《幽灵行动》的好评与销量中,特工山姆·费舍尔的传奇也就此开始。
而靠着汤姆·克兰西的游戏改编三部曲,育碧也正式从一家根植于欧陆的发行商变成了纵横全球的游戏大厂。在《细胞分裂》,《彩虹六号》,《幽灵行动》这三个老IP稳定输出新作的同时,育碧又开发了空战题材的《鹰击长空》和即时战略题材的《末日之战》,进一步丰富了“汤姆·克兰西”宇宙。
并且,由于这种长期的良性合作关系,在2008年3月,以一个并没有公开的金额,育碧索性购买了汤姆·克兰西的永久冠名使用权——不仅仅包括游戏,还包括电影,剧集等一切文化制品的所有权。
至此,汤姆·克兰西这个名字便彻底与育碧绑定在了一起。
如今,虽然汤老爷子已离世多年,但冠以他名字的游戏仍在一部接一部的推出。借由育碧,无数玩家认识了汤姆·克兰西,并通过游戏这个媒介了解到了他笔下那个波诡云谲,精彩纷呈的战争世界。
而在今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育碧时任总裁Yves Guillemot则表示,汤姆·克兰西系列改变了整个公司。在过去的许多关键节点,都是这个系列的作品育碧更进一步,并最终成为了今天的大型国际游戏企业。
所以,究竟是汤姆·克兰西让育碧成为了今天的大型游戏公司?还是育碧让汤姆·克兰西在今天被更多人所知晓?
答案,应该是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由二者长期的良性合作而造就的互惠互利,共同成就吧。
《幽灵行动:断点》在杉果开启预售。现在购买可以享受35元(标准版)&60元(黄金版)&70元(终极版)的立减优惠。黄金版预购可获得3天抢先体验及第一年季票,终极版则可多获得终极组合包。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杉果游戏的立场。
该文章属于杉果新媒体团队的深度原创文章栏目,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原创视频节目(AB 站)。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关注公众号「杉果游戏」以及微博 @杉果游戏官方微博、@杉果娘 Sonkwo。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