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真正来历(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

今天写到《幼学琼林》阮籍能为青白眼片段,“竹林七贤”的事迹我们多次提到,每次的故事都很有趣,每个人都很有个性,阮籍在这七人中以真风流著称。

其人典故很多,比如喝醉酒后躺在酒馆老板娘身侧,老板认为这小子欲行不轨,但发现只是醉了睡着而已;某人家女儿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去世了,他不认识,还去人家葬礼上痛哭,弄得家属莫名其妙;经常驾车入山林,边走边“长啸”。其啸高昂激越悠长,并且有穿透力,能达几公里以外。很有意思吧,这些行为在今天看来都属于离经叛道,何况当时。

01

阮籍善啸远隔一二里都能听到他的“男高音”。某天,砍柴人说苏门山里来了一个得道真人,阮籍便去拜访他。登上山,那人坐在山岩上,阮籍也坐下来,两人伸开腿坐在那。那人不说话,际籍便开始卖弄见识,评点上到三皇五代下到夏商周的事,但他却仰着头,一言不发。阮籍再说到儒家的道德主张、道家养生方法,那人还是不发一言。阮籍无奈,便只好长啸。谁知长啸却入了那人之耳,笑着说:“可以再吹一阵嘛。”阮籍再吹一阵,兴致已尽,便起身下山,谁知才到半山腰,便听到山上众音齐鸣,宛如数部乐器在合奏,森林山谷都在回响。回头看时,却是刚才那人在长啸。

古人的真正来历(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1)

阮籍

关于长啸还有略早于阮籍的同代人孙登,孙登之啸,名为“动地”,可谓气势宏大,富于阳刚之美

02

说实话,我至今也不明白什么叫“长啸”,百度词义解释为:①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老虎一声长啸。②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月下长啸。

金庸老爷子多部书里都描写到这种景象,岳飞《满江红》里也有名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非常羡慕,感觉只有世外高人、高手才配有这种行为,激越潇洒。据我分析:“长啸”应该是气息悠长、丹田发力推送出去,声音高亢而绵延不绝,瞬间眼前浮现出《卖拐》中范伟大吼的形象。但美吗?让人心生激荡吗?只觉得傻吧!早锻炼经常在公园里见到练气息“长啸”之人,没觉得潇洒。

古人的真正来历(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2)

虎啸

至于第二个解释: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我就更不懂了。撮口解释为聚口使成圆形,更是一头雾水,嘴唇成圆形小口那是吹口哨,有的人吹得很悦耳,但远达不到“啸”(既亮又响)。如果是现在用一指或二指放入口中打口哨,响亮是够了,但并不悠长啊!

03

我百度了下,发现果然是千古迷谭、众说纷纭。不过最信服的说法是这是一种类似口哨的发生方法,现在已失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古之不传于今者,啸也,剑术也,弹棋也,打球也。”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我们确实弄不清楚什么是“长啸”。

1960年4月,南京西善桥南朝大墓出土了一幅砖刻壁画《竹林七贤和荣期启》。阮籍在画中居第二位,头戴帻,身着长袍,一手支皮褥,一手置膝上,赤足,吹指作啸状。这种啸法,便是阮籍发明的“指啸”。日本学者林谦三考证说:“啸是利用口唇的,也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口中卷起舌尖,含住一指或二指而发为高声的技术。此时可以认为口腔与唇,合舌、唇、指而构成了一种笛。在大众欢呼、喧嚷的环境中,最容易发生效果。”可能是至今最为接近的解释,但又绝不是我们看比赛时观众的打口哨,只能认为这种发声方法失传了!但绝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大吼、“嗷嗷”嚎叫。

古人的真正来历(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3)

《竹林七贤和荣期启》下左二阮籍手型

古人的真正来历(古人的长啸到底是什么)(4)

有意思的短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