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考研复习全套二手资料(法硕考研璐璐老师教你)

法硕考研复习全套二手资料(法硕考研璐璐老师教你)(1)

法制史的考试地位

中国法制史在法硕联考(含法学)共计40分,与法理学和宪法学组成综合课试卷,共计150分。

法律联考(非法学)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分析题。2018年新增论述题后,可能还会考查法制史的论述题。

相比于法理学的深奥,宪法的抽象,中国法制史考试难易程度适中,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能力,也考部分的古文阅读能力。单选题一般比较简单,要求基本不丢分。多选题要仔细认真,把握考点和陷进。简答题基本集中于清末民国的内容,比较容易准备。最难的是分析题。不仅要求对古文要进行理解和翻译,而且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作答,考生要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综合上述题型难易程度分析,简单题目约占百分之四十,中等难度题目约占百分之三十,难度较高题目约占百分之二十,高难度题目约占百分之十。

法制史的考察特点

历史性。历史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是基于研究的方便而进行了人为的分割,如历朝历代的划分。因此,在考试中,对于某种的特定制度,真题往往要求考生只需定位到具体的朝代,如秦朝还是汉朝,而不需要具体到年份。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编排顺序来定位朝代。比如,第一题往往是夏商周三代,第二题开始就进入秦汉朝代的考查。如果本题的前一题是元代的制度,后一题是清代,那么本题基本可以确定是明代的制度。幸运的是,法硕考试并不涉及制度背后的原因,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制度?它还是集中考查制度的时间维度,即具体朝代的明确。

法制性。中国法制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集中于与法学相关的部分。一般认为,法学包括立法思想、法典、行政机构、司法制度、刑事制度、民商事制度、经济制度等。考查范围主要集中于各个朝代的法典所规定的制度。中国古代采用的是“诸法合体”,即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婚姻继承制度都在一个法典中进行规定。因此,法典规定的内容都是考查内容,从大众能够理解的刑事犯罪,如谋杀与故杀,强奸与乱伦,到跟大众其实关系不大的皇帝制度、中央与地方机构设置等都要进行涉及。幸运的是,法硕考试有《考试大纲》,一般不会进行《考试大纲》外的知识考查。考生只要掌握本书的中国法制史的内容即可。

中国性。相比于西方发达的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的发展特色是“法律儒家化”,即法律制度要体现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两个,一个是明贵贱,另一个是别亲疏。明贵贱表示儒家认为人人是不平等的,君君臣臣、亲亲父为首,妇女的三从四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这些个是与现代法治思想追求人人平等是格格不入的,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是比比皆是,具体的制度有“上请”、“官当”等。另一方面,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亲属关系、家族关系,甚至提出“家国一体”。具体制度如“亲亲相为隐”(《唐律》),这个行为在现代中国应该是构成“窝藏罪”。中国性是学习中国法制史一定要掌握的内容。这个体现了中国人的乡土风情,凸显了古代中国的智慧!

法制史的学习方法

法制史学习方法其实就是三个字:“背多分”,无他,唯重复尔。法制史考察制度的产生时间,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本质上都是记忆的内容,无需多强调。

补充两点:第一,法制史考察要求对历史朝代具有敏感性,一定要把朝代的气质记住。比如,秦代是严厉的,汉代是大气的,唐代是开放的,宋代的孱弱的,元代是粗犷的,明代是内敛的等。特别要注意中华法系的特点。如德主刑辅思想。该种思想始自儒家,认为治理社会首先要推行教化,统治者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其次还要积极推行道德教化,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提高了,犯罪自然就少了。只有对于少数的不听从教化的人才动用法律制裁。这种思想发端于先秦,在汉朝武帝时期上升为统治思想,历朝历代得到尊奉,从未中断。还有重视血缘,重视亲情的传统。自从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以来,这种传统就受到了破坏。实践证明,重视血缘、亲情、人伦、家庭,乃人之本性。现在很多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而中国自古以来法律中就有详尽的规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以之指导现代生活,将其精神在现代法律中予以体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加强练习,特别是真题。通过章节知识的配套真题既可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还可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这对基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听,多背,多练,自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

(了解更多法硕考研资讯,请关注法硕考研陈璐琼;微博@法硕考研陈璐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