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

綦毋潜是唐代著名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人惟潜最著”、“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也说明他的才名盛于当时。

綦毋潜,江西人,年幼聪慧,饱读诗书,志向远大。他十五岁时,便离开了家乡,来到京都长安游学,与当时诗坛名家多有交往,渐有诗名。开元八年,綦毋潜参加科举并没有考中,落第后返回家乡。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1)

开元十四年,苦读六年后,綦毋潜又赴京参加科举,终于进士及第,后授宜寿导尉、左拾遗。开元十八年,入集贤院待制,为著作郎。在此期间,曾返乡省亲,路过洪州,与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张九龄相见,二人政见相同,交谈甚欢,并以诗作唱酬。

开元二十一年冬,送诗友储光羲辞官归隐,受其影响,他萌发了归隐之志,便于当年年底离开长安,经洛阳,盘桓半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弃官南返。

綦毋潜先在江淮一带游历,足迹几乎遍及这带的名山胜迹。流传至今的诗也多描写风光之作。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2)

几年的归隐,并没有断了綦毋潜的“济苍生,安黎民”的念头。于是天宝初,綦毋潜返洛阳、长安谋求复官。天宝十一年任左拾遗,后长为著作郎。后又因为安史之乱,綦毋潜再次归隐。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带。此后不知所终,享年65岁左右。

綦毋氏复姓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主要来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綦毋张的后人,也有一部分出自古匈奴族的姓氏,后简改为单姓綦氏、毋氏、张氏等,分别融入各姓氏大家庭。

今天,我们来欣唐代著名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体会他诗词之中的妙处。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3)

1、《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唐代〕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2、《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唐代〕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4)

3、《宿龙兴寺》

綦毋潜〔唐代〕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4、《送章彝下第》

綦毋潜〔唐代〕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5)

5、《送郑务拜伯父》

綦毋潜〔唐代〕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6、《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綦毋潜〔唐代〕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6)

7、《登天竺寺》

綦毋潜〔唐代〕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谿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8、《若耶溪逢孔九》

綦毋潜〔唐代〕

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

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借问淹留日,春风满若耶。

綦毋三个字怎么读(唐代诗人綦毋潜的十首诗)(7)

9、《送贾恒明府兼寄温张二司户》

綦毋潜〔唐代〕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

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

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10、《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綦毋潜〔唐代〕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

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