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

作者:文/虞子期

在生物界,生物入侵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在世界各国都是存在的,但是每种生物入侵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样,例如:携带入侵、自然入侵等等。而我国也是世界上生物入侵稍微严重的国家,所以严格控制生物入侵也成为最为关心的问题。

站在生态角度来讲,生物入侵大多数都会导致本地物种出现灭绝或消失,因为入侵生物侵占了大部分的栖息地,同时也攻击当地物种。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1)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生物入侵只有大家一起实施控制,这样才可能拯救当地的物种群体,而接下来我们我们从美国公布的一则消息,来说明生物入侵的情况。

美国捕获入侵最大缅甸巨蟒

名字叫“缅甸巨蟒”(缅甸蟒),那肯定也可以想到这不是分布在美国的一个物种。根据科学记载数据显示,这种生物是分布在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北部等地,而在美国出现这样的物种还是比较少见。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2)

初步怀疑,美国出现缅甸巨蟒可能是因为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人类作为外来宠物传播到美国的,然后被释放到大沼泽地,区域为美国佛罗里达州,所以才形成了生物种群的蔓延。

而这种物种在美国是没有天敌,这次捕获的缅甸巨蟒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佛州)地区,整条缅甸巨蟒长5.71米,重47公斤,这个长度远超2013年捕获的“缅甸巨蟒”最高纪录,之前有一条约5.5米,还有一条5.7米的。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3)

所以这次是美国捕获入侵的最大“缅甸巨蟒”,创下了新纪录。美国是鼓励消灭入侵物种缅甸巨蟒的。佛罗里达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委员还会向猎人发放赏金来捕获蛇,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缅甸巨蟒最大有多大?

缅甸巨蟒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而这次捕获的5.71米缅甸巨蟒,还是一种美国入侵物种,算是比较大的了,但是对于这种巨型物种来说,缅甸巨蟒并非只有这么大,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之中,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75米,所以是非常的大,大家可以想象下,都快接近10米了,人看到都害怕,别说去捕捉了。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4)

如果真的有一条接近10米的缅甸巨蟒在你面前,估计都吓跑了,包括这次捕获的5.71米缅甸巨蟒,这两个人也算是胆大。缅甸巨蟒还有一些别名。

例如:缅甸岩蟒、南蛇、琴蛇、双带 蚺等等,这主要是根据它的外形特点所取得,当然部分也是根据当地风俗来进行取名的,缅甸巨蟒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5)

如今我们看到大多数的缅甸巨蟒可能也是在动物园之中,当然这种蛇除了在东南亚分布广泛之外,其实我国也有分布区域,只不过很少见,例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贵州、湖南等地也有分布说明,所以未来大家看到这样的物种,尽量早点远离,不要去对视。

缅甸巨慢的主要食物是以哺乳类、鸟类和爬行动物为食,这里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了一点,最后再来讨论一些问题。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6)

生物入侵带来的影响多大?

上面我们也说了,生物入侵主要是针对本地物种破坏较大,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直接造成本地生态系统的崩溃。

因为外来入侵物种一般都是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并且繁殖能力也很强,其传播的能力也非常强,所以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也难以将入侵的生物种群消灭。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7)

我国也是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已知道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牛蛙等,这里面还包含了一些人类食用的物种,所以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引发的生物入侵可能是占比比较大的。

4.8米缅甸巨蟒吞食34公斤鹿(美国捕获最大入侵缅甸巨蟒)(8)

这也说明了如今要从根源上控制生物的入侵,如今的生物入侵主要分为三种:自然入侵,无意引进,有意引进。其中自然入侵很难控制,但是后面两种引进方式很好控制,所以控制越好,这样才能减少生物的入侵,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容易引起不适,不配捕获缅甸巨蟒图,请谅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