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不合群怎么办(辣妈五大妙招搞定)
一、孩子不“合群”的表现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由于他们平常接触多是家里人,这会给他们的性格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孩子不合群,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也很难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具体表现为:
1、沉默,寡言,孤僻
宝宝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宝宝就表现得扭扭捏捏,让她喊“叔叔”或“阿姨”更是退到了爸爸妈妈的身后,甚至朋友孩子带来家里做客,主人的宝宝还是不敢和同龄人玩。
2、不参与集体活动
宝宝的天性一般是好动好说,遇到一些事情喜欢争论。这种争论是一种交往形式,并不是坏事。一些宝宝却从不与别人争论,别的宝宝想与他争论都不搭腔。
例如,幼儿园举行讨论活动,希望一群孩子一起讨论“该不该帮助家长做家务”,可是不合群的孩子觉得没必要参与,甚至冷冷地说一句“没兴趣”。由于长期不与同龄人交流,这样的孩子让其他孩子觉得高傲,难以接近,不合群。
3、爱捣乱,惹事生非
老师和家长都喜欢乖孩子,同学之间相处也希望能够融洽欢乐。但是,不合群的孩子会有意制造麻烦,爱捣乱,惹事生非。
例如,如果幼儿园里教手工课时,每个小孩子都在专心做自己的作品,这时候,不合群的孩子就会故意拿剪刀剪烂别人的作品,或者把颜料、制作工具弄到满地都是。
二、孩子不“合群”原因
1、心理压抑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容易造成孩子孤僻性格,心理压抑,不愿接受人,不愿意走出家门。
2、依恋成人
一部分家庭把孩子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入托以后爱哭闹,有的甚至出现神经紊乱现象:哭叫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掉便盆就尿裤子。平时不和孩子们玩耍,情愿一个人,适应托儿所的生活比较困难。
3、环境束缚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街串门。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显得很胆怯,见以陌生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三、解决孩子不“合群”,父母有妙招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以,父母要让孩子积极主动和他人相处,多交朋友,解决孩子不“合群“问题。那么,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可以怎样做呢?
1、学音乐
团体性的音乐活动,能培养儿童间互相合作的精神,将成长中的人格引向乐观、积极与合群。4岁的小丽属于内向性格,平时不说话,也不跟朋友一起玩。
幼儿园教师把情况告诉小丽妈妈,并建议小丽妈妈送小丽去唱歌班学唱歌。虽然刚开始,小丽也只是跟着大伙儿一起唱歌,但是小丽的优美声音让教唱歌的老师表扬小丽,小伙伴们开始注意小丽,并和小丽说话交流。
2、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往往是群体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合群"性格。因此,家长应该特别鼓励宝宝结交更多爱运动、体能好的小伙伴,以便宝宝在后者的带动下提高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多带孩子到游乐场玩,让他学会排队买票、排队上滑梯、按秩序上,等前面的滑下后自己才开始滑,学会同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可以与更多人相处,孩子也变得活泼开朗。
4、亲子之间多互动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使宝宝建立起与人交往时最初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宝宝与你们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宝宝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最安全、最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害羞、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多支持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
5、与老师积极沟通
联络老师,在游戏时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当众讲话的能力。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多表扬这样的孩子,提高他在小朋友中的地位。
通过幼儿园老师,创造优势互补的交往环境。老师可以把内向、不擅交往的幼儿与外向、善于交往的小朋友分在一组,同伴的示范、影响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凡。要善于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让孩子学会交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