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

我国在哪一年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高考时间为什么固定在每年6月7、8日?

互联网出现之前是怎样招生录取的?

本期,掌上高考为你揭秘我国高考变迁史。来看看,过去几十年,高考制度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时光回到1977年,这是我国高考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1977年之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沿用的是民国旧制,大学单独招生考试。1952年,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命题、答案和评分标准,确定高考时间为每年8月15、16、17日三天,并一直沿用到1966年,标志着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的建立。直到1966年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1)

△ 1951年,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1级全体师生合影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2)

图片△ 1960年的高考准考证

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由33位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并于当年12月11日举行了高考,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570万人参加这次考试,有工人、农民、民办教师、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从1966年到1977年届毕业生都有,师生同场、夫妻同考、兄弟叔侄同试,彼此之间的年龄相差十五、六岁。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3)

图片△ 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4)

△ 北京考生进入考场

考试科目文理分科,理科为7科,文科为6科。以此成绩为依据,国家将学生分配至与其学习能力匹配的学府。由此开始,高考重新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家级考试之一,担负起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总结的重任,并逐渐形成一种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5)

△ 1977年,高考考场图片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6)

△ 图为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

570万人报名,对于当时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试卷纸张,成了一个叫人头疼的大问题。最终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暂时搁置,调配相关纸张,先行印刷考生试卷。

据统计,当年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录取比例为21:1,是历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次。

570万人报名,对于当时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试卷纸张,成了一个叫人头疼的大问题。最终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暂时搁置,调配相关纸张,先行印刷考生试卷。

据统计,当年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录取比例为21:1,是历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次。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7)

△ 邓小平与第一批大学生们

1978年开始,全国高考时间就统一了,也从冬天变为了夏天,时间是7月20日到23日,具体为20日上午政治、下午物理,21日上午数学、下午化学,22日上午语文、下午外语。

2,高考改革进行时

高考恢复后,高考制度又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每一次都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8)

1985年是全国高考政策改革的重要年份,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政策和实验方案,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推进标准化考试就是其中一项主要政策措施。

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在恢复高考之后,基本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据一位1982年参加高考的人士回忆,“命题多使用主观性题型,有的试卷只有几道论述题。这种题型对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小,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评卷员评分时主观性大,导致有时出现较大的评分误差。”为减少人为阅卷误差,1985年,我国从美国引入标准化考试。试卷从单一卷改为两卷,第一卷为选择题,采取机器改卷;第二卷为非选择题,采取人工阅改卷,评分标准也更客观、标准、精细,严格控制了误差。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9)

△ 高考人工阅卷现场

标准化考试先从广东开始试行,到了1989年逐步在全国推行。1990年的《人民日报》对其报道称“这是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同年推进的政策措施还有:(1)实行“双轨制”招生(2)实行高中会考制度(3)上海试点自主命题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96年,并轨招生开始试行,实行统一录取分数和收费标准,毕业后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10)

△ 1994年7月7日,考生在高温下考试

3,1999年拉开高考改革的畜牧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开始推行“3 X”[21] 科目考试方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为自选小科。广东省率先开始进行改革。到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同年,山东、湖北、上海等20多个省市试行网上录取。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招生比例猛增至47.4%,而直到6月时,许多考生尚不知会有此意外之喜。扩招,给了很多人圆梦大学的机会。

时间进入21世纪。世纪之初,系列改革举措获得了一片赞扬。先是在2001年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一批错过高考的人士因此有幸参加了考试,其中就包括73岁的汪侠。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11)

△ 汪侠在与同学交流

2001年,73岁的汪侠在新规后成为我国年龄最大的高考考生,但成绩不理想。2002年,他再度参加高考,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为旁听生。

2002年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2003年将考试时间提前至更为凉爽的6月7、8日,谐音“录取吧”。

高考大改革是哪年(致敬每一次改革的勇气)(12)

继保送生制度之后,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并且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4,新高考元年

时间来到2017年,这一年不仅是高考恢复40周年,也被认为是“新高考元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迎来首次“新高考”的检阅,多个省市的“新高考”改革于这一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

今年,新高考8省份更是迎来新高考“3 1 2”模式首考。

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发展历史,也是高考不断改革和实践探索的历史。从1952年的首次全国统一高考,到1977年恢复高考、1999年高校扩招,再到2014年国务院发文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作为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一直在顺应经济社会的需要,积极调整,承担起科学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任。

你经历过哪一年高考呢?

对现在的高考制度有什么想法么?

-end-

内容转自:掌上高考APP,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