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

绢花也称京花儿,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指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中国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有用丝 织物制花的技艺。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

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1)

据《曲阜地名志》考证,明朝权相严嵩孙女下嫁孔府64代衍圣公孔尚贤,在曲阜城西大庄置地百亩建花园一处,并在大庄设佃户花庄,一年四季专供孔府摆设和夫人、小姐插戴,后来演习皇宫的陈设和宫女的冠戴装束绢花,遂派人到北京学艺,从此大庄就有了绢花工艺,旧时,每年的腊月初八至十八,村中花店搭棚开市,数以千计、万计的绢花、绒花、腊花等,均出于大庄人自己之手。

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2)

大庄绢花,1946年以前主要是供孔府太太、小姐及孔氏府第专用。随着时代变迁,1946年孔家迁往台湾,大庄绢花已不仅供奉孔府,逐渐行销于市,销量与日俱增,远誉南北,现销往山东各地,及江苏、安徽、河南、东北等地。旧时,每年的腊月初八至十八,村中花店搭棚开市,家家户户数以千计、万计的大庄人自己制作的绢花、绒花、腊花等,在自己搭建的简易花棚内展示,外地客商也在他们租用的棚内参展他们自己花色品种,促进了大庄绢花和外地绢花的交流与发展。随着市场的需要花的品种已发展为绢花、绫花、绸花、绒花、纸花、腊花、串花、梅花等。

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3)

大庄绢花利用绸、绫、缎、麻、绒、布、玻璃纸、拷贝纸、电光纸、皱纹纸等材质。使用单瓣花刀、双瓣花刀、锥子、木墩、花叶刀、扁铲、梅花刀、底托刀、底托模、针锥、剪刀、纸绳、火炉、毛刷、色盆等红菊,施以大红、二红、绿、黄、紫、粉、红尖、黄根、黄根红尖、红尖绿根、太阳红等颜色,辅以皱纹纸、油光纸,上浆用淀粉、细铁丝、细铜丝、竹签等。经过工人的巧妙加工,最终制作成牡丹、月季、梅花、菊花、绒花、细粉莲、喇叭花、光荣花等产品。

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4)

大庄绢花演习京花头饰插花系列,历史上以各户为制作体,父传子、子传孙,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1962年大庄村曾集体加工制作两年,对大庄绢花技艺交流及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郎庙手工做花(之曲阜大庄绢花制作技艺)(5)

大庄绢花是在供奉孔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手工艺,供奉孔府的头饰花,显现富贵高雅华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庄绢花的题材及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后来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腊花、纸花等,使产品具有了形式多样性。其演变过程及承载的文化信息,对研究孔府内宅生活习俗及社会意识变迁具有一定的价值。

来源:济宁文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