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经典语录(论语教育智慧活到老)

论语教学经典语录(论语教育智慧活到老)(1)

《论语》教育智慧: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为何认为五十岁才适合学《易》

《论语》感悟(一四二)

文/王营

原文: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7.17孔子说:“多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的时候学习《易》经,以后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感悟:关于本章的理解,学术界向来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孔子五十岁才开始学《易》,还有人认为,“五十”是“卒”的误读,“易”应读做“亦”……,凡此种种。不过,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按照这种说法,孔子到了晚年才喜欢《易》,并且对《易》做了深入的研究,写下了自己读《易》的心得“十翼”。孔子活了七十多岁,五十岁肯定还不能算是晚年,因此我认为,这句话是孔子晚年说的,是对他一生学习生涯的回顾,意思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我一定从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经,那么以后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论语教学经典语录(论语教育智慧活到老)(2)

为什么孔子认为五十岁才比较适合学《易》?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五十岁是一个人应当“知天命”的年龄,到了这个年龄,一个人对人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一番解读,而《易》经就是一部研究“天命”、“性理”的书,此时读《易》,可以很好地观照自己五十年来的人生经验,明确今后的人生方向。孔子是相信“天命”的,以他对《易》的深入研究,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也会占卜预测,也知道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所以他说五十岁学会“易”,以后便可以无大过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是我对这段文字的一点儿揣测,不管是否正确,但有一点还是应当肯定的,那就是孔子到了晚年还在坚持学习,学习内容还是高深莫测的《易经》,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孔子读《易》后所写得“十翼”,至今仍是易学研究最宝贵的资料,令人难以望其项背。这种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